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宁夏毛乌素沙地SPAC系统中水分运移特征的研究

赵萍  
【摘要】:应用SPAC系统理论,研究了宁夏盐池沙地旱生灌木园内中间锦鸡儿和油蒿混交灌木林地的植物个体水分生理特征、水分利用效率及群体的耗水量;沙地土壤的水分特性;灌木林地的水量平衡,以及SPAC中水势的变化规律及水分运移。从而阐明沙地土壤水分承载量与植物需水特性的关系。结果表明: 中间锦鸡儿和油蒿有着适应干旱生境的水分生理特征,但避旱的具体方式不同。中间锦鸡儿属于低蒸腾植物,油蒿属于高蒸腾植物。两种植物的水分生理指标受环境因素影响。 植物蒸腾是林地的主要耗水形式。在植物生长季,林地水分有盈余,7月耗水量大,9月迅速降低,分别为同期降雨量的88%和45%。 沙地土壤表层存在一个干土层,对较深土层的水分保持有一定作用。总体而言沙地土壤含水量低。经验方程θ=AS~(-B)在<1.5MPa吸力段对该地区的土壤水分特征曲线有良好的模拟性,土壤的有效水上限为0.01MPa吸力所对应的土壤湿度,易效水与难效水的吸力界点以0.1MPa为宜。 沙地植物受到水分胁迫时水势最低值出现的时间前移。干旱沙地,水分从土壤到植物,由树叶扩散到大气中的阻力较大。土壤水势的变化受降雨、土壤蒸发和林木蒸腾的共同影响;灌木的叶水势与土壤含水量、降雨相关;大气水势受气温和相对湿度影响。大气水势、叶水势和土壤水势之间具有一定的相关性。水势梯度明显,时空变异规律明显。SPAC水势梯度比约为:中间锦鸡儿1:31:632;油蒿1:23:632。后者的水势临界值大于前者,提高了水流运移的驱动力,使吸水能力增强,蒸腾强度大。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安凤生;孙培福;彭志成;;试论土地沙漠化的危害及治理方法[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年20期
2 ;涵盖五大洲珍奇花木——亚洲最大展览温室[J];生命世界;2011年08期
3 ;本期导读[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3期
4 王文彪;肖巍;;从沙物质粒度分析结果研讨沙生植物的固沙作用[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1年09期
5 张如梅;;浅谈我国土地沙化现状 成因及治理对策[J];科技致富向导;2011年23期
6 高晶;那日;朝鲁蒙;许潇;巴根那;;电晕电场将大豆Gy3基因导入花棒愈伤组织及植株再生[J];中国沙漠;2011年05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11 ;[J];;年期
12 ;[J];;年期
13 ;[J];;年期
14 ;[J];;年期
15 ;[J];;年期
16 ;[J];;年期
17 ;[J];;年期
18 ;[J];;年期
19 ;[J];;年期
20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晔;闫海龙;屈雷;白玉国;冯平;;榆林沙草滩区五种主要沙生植物营养成分分析[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养羊学分会全国养羊生产与学术研讨会议论文集[C];2010年
2 朴春根;朱天辉;汪来发;郭民伟;张晓美;王天龙;陈阳;赵志强;;鄂尔多斯沙漠土壤及沙生植物根际微生物研究概况[A];第三届全国微生物资源学术暨国家微生物资源平台运行服务研讨会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3 尉秋实;李爱德;;植物保护、科研、开发三项功能建设的思路与对策[A];中国植物学会植物园分会第十六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1年
4 丛振涛;倪广恒;雷志栋;;用于田间作物—水分关系研究的ThuSPAC模型[A];中国农业工程学会农业水土工程专业委员会第三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5 尚松浩;;土壤水分模拟与墒情预报模型研究进展[A];中国农业工程学会农业水土工程专业委员会第三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6 梁砚清;许国臣;;保水剂在沙化地区不同植物上的应用效果[A];中国首届沙产业高峰论坛文集[C];2008年
7 沈效东;李永华;于卫平;;沙旱生植物的收集保存和开发利用[A];中国植物学会植物园分会2006年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8 成雅京;齐继;;几种沙生植物在北京植物园的引种种植[A];2010北京园林绿化新起点[C];2010年
9 高素华;;毛乌素沙地沙生植物群落优势种在高CO_2浓度条件下对土壤干旱胁迫的响应[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下册)[C];2002年
10 ;扁穗冰草[A];2006中国草业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张强;宁夏毛乌素沙地SPAC系统水分运移规律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7年
2 王玉魁;引进滨藜属植物的光合途径及抗旱生理生态特性研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07年
3 崔秀萍;浑善达克沙地黄柳生理生态适应性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07年
4 李海东;雅鲁藏布江流域风沙化土地遥感监测与植被恢复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萍;宁夏毛乌素沙地SPAC系统中水分运移特征的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4年
2 王荣华;沙生植物——冰草抗逆生理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03年
3 王晓莉;浑善达克沙地植物资源及其沙生植物区系分析[D];甘肃农业大学;2008年
4 张彩丽;科尔沁沙地不同植物种的光合特征与生理特征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5 李建刚;民勤主要治沙造林树种的空间结构及其防风作用[D];甘肃农业大学;2007年
6 林涛;环境因子对四种沙生植物种子萌发影响的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09年
7 刘国亮;十一种沙生植物在科尔沁沙区的水分生理与抗旱性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7年
8 李杰;几种胡枝子属(Lespedeza Michx.)植物生态解剖学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6年
9 霍宏竹;不同叶龄沙芥与斧翅沙芥幼苗抗旱生理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07年
10 杨文智;柴达木地区抗旱树种繁育及造林综合技术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李永桃;中国最大沙生植物良种繁育基地建成[N];内蒙古日报(汉);2011年
2 李建新;石嘴山打造世界治沙博物馆[N];宁夏日报;2008年
3 记者 吕宝林谢志娟;民勤沙生植物园为治沙“选秀”[N];甘肃日报;2007年
4 马顺龙;民勤利用积雪种草15万亩[N];甘肃日报;2008年
5 孟瑞林 任君;乌冬巴图:三十余载不松劲 一把铁锨退沙龙[N];内蒙古日报(汉);2007年
6 阎德伦;民勤抢抓降雪机遇种草15万亩[N];武威日报;2008年
7 黄喜祖;“桃花源”里可耕田[N];大众科技报;2001年
8 周宏;让沙漠保持原貌也是环保[N];工人日报;2007年
9 记者 郭影 刘宪广 通讯员 王秀芝;新疆绿色沙漠油田建设纪行[N];中国石油报;2006年
10 李建新;石嘴山打造世界治沙博览园[N];西部时报;2008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