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毛白杨遗传多样性及起源研究

何承忠  
【摘要】:毛白杨是我国特有的乡土杨树,主要分布在我国黄淮海流域约100万km~2范围内,已在我国北方,尤其是在黄河中下游地区的林业生产和生态环境建设中占有重要地位。本研究以毛白杨分布区内9个种源的263个无性系为试材,从表型、等位酶和DNA水平测定了毛白杨遗传多样性,分析了其遗传结构,比较了9个种源间遗传多样性的高低。同时,应用AFLP分子标记技术和叶绿体DNA序列比对方法,探讨了毛白杨的起源。旨在为毛白杨基因资源评价、保护与保存、遗传改良策略制定等提供科学理论依据。通过以上研究,得出如下主要研究结果: 1.毛白杨表型性状的变异极其丰富,在种源间和种源内均存在显著的遗传变异,种源间的表型分化系数(Vst)为0.1974,种源内变异(80.26%)明显高于种源间变异(19.74%),因而,种源内无性系间的遗传差异是毛白杨遗传多样性的主要来源。毛白杨种群表型性状频率多样度为0.651,种源间为0.055,种源内为0.596;总体水平的Shannon信息指数(I)为1.082,种源间为0.075,种源内为1.007。根据表型多样性综合指标的聚类结果,可将毛白杨9个种源划分为两大类。 2.以毛白杨9个种源的227个无性系为材料,应用水平淀粉凝胶电泳技术和特异染色法,测定分析了9个酶系统的遗传变异,共得到15个酶位点,其中13个为多态性位点,多态性位点百分率(P)为86.67%,平均每个位点等位基因数(A)为2.2,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Ae)为1.989,期望杂合度(He)为0.453,Shannon信息指数(I)为0.682。各遗传多样性参数值在毛白杨群体水平(种源)的表现为P=86.67%,A=2.178,Ae=1.942,He=0.442,I=0.662。种源间遗传距离变幅为0.0678~0.0035,遗传一致度范围为0.9965~0.9552,遗传分化系数为0.0274,表明毛白杨各种源间相似性很高,而97.26%的遗传多样性存在于毛白杨种源内无性系间。另外,利用群体间遗传距离进行了UPGMA聚类分析,结果发现,毛白杨9个种源可以分为三类,第I类由河北、山西、北京、山东和江苏种源构成,第Ⅱ类包括河南、陕西和安徽种源,而甘肃种源单独构成第Ⅲ类。 3.毛白杨种源间、种源内无性系间的DNA双酶切片段长度差异较大,9对引物共检测到AFLP标记712个,其中多态性标记464个,多态带百分率(P)为65.17%,毛白杨种群的平均位点等位基因数(A)为1.991,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Ae)为1.479,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H)为0.289,Shannon信息指数(I)为0.445。9个种源的平均多态性条带数为280.7条,平均多态带百分率为60.49%,(?)=1.605,(?)e=1.325,平均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为0.191,(?)=0.29。AFLP标记结果显示,毛白杨遗传多样性的75.23%分布于种源内(Gst=0.2477),各种源间的差异显著。基于Nei’s遗传距离的聚类结果表明,毛白杨9个种源可划分为两个大类,4个亚类。 4.利用AFLP分子标记技术对毛白杨与新疆杨、响叶杨、银白杨、河北杨、山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朱文进;苏咏梅;;中国大、中型驴种遗传多样性的微卫星分析(英文)[J];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2011年05期
2 ;我国科学家绘制出毛白杨基因组序列框架图[J];广东农业科学;2011年13期
3 孙辉;高俊亮;李洪强;;毛白杨的育苗技术及应用[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1年12期
4 刘颖嘉;黄宇;荣俊冬;张颖;薛艺敏;郑郁善;;巴戟天遗传多样性的ISSR分析[J];福建林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5 李丽;黄先群;Wanapu Chokchai;雷尊国;黄团;李其义;彭义;黄贵民;董颍苹;;利用AFLP标记技术评价甘蓝型油菜的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英文)[J];西南农业学报;2011年04期
6 徐龙鑫;林瑞意;李爱萍;杨海兵;杨胜林;;利用微卫星标记分析云南矮马的遗传多样性[J];西南农业学报;2011年03期
7 邓旭;王娟;谭济才;;湖南省不同居群豚草种群遗传多样性ISSR分析[J];广东农业科学;2011年14期
8 杨扬;洪亚辉;黄勇;姚小华;王开良;;西南地区小果油茶群体遗传多样性的SRAP分析[J];湖南农业科学;2011年13期
9 智丽;滕中华;刘旭;李名扬;;通江百合天然群体遗传多样性的SRAP分析[J];中国中药杂志;2011年14期
10 李明军;杜明凤;陈庆富;;淫羊藿属植物的RAPD遗传多样性研究[J];种子;2011年06期
11 邱显钦;唐开学;蹇洪英;王其刚;李树发;邵珠华;张颢;;云南大花香水月季居群遗传多样性的SSR分析[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011年03期
12 李霞;刘佳佳;陈建华;栾明宝;殷珍珍;杨栋梁;;产喜树碱喜树内生真菌的筛选及喜树内生真菌的SRAP分析(英文)[J];中国生物工程杂志;2011年07期
13 黄文功;;应用RAPD分析亚麻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20期
14 白俊艳;庞有志;赵淑娟;毕浩磊;李广录;;小尾寒羊微卫星DNA多态性研究[J];中国畜牧兽医;2011年08期
15 沈玉帮;张俊彬;冯冰冰;李家乐;;基于线粒体COI序列分析对紫贻贝群体遗传多样性的研究分析[J];海洋通报;2011年04期
16 丁灿;郎南军;林位夫;;海南、云南油棕种质材料遗传多样性的ISSR分析[J];种子;2011年07期
17 吴刚;马帅;张翠玲;庄辉发;张家明;;糯米香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的RAPD分析[J];热带作物学报;2011年07期
18 丁灿;郎南军;林位夫;;中国油棕种质材料的遗传多样性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11年21期
19 张俊卫;晏晓兰;包满珠;;梅花宫粉品种群品种遗传多样性的ISSR分析[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10年S2期
