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区森林资源价值评估

杜丽娟  
【摘要】: 森林资源是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森林资源的变化对生态环境有重大影响。随着人类对森林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不可替代性的认识愈来愈深刻,森林资源价值核算研究愈来愈受到人们的重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区是黄河泥沙的主要来源区,是退耕还林还牧的重点区域,研究该区的森林资源价值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本论文通过实地调查、专家访谈和资料整理等方法,总结出目前森林资源价值核算的各种指标和方法,在概述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区森林资源现状的基础上,通过对森林资源各林分面积和蓄积量的整理分析,运用了资源核算的基本理论和目前森林资源核算的方法,较系统、全面地对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区森林资源环境价值和实物价值进行了核算,最后计算出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区森林资源的价值总量及其构成。计算结果为: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区森林资源总价值为12600.42亿元,其中环境价值为11922.78亿元,占总价值的94.62%;林地价值为104.02亿元,占总价值的0.83%;林木产出价值为573.62亿元,占总价值的4.55%。结果表明森林资源环境价值是森林资源价值的主要部分。因此,森林资源环境价值非常重要,应该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刘元直;;关于森林社会效益价值核算的探讨[J];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2007年05期
2 杜丽娟,柳长顺,王冬梅;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区森林资源价值核算[J];水土保持学报;2004年01期
3 林家淮;欧书丹;刘良源;;东江源区森林涵养水源、固碳制氧价值估算[J];江西科学;2009年02期
4 廖忠明;陆建秀;刘良源;;东江源区森林净化环境价值核算[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20期
5 杜丽娟,王冬梅,李忠魁;森林资源价值核算研究进展[J];水土保持学报;2002年S1期
6 罗文;湖南省森林资源的价值评估[J];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7 麻新华;;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森林资源实物存量价值初步核算[J];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2007年06期
8 李永增;森林资源值几多[J];瞭望;2001年25期
9 黄水生;姜爱萍;李志萌;陆建秀;刘良源;;东江源区森林水源涵养、吸收二氧化碳和释放氧气价值核算[J];江西农业学报;2009年12期
10 郝纪鹤;改革常见直径卷尺的建议[J];林业实用技术;1975年08期
11 何丕坤;;建设薪炭林是解决我省农村能源的重要途径[J];林业调查规划;1981年04期
12 王永安;;临湘县文白公社森林资源调查分析——兼谈集体林区公社木竹产量的确定[J];江西林业科技;1982年01期
13 勃·伊·洛格基诺夫;姚铁明;;苏联森林资源保存与利用的近况和展望[J];内蒙古林业科技;1983年03期
14 何应武;;对云南省森林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的浅见[J];林业调查规划;1984年02期
15 诸葛翔;日本的林道建设[J];林业资源管理;1985年06期
16 ;中央绿化委员会、林业部发出《关于积极开展“国际森林年”宣传活动的通知》[J];内蒙古林业;1985年09期
17 薛振恒;;谈森林资源的永续利用[J];内蒙古林业;1986年06期
18 顾凯平;中国森林资源预测模型的结构与模拟[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1988年03期
19 曹世恩,肖传刚,陈遐林,李颖,曹武,莫宏建,邓庆林,钟雄斌,邓传钦,陶岗群,蒋琳;森林资源信息处理自动化系统的研究[J];中南林学院学报;1991年01期
20 远海鹰;巴基斯坦的森林资源及其管理[J];林业资源管理;1991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忠魁;;中国森林资源价值核算体系研究[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上册)[C];1999年
2 孙惠民;;加快森林资源资产化进程 促进林业快速发展[A];中国林学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3 宋焱;徐颂军;;广东古兜山自然保护区森林资源可持续发展的探讨[A];“土地变化科学与生态建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4 杜丽娟;王冬梅;李忠魁;;森林资源价值核算研究进展[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下册)[C];2002年
5 王世进;黄知中;;森林资源生态利益损害法律救济探析[A];生态文明与林业法治--2010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上册)[C];2010年
6 鄢斌;;森林资源环境产权补偿机制研究[A];林业、森林与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法制建设研究——2004年中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二册)[C];2004年
7 叶克林;;发展循环经济 维护木材安全[A];林木机械装备与循环经济论坛论文集[C];2008年
8 曹超学;;资源价值评估初探——以森林资源为例[A];第二届中国林业技术经济理论与实践论坛论文集[C];2007年
9 贝桂民;王洪帅;王兆品;;谈谈森林与水的关系[A];济南市水资源优化配置战略研究[C];2004年
10 康周妹;;依法治林是实施天保工程的重要保障[A];林业、森林与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法制建设研究——2004年中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一册)[C];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武高洁;县级森林资源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的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0年
2 袁畅彦;森林资源估价的理论误区及方法修正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3 罗仙仙;森林资源综合监测相关抽样技术理论与应用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0年
4 孔庆云;生态脆弱区森林资源及其管理综合分析的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5年
5 李继军;中国森林资源认证理论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4年
6 李玉荣;森林资源型产业的政府规制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1年
7 国政;西南地区天然林保护工程综合效益评价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8 郎璞玫;新疆阜康地区森林资源与环境的空间分析[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植物研究所);2003年
9 刘鸣镝;企业森林资源资产会计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4年
10 田明华;中国森林资源投入产出及纳入市场运作体系的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杜丽娟;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区森林资源价值评估[D];北京林业大学;2003年
2 张霞;长白山区森林资源的GAHP构建及对应分析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3 李晓军;基于WEB和GIS的森林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与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2年
4 张式楷;森林资源资产评估及其应用研究[D];湖南大学;2004年
5 刘兴生;县级森林资源地理信息数据库的建立及应用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02年
6 于晓梅;老山实验站森林资源经营管理的GIS可视化分析技术[D];东北林业大学;2002年
7 宋连公;林场级资源调查数据管理系统的研建[D];北京林业大学;2005年
8 赵颖慧;基于GIS建立国营林场森林资源管理信息系统[D];东北林业大学;2003年
9 常新华;森林资源信息化管理及信息系统建设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3年
10 竺杏月;江苏省森林资源—环境—经济复合系统(FEES)可持续发展的评价与优化[D];南京林业大学;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永增;森林资源值几多[N];山西经济日报;2001年
2 傅筱林;加强森林资源监测 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N];张掖日报;2009年
3 本报记者 柯士雨;全力保护森林资源 巩固生态建设成果[N];贵阳日报;2010年
4 本报记者 俞莹 顾芷蘅;加大监管力度 保护森林资源[N];贵阳日报;2007年
5 记者 张粼粼;中国森林资源增长世界最快[N];中国经济导报;2007年
6 张铁民 李宝林;改革创新管理体制实现林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N];黑龙江日报;2008年
7 市林业局副局长 张吉昌;依法保护森林资源 推进林业生态建设[N];临汾日报;2009年
8 刘丽靓;中国林权交易所正式运营[N];中国改革报;2009年
9 记者 王文隆;农村四大资源暴露的问题堪忧[N];湖南日报;2011年
10 周围围 万斯琴;兆能:储蓄无限资源的绿色银行[N];中国企业报;2008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