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耕还林试点阶段社会、经济、生态效益评价研究
【摘要】:退耕还林是西部大开发生态环境建设的切入点和根本举措。评价工程建设成效,是国家投资效益核算的主要内容。本文以1999—2001三年试点的20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退耕还林工程试点情况为研究对象,以工程区试点前的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状况作为对照,对退耕还林试点工程区的综合效益进行了客观评价。
本文在分析当前国内外社会、经济、生态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及研究现状的基础上,以作者自工程启动以来从事工程管理的实践经验为依托,提出了与退耕还林关系密切的社会、经济、生态效益的评价指标。根据这些评价指标,以大样本随机抽样的调查、统计数据为基础,分别对退耕还林工程区人口、土地资源分配状况、农作物产量和国民产值变化情况、水文变化、土壤变化、沙尘暴气候变化、灾害性气候变化、野生动物种群变化等指标进行了系统研究,在此基础上,对退耕还林工程的社会、经济、生态效益进行了客观评价。
本研究为退耕还林效益的评价提供了直观、便捷的评估指标,从而将为今后整个退耕还林工程效益的评价具有重要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