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红树—秋茄和木榄幼苗抗盐生理生化基础研究
【摘要】:本文以两种典型拒盐生红树植物——秋茄(Kandelia candel)和木榄(Bruguiera gymnorrhiza)一年生幼苗为实验材料,秋茄和木榄苗木是利用采白海南东寨港红树林自然保护区成熟胚轴培育而成。通过对盐胁迫下(NaCl 浓度从100mmol/1升至400mmol/1)秋茄和木榄幼苗组织离子含量、膜质过氧化作用、光合作用和叶绿素a荧光参数特性及信号转导动态变化的研究,旨在进一步了解红树幼苗抗盐的生理生化机制。具体研究结果如下:
1.盐胁迫下,秋茄和木榄幼苗体内各组织均含有较高Cl、Na含量,说明这两种红树植物主要通过累积盐分来抵御高盐生境引起的渗透胁迫。同时实验也表明秋茄和木榄具有相同的拒Na~+机制,即通过根系控制Na~+的运输来拒盐。与拒Na~+机制不同,两种红树拒Cl~-机制存在差异:秋茄主要通过根系控制Cl~-的吸收来拒盐,木榄则主要通过根系控制Cl~-的运输来拒盐。满足渗透调节的前提下,保持地上部分较低的盐分浓度是秋茄和木榄共同的特点。
2.通过对初始(24h,100mmol/1 NaCl)和长期盐胁迫(28d,NaCl浓度从100mmol/1升至400mmol/1)下秋茄和木榄幼苗叶片ABA、CaM含量及抗氧化酶(SOD和POD)活性变化的测定表明:(1) 初始盐胁迫下,秋茄叶片ABA含量就大幅度上升并在4h时出现峰值,CaM含量则在初始胁迫24h时才达到峰值,此间秋茄叶片SOD和POD活性也在提高,并在8h时同时达到峰值。木榄在盐胁迫初期ABA含量没有显著变化,而CaM含量在胁迫4h后急速增加,盐处理期间木榄叶片SOD和POD活性也协调上升。(2) 长期盐胁迫下,两种红树植物叶片Na~+、Cl~-含量虽然逐渐升高,但其MDA含量和电解质外渗率都没有发生明显变化,在400mmol/1NaCl处理时,秋茄和木榄叶片MDA水平及电解质外渗率只提高了20-39%。在盐胁迫强度不断提高的条件下,秋茄能维持较高ABA含量和高POD活性,木榄则能保持较高的CaM含量,并在高盐胁迫下维持高SOD活性。
3.研究盐胁迫对秋茄和木榄幼苗叶片光合作用和叶绿素a荧光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正常情况下(未经盐处理)时气孔是影响秋茄和木榄光合作用的主要因子。而盐胁迫后光合速率(Pn)下降则主要归因于气孔和非气孔因素的的光合电子传递速率和RuBP羧化酶活性的降低。实验中我们发现高盐胁迫对秋茄的影响要大于木榄。
|
|
|
|
1 |
葛青萍,杨志伟,林鹏;红树植物木榄(Bruguiera gymnorrhiza)种群遗传变异与遗传分化的初步研究[J];海洋学报(中文版);2000年04期 |
2 |
莫竹承,范航清;木榄和秋茄的种间化感作用研究[J];广西科学;2001年01期 |
3 |
叶勇,卢昌义,谭凤仪;木榄和秋茄对水渍的生长与生理反应的比较研究[J];生态学报;2001年10期 |
4 |
梁士楚,王伯荪;红树植物木榄幼树斑块形状的分形分析[J];广西植物;2002年06期 |
5 |
葛菁萍,林鹏;红树植物木榄(Bruguiera gymnorrhiza)种群的交配系统[J];植物生态学报;2001年01期 |
6 |
王文卿,林鹏;盐度对红树植物木榄生长的影响[J];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年02期 |
7 |
郑海雷,林鹏;培养盐度对海莲和木榄幼苗膜保护系统的影响[J];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年02期 |
8 |
沈瑞池,林鹏;盐度对两种红树幼苗生长的影响[J];亚热带植物科学;1991年02期 |
9 |
王文卿,林鹏;九龙江口红树植物叶片热值的季节变化及物候学的研究[J];海洋学报(中文版);2003年S2期 |
10 |
张宜辉,王文卿,林鹏;短时间和长时间盐度对木榄幼苗生长及叶片膜脂过氧化作用的研究[J];水生生物学报;2004年02期 |
11 |
林益明,林建辉,林鹏;海莲和木揽次生水质部的生态解剖[J];海洋湖沼通报;1998年04期 |
12 |
莫竹承,范航清,何斌源;木榄母树下2种红树植物幼苗生长特征研究[J];广西科学;2001年03期 |
13 |
陶毅明;陈燕珍;梁杨琳;梁士楚;;铅对红树植物木榄幼苗几种生理特性的影响[J];植物生理学通讯;2007年06期 |
14 |
叶勇,谭凤仪,卢昌义;牲畜废水对两种红树植物幼苗的影响[J];应用生态学报;2003年05期 |
15 |
王洁;李敏;张宜辉;杨盛昌;;HPLC测定木榄繁殖器官内源ABA和GA_3含量[J];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5期 |
16 |
范润珍;宋文东;林宏图;谷长生;徐水强;;红树植物木榄叶中挥发油的化学成分[J];海洋湖沼通报;2009年01期 |
17 |
叶庆华,吴韩志,王文卿,马常君;基质盐度对木榄叶柄导管分子形态特征的影响[J];实验生物学报;2003年01期 |
18 |
吕君;卢昌义;;两种红树植物胚轴淀粉含量的动态变化[J];福建林业科技;2006年04期 |
19 |
陶毅明;陈燕珍;梁杨琳;徐美艳;段文芳;;铅胁迫对木榄幼苗抗氧化酶的影响[J];生态学杂志;2009年02期 |
20 |
郑文教,林鹏,薛雄志,陈荣华;几种红树植物叶片和胚轴碳氢氮含量[J];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5年03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