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桉木APMP的制浆性能及制浆过程的研究
【摘要】:木材纤维的特性在制浆过程和废液回收中表现出很多优越性,能够满足高档次、高质量产品的要求。我国的造纸原料结构不合理,木浆比例低,已成为制约我国造纸工业发展的瓶颈。我国引种桉木有一百多年的历史,现有桉木人工林154万公顷。桉木品种繁多,有900多种,这些桉木的品种的制浆性能各有特点,我们要分别加以讨论和研究。
本论文对三种杂交品种的桉木进行了原料纤维形态、化学组成和材质密度的基本研究,并选用了两种有特点的桉木进行了APMP制浆试验,设计了正交试验,并分别进行了极差分析和运用NOSA统计软件对试验结果进行了方差分析,得出了这两种桉木浆裂断长、白度和化学预浸条件间的回归方程,为最终选取较适宜的制浆条件提供参考。
试验发现,这三种桉木的纤维长度除了尾赤桉为0.7mm较短以外,其它两种桉木都大于0.8mm,优于尾叶桉和蓝桉。木材中的综纤维素含量较高,木素含量也较大,尤其是大花序桉达到了28.11%,抽出物相对比较少。在本实验室条件下,尾巨桉APMP较适宜的化学预处理条件为:一段预浸NaOH用量为5.5%,H_2O_2用量为1%,Na_2SiO_3用量为1%,MgSO_4用量为0.5%,EDTA用量为0.3%,温度为75℃,时间为45min,液比1:4;二段预浸NaOH用量为2.5%,H_2O_2用量为5%,Na_2SiO_3用量为3%,MgSO_4用量为0.5%,EDTA用量为0.3%,温度为75℃,时间为45min,液比1:5。尾巨桉APMP的裂断长达到3.4Kin,白度达到了66°ISO,基本能满足一般新闻纸的抄造要求,并可以配比抄造其它纸浆,节约长纤维纸浆。而大花序桉APMP的性能不佳,不太适合APMP法制浆。
最后,论文对今后的研究提出了建议,从制浆工艺,设备和控制上大力提高桉木APMP的性能,为这两种桉木 更好地工业生产进行基础研究。
|
|
|
|
1 |
亓新华
,杨培军;泉林纸业3万t/a APMP项目通过评估[J];造纸信息;2001年06期 |
2 |
徐载哲,郝国荣,王秋艳;落叶松APMP大生产试验报告[J];湖南造纸;2002年01期 |
3 |
徐载哲,韩刚,金丹,郝国荣,王秋艳;桦木、落叶松APMP生产探讨[J];中华纸业;2002年04期 |
4 |
徐载哲,郝国荣,王秋艳;落叶松APMP生产试验[J];中国造纸;2002年04期 |
5 |
刘青山,刘秉钺,唐艳军,朱允喜;棉秆APMP制浆的实验研究[J];中国造纸;2005年01期 |
6 |
任敬,李清,刘万军;碱性过氧化氢机械制浆[J];纸和造纸;1996年03期 |
7 |
李志健,王志杰;红麻全秆APMP废液厌氧生化毒性危害的研究[J];西北轻工业学院学报;1999年02期 |
8 |
房桂干,施英乔;洞庭湖区林业的发展必须依赖于现代制浆造纸工业[J];林业经济;2000年S1期 |
9 |
黄光春,牛梅红,张运展;浅谈APMP制浆技术[J];黑龙江造纸;2002年01期 |
10 |
文琼菊,崔先龙,王瑞;APMP制浆过程中的影响因素分析[J];湖北造纸;2003年01期 |
11 |
王进喜,陈嘉川,杨桂花;APMP制浆的研究与应用现状[J];西南造纸;2004年03期 |
12 |
李进轩;碱性过氧化氢机械浆(APMP)[J];西南造纸;1997年02期 |
13 |
穆华平;蓝按APMP制浆生产实践[J];西南造纸;2001年02期 |
14 |
华杭;强强联合结硕果——华杭公司成为我国连蒸及APMP设备生产基地[J];中华纸业;2002年03期 |
15 |
赵宏,王艳杰,王韬;硅酸钠在APMP漂白工艺中的应用[J];国际造纸;2002年04期 |
16 |
庞志强,陈嘉川,杨桂花;不同树龄三倍体毛白杨纤维形态与制浆性能[J];中国造纸;2004年05期 |
17 |
孙来鸿,侯彦召;蓝桉APMP制浆造纸技术的研究[J];中国造纸;2002年02期 |
18 |
李望南;岳纸“引进意扬APMP生产线创新改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通过专家评审[J];造纸信息;2002年11期 |
19 |
刘世海,王永华;山东首套进口杨木APMP制浆系统运行经验[J];中国造纸;2004年10期 |
20 |
张占波,阎东波,刘焕彬,朱小林;国产在线白度传感器及其应用[J];造纸科学与技术;2005年04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