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考泡桐顶芽越冬特性及顶芽接干研究
【摘要】:泡桐是我国最著名的速生用材树种之一,是我国北亚热带和暖温带特别是华北平原地区最主要的栽培树种之一。然而,在我国大部分泡桐栽培区,泡桐顶芽在冬季死亡,通过假二叉分枝进行自然接干,严重地影响了泡桐干形,从而造成泡桐出材率低,给泡桐木材生产带来了巨大的损失。本研究针对存在的上述问题,以兰考泡桐为试材,对泡桐顶芽的水分生理和生物膜透性等指标进行测试,以期揭示泡桐项芽的死亡机理,探讨顶芽可能的越冬途径,进而改善泡桐干形。研究表明:1)兰考泡桐不定芽接干存在两节材、节疤、尖削度大、接干形率低等问题,不能形成泡桐高干无节良材。2)兰考泡桐苗木顶芽和幼茎在-10℃条件下可存活72h,侧芽和枝条可存活96h;顶芽和幼茎-15℃条件下可存活48h,侧芽和枝条可存活72h。在田间,通常年份冬季极端低温高于实验设置的低温,顶芽没有越冬的情况,冷害可能不是泡桐顶芽冬季死亡的唯一原因。3)顶芽取得水分的通道是幼茎,而幼茎保水力差成为顶芽取得水分的限制因子;顶芽具有低水势下延迟脱水的抗旱机制,苗木项芽死亡可能与水分胁迫有关。4)对兰考泡桐苗木冬季进行平埋处理,顶芽可以越冬。5)对兰考泡桐苗木顶端外套塑料袋、外套纸袋并辅以填充物,在田间顶芽不能越冬;在外套纸袋并定期补充水分的情况下,兰考泡桐苗木顶芽有部分可以越冬。6)对泡桐顶芽实施包扎,在填充物施入聚丙烯酰盐,可以减少水分补充频次,间隔时间延长5-7d,有利于泡桐顶芽越冬。7)越冬顶芽的苗木在2月或3月中旬前栽植,项芽没有萌发的情况,若对顶芽进行催芽至3月下旬或4月上旬再进行栽植,可以提高顶芽的萌发率。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在于:首次对泡桐顶芽死亡的原因进行系统阐述。初步揭示了泡桐顶芽死亡为水分胁迫所致。提出了人工辅助兰考泡桐苗木顶芽圃地越冬技术,并实现了泡桐顶芽接干。
|
|
|
|
1 |
余国宝;测定形率的新方法[J];林业资源管理;1975年04期 |
2 |
刘劭成;;西南地区云杉冷杉形数形率的研究[J];林业科学;1962年01期 |
3 |
;估计吉亚德形率的模板[J];林业资源管理;1975年04期 |
4 |
余国宝;;测定形率的新方法[J];林业勘查设计;1975年04期 |
5 |
;估计吉亚德形率的模板[J];林业勘查设计;1975年04期 |
6 |
李炳铁,金虹;立木形率的简易测定[J];林业资源管理;1978年Z1期 |
7 |
李炳铁,金虹;立木形率的简易测定[J];林业勘查设计;1978年Z1期 |
8 |
曾意纯,潘锦祥;形率法测算单株立木材积公式选用[J];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年03期 |
9 |
嚴赓雪,孙光庭;新疆雪岭云杉立木求积式及形数和形率关系式的论证[J];新疆农业科学;1959年11期 |
10 |
张彬;关于用胸径和树高计算不同树高处直径、形数、形率和近似材积的探讨及其应用[J];林业资源管理;1984年02期 |
11 |
韩桂荣,良旭东,李立军,卢志伟,丁焕友;苏联测定颗粒密度和颗粒成形率的方法[J];饲料工业;1988年03期 |
12 |
刘震,耿晓东,秦素玲,蒋建平;泡桐下侧芽萌发成枝与上侧芽萌发接干间关系[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5年05期 |
13 |
侯元凯,翟明普,娄季松,徐运丽,陈永红;兰考泡桐不定芽自然接干规律研究[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1999年03期 |
14 |
王玉璞;;用硝氯混合液处理河北杨插穗技术的研究[J];甘肃林业科技;1984年03期 |
15 |
邹修国;章世秀;;稻飞虱图像圆形率提取实验设计[J];高校实验室工作研究;2013年04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