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蓝莓果实关键品质形成规律及花青苷合成相关酶的研究

华星  
【摘要】:果品的品质是果色、风味和营养价值的综合。果色是蓝莓果实品质的重要指标之一,它与黄酮类物质的种类、多少和分布状况有关。花青苷在防止或减轻许多慢性疾病所起的作用日益成为人们研究的热点,蓝莓因其含有大量的花青苷而受到人们的亲睐。为探究蓝莓果实发育过程中关键品质的变化规律以及花青苷合成相关酶的特性,以‘蓝丰’和‘粉蓝’两个蓝莓品种为试材,研究了果实发育过程中糖、花青苷、总酚和类黄酮的变化规律,并分析了‘蓝丰’和‘粉蓝’花青苷合成相关酶的时空表达,研究结果表明: 1:蓝莓果实关键品质形成规律 蓝莓果实中的碳水化合物主要以积累己糖为主,花青苷含量与葡萄糖、果糖含量呈显著正相关(‘蓝丰’r=0.818*和r=0.835**‘粉蓝’r=0.769*和r=0.805*)果实花青苷含量从盛花后50d开始逐渐增加,幼果期总酚和类黄酮含量较高,随着果实发育,总酚和类黄酮含量整体呈下降趋势,成熟期略有上升。在果实的整个发育过程中,‘粉蓝’的花青苷、糖、总酚和类黄酮含量均高于‘蓝丰’。 2:蓝莓果实花青苷合成相关酶的研究 果实中,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与蓝莓花青苷含量变化相关性不显著,而与酚类和类黄酮化合物的含量变化呈显著正相关(‘蓝丰’r=0.714*r=0.726*‘粉蓝’r=0.729*r=0.713*),它与总酚和类黄酮的伴随性得以证实。蓝莓果实代谢相关酶在果实发育前期表达量逐渐降低,果实发育中期降至最低,果实发育后期开始表达量逐渐增加,至果实成熟信号强度最强。‘蓝丰’花青苷含量与合成相关酶CHS.CHI.DFR.ANS的蛋白表达量呈极显著正相关(CHS r=0.942**,CHI r=0.931**,DFR r=0.910**, ANS r=0.876**),与ANS基因表达量相关性极显著(ANS r=1.000**)。‘粉蓝’花青苷含量与PAL蛋白表达量相关性显著(PAL r=0.873**),与DFR和ANS相关性不显著(DFR r=0.334, ANS r=0.679)。由此可以推断出CHS.CHI.DFR.ANS可能是调控蓝丰花青苷合成的关键酶,PAL可能是调控粉蓝花青苷合成的关键酶。免疫组织化学定位结果表明,ANS主要定位在蓝莓果实的种子、外果皮、中果皮和维管束中。 3:蓝莓果实关键品质与花青苷合成相关酶的关系 在‘蓝丰’果实发育过程中,CHI、DFR和ANS的蛋白表达量与葡萄糖和果糖含量呈显著正相关,ANS和CHS蛋白表达量与葡萄糖和果糖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在粉蓝果实发育过程中,PAL和ANS的蛋白表达量与葡萄糖和果糖含量呈显著正相关。本研究结果在一定程度上说明糖可能是促进了花青苷合成酶的表达,从而促进花青苷的合成,但具体机理还待进一步研究。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美国蓝莓栽培技术[J];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03年05期
2 闫和雷;蓝莓业开发大有前景[J];中国农村小康科技;2004年05期
3 聂飞,廖优江,何健,石江红,朱忠荣;美国兔眼蓝莓繁殖技术研究[J];亚热带植物科学;2004年04期
4 ;高档鲜食果品——美国蓝莓[J];农民致富之友;1999年12期
5 丰震,许景伟,范广武,武雪伟;蓝莓引种可行性浅析[J];山东林业科技;2001年02期
6 ;沈阳引种美国蓝莓果成功[J];致富之友;2000年05期
7 ;蓝莓优良品种简介[J];农业新技术;2004年03期
8 张湘昭,李岑;水果新星——美国蓝莓[J];中国农村科技;2001年07期
9 刘庆忠,赵红军,马怀宇;北美洲的蓝莓生产与利用[J];落叶果树;2003年06期
10 孙贵宝;关于蓝莓植物学特性的研究[J];天津农林科技;2004年05期
11 李盈;;蓝莓投资期待爆发[J];农产品市场周刊;2009年37期
12 孙贵宝;蓝莓扦插育苗技术[J];北方园艺;2003年04期
13 其其格 ,张启昌;高产越橘新品种‘顺华蓝莓1号’[J];果农之友;2003年05期
14 梅芳;营养早餐酸奶的工艺研究[J];中国乳业;2004年09期
15 杜玉虎;楚明;;保健水果——蓝莓[J];农业知识;2006年02期
16 张启昌 ,周道玮 ,其其格 ,吴榜华 ,林宝山 ,曲焕云 ,黄志平 ,孙学伦 ,姜维庆;鲜食越橘新品种‘顺华蓝莓2号’[J];果农之友;2004年01期
17 王文婷;;蓝莓:蔬果中的“蓝宝石”[J];科普天地(资讯版);2009年04期
18 ;美发现蓝莓有防衰老功能[J];保鲜与加工;2002年02期
19 宇宁;;世界蓝莓产量持续增长[J];中国果业信息;2008年07期
20 陈正;;美国蓝莓产区发现病害[J];中国果业信息;2009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亚云;苏海涛;;蓝莓对体外培养大鼠肝星状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A];第二十次全国中西医结合肝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2 梁晨;刘翠;赵洪海;;蓝莓贮藏期病原菌的鉴定及病菌的温度效应[A];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朱文龙;马菊芬;戎春平;;对澄江县发展蓝莓产业的思考[A];云南省“粮食高产创建”省农科院“八百双倍增工程”科技培训暨云南农业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9年
