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林木种苗管理信息系统的研究
【摘要】: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发展,林木种苗生产形成了以国有苗圃为主导,多种经济成分共存的产业化生产体系。种苗生产的市场化使林木种苗的管理部门的工作重点从经营和具体的技术指导向搞好宏观调控、行业管理、行政执法和信息服务转变,在新的管理机制条件下,种苗管理的信息化将成为改变传统的工作方式和管理方法的重要工具。本文结合“北京林木种苗管理信息系统“的项目建设的实施,对实现种苗信息化的理论和方法技术等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其主要研究成果有:
1. 通过系统的研究和分析,建立了包括系统科学、管理科学、市场经济理论、信息科学、林业科学为一体的理论体系和包括系统开发方法、网络通信技术、信息系统安全技术、组件技术、数据库技术及软件体系结构为一体的技术体系,为种苗信息化的建立奠定了理论基础。
2. 信息化是一个系统工程,借鉴系统集成的思想,建立了林木种苗信息化体系模型,为种苗信息化的具体实施提供了框架。林木种苗信息化体系模型是一个包括信息战略目标、信息基础设施、集成化网络化的种苗管理信息系统、信息集成体系和组织机构优化重组为一体的五维模型,各部分之间密切关联,形成一个整体,发挥整体的效能。
3. 建立了基于网络的北京市林木种苗管理信息系统(简称BJFSMIS),实现了林木种苗的信息化管理。BJFSMIS 包括国有苗圃管理信息系统、区县种苗数据上报系统、种苗站管理信息系统和种苗信息网,通过系统实现了林木种苗生产、经营全过程的信息化和管理科学化,规范了种苗市场,为引导市场健康发展奠定了基础。
4. 利用ADO+ASP 的方式建立了种苗信息网络,并与BJSSMIS 相连,实现了种苗生产、供求信息的动态发布,为种苗的经营提供了一个虚拟的交易市场。5. 对BJFSMIS 开发中的远程数据传输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建立适合林业发展的远程数据传输方法,并通过对数据增加维护标志实现了数据的一致性。
虽然林木种苗信息化的不是一朝一夕的工程,但北京市林木种苗信息化的建设确实已取得了一定的成功,相信能够推动全国的林木种苗信息化,为实现新世纪的林业跨越式发展和六大林业工程的实现工作出巨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