20 袁胜亮;周国娜;李明;;深州杨生物学特性及栽培管理[J];湖北农业科学;2011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彦群;秦利;李玉萍;王欢;夏润玺;齐永红;李喜升;鲁成;向仲怀;;家蚕、柞蚕和蓖麻蚕的遗传多样性与遗传结构比较(英文)[A];中国蚕学会第八届暨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家(柞)蚕遗传育种及良种繁育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2 张春晓;李悦;沈熙环;陈雪梅;;油松10个天然与人工群体两个同工酶系统的遗传多样性研究[A];面向21世纪的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第三届全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持续利用研讨会论文集[C];1998年
3 丁平;刘瑾;仰铁锤;邱金英;;巴戟天遗传多样性的RAPD研究[A];全国第8届天然药物资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4 沈镝;朱德蔚;李锡香;宋江萍;;云南芋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的RAPD分析[A];全国蔬菜遗传育种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2年
5 郭江波;赵来喜;;中国苜蓿地方品种遗传多样性研究[A];第二届中国苜蓿发展大会暨牧草种子、机械、产品展示会论文集[C];2003年
6 祁建民;梁景霞;徐建堂;林荔辉;陶爱芬;方平平;吴建梅;;应用SRAP与ISSR分析烟草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及遗传演化分析[A];2008中国作物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7 方平平;郑鹭;祁建民;林荔辉;吴建梅;陶爱芬;;蓖麻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与亲缘关系ISSR分子标记研究[A];2008中国作物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8 林新春;俞志雄;裘利洪;肖国民;刘力;;濒危植物华木莲的遗传多样性研究[A];中国植物学会七十周年年会论文摘要汇编(1933—2003)[C];2003年
9 袁理春;;丽江山慈姑遗传多样性研究[A];2004年全国学术年会农业分会场论文专集[C];2004年
10 邓洁;路国辉;王英强;;黄花大苞姜的遗传多样性及遗传分化[A];广东省植物学会第十九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承忠;毛白杨遗传多样性及起源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5年
2 蔡礼鸿;枇杷属的等位酶遗传多样性和种间关系及品种鉴定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0年
3 车永和;小麦族P基因组植物的遗传多样性与系统演化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4年
4 周连第;板栗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5 邓传良;石蒜属植物系统学及长筒石蒜遗传多样性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05年
6 石胜友;变叶海棠起源及其遗传多样性分化研究[D];西南大学;2005年
7 王红霞;核桃遗传多样性分析及核心种质的构建[D];河北农业大学;2006年
8 桂富荣;紫茎泽兰的遗传多样性及其种群结构分析[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6年
9 周兰英;杜鹃属植物亲缘关系及遗传多样性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08年
10 陈庆山;大豆灰斑病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的RAPD和SSR分析[D];东北农业大学;200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丽;西南山地丘陵生态区主要玉米自交系SSR遗传多样性及其与杂种优势的关系[D];四川农业大学;2003年
2 王奕华;青岛文昌鱼遗传多样性的RAPD分析[D];中国海洋大学;2003年
3 陈纹;沙棘属几个中国特有类群的遗传多样性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4年
4 文自翔;小豆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的RAPD分析及生态类群遗传关系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04年
5 张国强;ISSR分子标记揭示黑斑侧褶蛙中国种群的遗传结构和遗传多样性[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6 彭珺;荧光假单胞菌的分离、鉴定及遗传多样性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6年
7 张春晖;穿龙薯蓣微形态特征研究及生物多样性的RAPD分析[D];佳木斯大学;2007年
8 邱源;23个油橄榄品种的RAPD分析[D];四川农业大学;2007年
9 何玮;麻疯树遗传多样性的ISSR分析[D];四川大学;2007年
10 杨勇;利用SSR标记研究糯玉米遗传多样性[D];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胡德荣;亚洲人群遗传多样性研究获最新成果[N];健康报;2009年
2 曲涛;山东援助日喀则地区2000株毛白杨[N];日喀则报(汉);2011年
3 孙阁;不能因飞絮而全盘否定毛白杨[N];中国绿色时报;2009年
4 铁铮 记者 赵凤华;我科学家绘制出毛白杨基因组序列框架图[N];科技日报;2011年
5 山东省林木种苗站 闫大成;毛白杨[N];中国花卉报;2005年
6 白莉;毛白杨储条如何防霉[N];中国花卉报;2008年
7 胡云章;绚丽的民族文化 丰富的遗传多样性[N];大众科技报;2008年
8 杨娟 李玉法 徐平;北京奥运相中河北万棵毛白杨[N];中国花卉报;2007年
9 牧林 学玲;广饶万余农民 农闲新过法[N];东营日报;2006年
10 本报记者 游雪晴;中国的人类遗传多样性研究成果丰硕[N];科技日报;2001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