4 孙国华;鲁俊清;;长白山区蓝莓的生产现状及发展趋势[A];低碳经济与科学发展——吉林省第六届科学技术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5 刘庆忠;赵红军;郑亚芹;王侠礼;石立岩;;美国脱毒高灌蓝莓新品种的组培快繁技术研究[A];植物组织培养与脱毒快繁技术——全国植物组培、脱毒快繁及工厂化生产技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6 李亚东;吴林;;蓝莓浆果——东北地区最具发展潜力的新兴果树产业[A];首届吉林省林业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6年
7 钱英燕;庄梦军;王莉华;孙立军;史长颖;黄福南;孙梅君;;蓝莓野果浓缩汁及蓝莓野果汁饮料生产技术的研究开发[A];北京食品学会2004年论文集[C];2004年
8 谷昊;李凤霞;宋传涛;;升汞对蓝莓外植体杀菌效果与ZT对蓝莓外植体发芽的影响[A];低碳经济与科学发展——吉林省第六届科学技术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9 许相雯;郑先哲;刘成海;刘海军;;蓝莓中萃取花青素的纯化特性分析和工艺优化[A];中国农业工程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10 姜萍萍;张权;;蓝莓下调TLR4表达减轻大鼠急性肝损伤[A];第二十次全国中西医结合肝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姜爱丽;蓝莓果实采后生理生化代谢及调控研究[D];沈阳农业大学;2011年
2 赵鑫;优质蓝莓转LEA基因及耐寒性分析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1年
3 孙希云;蓝莓多糖的分离纯化、结构鉴定及免疫活性研究[D];沈阳农业大学;2011年
4 陈健;蓝莓花青素拮抗化学性肝损伤及相关机制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3年
5 韩非;蓝莓机器视觉识别与标定技术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1年
6 李丽敏;中国蓝莓产业发展研究[D];吉林农业大学;2011年
7 万春鹏;加拿大红枫和美国蓝莓花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D];南昌大学;2012年
8 蔡冲;枇杷果实采后木质化与品质调控[D];浙江大学;2006年
9 温明霞;重庆柑橘钙素营养及调控研究[D];西南大学;2012年
10 杨绍兰;EXP在采后果实软化和木质化中的生物学效应[D];浙江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华星;蓝莓果实关键品质形成规律及花青苷合成相关酶的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2年
2 刘华;蓝莓贮藏加工技术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2年
3 刘奔;蓝莓酒酿造工艺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11年
4 陶伯旭;蓝莓清汁饮料的加工工艺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3年
5 王秀菊;蓝莓干酒及蓝莓酒渣花色苷提取工艺的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6 解利利;蓝莓浊汁饮料加工技术的研究[D];江南大学;2011年
7 罗艳春;生物克隆技术种植蓝莓新品种及其系列产品深加工过程的环境影响预测及环境保护对策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8 史海芝;云南澄江引进蓝莓的生物学特性与扦插繁殖技术研究[D];西南林业大学;2010年
9 刘茂泉;浙江蓝莓繁殖及栽培技术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0年
10 廉家盛;蓝莓品种‘美登’组培快繁体系建立研究[D];延边大学;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贾媛;蓝莓——充满期待的产业[N];丹东日报;2009年
2 肖枚;野生蓝莓可抗炎防衰老[N];中国食品报;2009年
3 YMG记者 姜乾 通讯员 晓兵 丁鹏 松凤;三年博弈百亩蓝莓[N];烟台日报;2010年
4 通讯员 张婧 吴军;青浦首个蓝莓研究所成立[N];东方城乡报;2010年
5 本报记者 周晓明;丹东蓝莓 打造品牌闯天下[N];丹东日报;2011年
6 本报记者 葛楠 张金鸣 石松鹤;灰色“蓝莓汁”[N];哈尔滨日报;2011年
7 通讯员 张会军;2.3亿元蓝莓种植科研项目落户石泉[N];安康日报;2011年
8 本报记者 张桂英;蓝莓 龙江绿色新“王牌”[N];黑龙江日报;2011年
9 记者 李民峰;逊克蓝莓等项目签约8亿元[N];黑龙江日报;2011年
10 赵升华 蔡晓楠 袁璐;“果中贵族”蓝莓全国5万亩,高坪3000亩[N];南充日报;2011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