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杆菌介导虎杖芪合酶基因遗传转化枣树增强抗性的研究
【摘要】:壶瓶枣(Zizyphus jujuba Mill.)是中国优质枣品种之一,但真菌性病害已严重制约了壶瓶枣生产;白藜芦醇作为植物次生代谢产物不但能提高果树抗真菌能力,还具有具有众多的药理和保健功能,其中最令人瞩目和具有发展前景的是其抗肿瘤、心血管保护、抗氧化功能。大量研究表明,遗传转化STS基因能够增强植物的抗真菌能力,本研究的目的为芪合酶基因遗传转化枣树提高枣树的抗真菌病害能力和改善枣的果品品质。壶瓶枣作为山西太谷的地理标识品种,经济价值高,产业发展前景好。白藜芦醇在虎杖根中含量较高,前期研究从虎杖(Polygonum cuspidatum Sieb. et Zucc.)根中分离得到白藜芦醇合成芪合酶关键基因PcPKS5(EU647245),具有高效催化合成白藜芦醇功能。本研究通过组织培养与遗传转化技术,对壶瓶枣优良单株进行组织培养,即获得高效茎尖和茎段诱导的丛生芽建立植物再生体系,构建虎杖芪合酶基因植物表达载体,转化农杆菌,将虎杖白藜芦醇生物合成关键基因PcPKS5遗传转化壶瓶枣。结果如下:(1)优化壶瓶枣径段诱导得到高分化率的丛生芽遗传转化体系。将壶瓶枣再生体系材料剪成0.8-1.0 cm含茎尖和茎段的外植体,农杆菌侵染菌液中浸泡15.0min,集中置于培养基上共培养3天,避光培养,转入含Cb300 mg/L, AS 60 mg/L丛生芽诱导分化培养基中培养5-6周。将分化丛生芽转接至含4.0mg/L Basta,5-6周检测阳性植株,为壶瓶枣成功实现遗传转化奠定了基础;(2)成功将狗头枣叶片外植体材料诱导出愈伤组织,并分化得到完整植株,并建立了狗头枣叶片再生遗传转化体系;(3)壶瓶枣遗传转化材料经Basta筛选、GUS显色、gDNA PCR、RT-PCR等检测证实,成功获得到3个阳性转基因壶瓶枣株系,荧光实时定量检测RNA瞬时表达得到其中株系2表达效率高于其他两个株系。经植物化学成分鉴定遗传转化植株中存在白藜芦醇,研究结果表明转化植株中虎杖芪合酶在壶瓶枣异源表达,目的基因表达代谢生成目标产物白藜芦醇,其鲜重含量为0.45μg/g,抑菌效果相当于1ug/ul白藜芦醇样品(抑菌率平均为23.08%),具备抗真菌桃褐腐(Monilinia fructicola)真菌、枣假尾孢(Isariopsis imdica var. Ziziphi)、细交链孢菌[Alternaria alternate(Fr.)Keissler]的能力。同时相对野生型植株,朱砂叶螨(Tetranychus cinnabarinus)有趋避遗传转化植株的现象发生。本研究在壶瓶枣成功遗传转化虎杖芪合酶基因,获得壶瓶枣遗传转化新材料。且PcPKS5在枣树中异源表达,转基因材料中能够代谢合成白藜芦醇,提高转PcPKS5基因壶瓶枣抗枣树病原真菌病能力,研究结果为发掘枣树新的种质资源提供技术途径。有关壶瓶枣遗传转化材料是否在果实中积累,改善果品品质仍需深入研究。
|
|
|
|
1 |
毕瑞明;高峰;;甘薯(Ipomoea batatas L.)遗传转化几个因素的研究[J];生物技术;2007年04期 |
2 |
于源华;杜柏权;张勇;张丽;;八氢番茄红素合酶基因对人参的遗传转化[J];中国生物工程杂志;2008年02期 |
3 |
孙盈盈;;利用超度含水的分生组织促进遗传转化[J];生物技术通报;1997年03期 |
4 |
王慧梅;祖元刚;;农杆菌介导的喜树遗传转化(英文)[J];Journal of Forestry Research;2007年04期 |
5 |
朱成华;袁云香;;猕猴桃遗传转化的研究进展[J];北京农业;2011年30期 |
6 |
常婧;高行英;李小东;侯雷平;李梅兰;;农杆菌介导韭菜遗传转化相关因素的研究[J];生物技术通报;2014年01期 |
7 |
刘菊华,金志强,徐碧玉,郑思乡,刘志敏;龙牙百合的植株再生与遗传转化[J];分子植物育种;2003年04期 |
8 |
施和平,李玲,潘瑞炽;发根农杆菌对黄瓜的遗传转化[J];植物学报;1998年05期 |
9 |
叶兴国,徐惠君,杜丽璞,辛志勇;小麦遗传转化几个因素的研究[J];中国农业科学;2001年02期 |
10 |
葛艳辉;赵俊英;崔继哲;;番茄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6期 |
11 |
周玲艳;秦华明;梁红;;猕猴桃遗传转化研究进展[J];北方园艺;2007年08期 |
12 |
王秀峰;马艺荞;王健鹂;张志英;;木糖筛选系统在蔬菜遗传转化上的应用[J];蔬菜;2012年12期 |
13 |
李思经;真菌游动孢子遗传转化新系统[J];生物技术通报;1995年06期 |
14 |
陶利珍,许秋生,梁承邺,凌定厚;影响籼稻基因枪法遗传转化效果的几个因素的研究(简报)[J];实验生物学报;2000年01期 |
15 |
程娜;晓军;赵民安;张文明;姚大年;;农杆菌介导遗传转化宿主的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24期 |
16 |
陈坚;胡鸢雷;周朝富;倪挺;林忠平;;葡萄糖氧化酶基因对桉树的遗传转化[J];林业实用技术;2007年06期 |
17 |
刘洋;徐成武;赵德刚;;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基因遗传转化烟草研究[J];分子植物育种;2008年03期 |
18 |
王海;谭玉梅;刘永翔;王阶平;刘作易;;根癌农杆菌介导谢瓦氏曲霉间型变种的遗传转化[J];西南农业学报;2012年03期 |
19 |
苗青;李正国;杨迎伍;;农杆菌介导的番茄遗传转化的研究进展[J];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2011年06期 |
20 |
王秀峰;王学国;马艺荞;王健鹂;张悦;;木糖筛选剂在辣椒遗传转化上的应用[J];辣椒杂志;2014年0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