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结构用锯材非破坏性检测综合分等技术研究Combigrade课题第二阶段试验

张金菊  
【摘要】: 本研究的思路是对相同的几个样本同期进行多种无损检测,为锯材强度的评估提供一个良好的起点,旨在研究不同无损检测组合法预测强度的潜在性和有效率,以满足实际工业生产中不同的需要。 该试验采用芬兰和俄罗斯五个地区的云杉和松木,制成长为4.5米五种不同截面尺寸的样本共2000根,分别进行原木无损检测,锯材无损检测,外观检测及破坏性试验测得相应的“等级确定参数值”,最后根据三种分等标准通过建模和统计分析对锯材进行“数字分等”,比较各种检测方法以及不同组合方法的相关程度,并探求较好的非破坏性组合检测方法。 在所有参数预测中,锯材振动法检测和所有外观检测参数的组合(BoardMOE.Fibergen+KAR.all)与强度的相关性最大,锯材振动法检测和外观检测的LKAR参数组合(BoardMOE.Fibergen+LKAR)与强度的相关性较大,这二者的差别不是非常大,但与其他预测参量的相关系数有明显的区别。密度和其他参数的组合可以明显提高该参数单独预测的准确度。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安学群,王喜宏;一种改善木制品性能的锯切型式[J];北京木材工业;1996年02期
2 龙超;;UNECE:降低阔叶锯材产量[J];国际木业;2008年11期
3 ;欧洲[J];国际木业;2010年06期
4 张守政;孙冰;;日本锯材JAS标准简介[J];林业科技;1991年04期
5 张守政,刘志福;原木锯材产品质量统检结果与讨论[J];木材工业;1998年02期
6 胡杨;日本开发落叶松多层结构胶合板与干燥锯材的复合结构材[J];人造板通讯;2004年01期
7 程怡;;Setra公司拟提高红杉木(redwood)锯材产量[J];国际木业;2011年05期
8 沈丽莎 ,何士秋;原木调价后改进锯材的几点措施[J];林业科技;1988年02期
9 康雅芬,季华,郝志伟,何灵芝;高频真空干燥落叶松和水曲柳锯材的研究[J];林业科技;1993年06期
10 申庆彬,陈克,徐庆贵,刘德运,李景峰,许国华,马廷春,陈仁权;梯形整边锯材的开发研究[J];林产工业;1994年03期
11 丁炳寅;使用带锯机的效果[J];木材加工机械;1994年03期
12 卫景;;北美针叶锯材市场经济月度分析[J];国际木业;2008年03期
13 ;2008/2007年上半年我国进口锯材数量前十名[J];林业机械与木工设备;2009年08期
14 琴言;;芬欧汇川公司(UPM)将其锯材厂重组[J];国际木业;2011年05期
15 谭守侠;;现代化锯材分选技术[J];木工机床;1988年02期
16 许民,商伟国,贺长江;我国制材企业面临的主要问题及振兴发展之我见[J];林业机械与木工设备;1997年03期
17 周冠武;;欧洲锯材商组织(European Organisation of Sawmills,EOS)表示针叶材锯材产量首次出现负增长[J];国际木业;2008年09期
18 林具;;我国原木锯材进口数量价值齐增[J];国际木业;2010年08期
19 秦月;2005年上半年全国进口木材情况点评[J];人造板通讯;2005年10期
20 苏洪泽;殷亚方;姜笑梅;;加拿大主要针叶锯材树种材性及应用[J];世界林业研究;2007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光前;;第三章 2007~2008年木材流通回顾与展望[A];中国生产资料流通发展报告(2007-2008)[C];2008年
2 张彦娟;俞友明;;鲍迪豆木材干燥技术研究[A];第二届中国林业学术大会——S11 木材及生物质资源高效增值利用与木材安全论文集[C];2009年
3 江泽慧;陈绪和;叶克林;傅峰;;世界木材利用发展态势[A];第二届中国林业学术大会——S11 木材及生物质资源高效增值利用与木材安全论文集[C];2009年
4 花军;;制材设备的发展及趋势[A];第二届中国林业学术大会——S11 木材及生物质资源高效增值利用与木材安全论文集[C];2009年
5 ;第13章 森林的木材生产[A];中国可持续发展林业战略研究·森林问题卷[C];2002年
6 朱光前;;2009—2010年木材流通回顾与展望[A];中国生产资料流通发展报告(2009-2010)[C];2010年
7 夏炎;卢晓宁;;速生杨木木材基本密度变异规律及其与树龄胸径关系的研究[A];第二届中国林业学术大会——S11 木材及生物质资源高效增值利用与木材安全论文集[C];2009年
8 杨美鑫;;我国木地板行业现状与涂料在木制品市场的概况[A];中国辐射固化研讨会’04论文集[C];2004年
9 郭伟;任海青;骆秀琴;龙超;;杉木规格材节子类型形成原因的研究[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三)[C];2007年
10 陈太安;王昀昕;庞树声;Andrew Karalus;;人工林花旗松建筑材加速干燥工艺研究[A];第二届中国林业学术大会——S11 木材及生物质资源高效增值利用与木材安全论文集[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宿海颖;中俄林产品贸易的关税博弈与产业安全研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09年
2 龙超;不同测试方法对人工林杉木规格材强度性质影响的比较研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07年
3 陈勇;基于木材安全的中国林产品对外依存度研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08年
4 杨亮庆;枫桦圆盘预处理及干燥特性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1年
5 高金贵;带锯机机械式张紧系统的计算机仿真与实验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1年
6 庞凤艳;落叶松人工林小径木异型材集成加工技术与工艺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1年
7 张忠田;木材合法性进程对中国热带林产品贸易影响的研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单;锯材含水率分级检测系统的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2年
2 赵西平;小径木水曲柳、柞木和白桦锯材干燥技术的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4年
3 高利祥;柳杉木材干燥工艺及其对物理性能的影响[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14年
4 杨洋;落叶松锯材无损检测结果与静态抗弯性能关系的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5 王琼;俄罗斯产落叶松锯材干燥特性的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6年
6 张香玲;高频真空场中落叶松锯材加热机制的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2年
7 王帆;锯材应力分等试验机结构分析与仿真验证[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13年
8 王欣;落叶松锯材综合分等技术的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9年
9 魏旸艳;中国主要木质林产品贸易研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09年
10 吴晓霞;中国在亚太地区的林产品进口贸易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建华 刘书涛 记者 王颖;扩大锯材进口值得期待[N];黑龙江经济报;2008年
2 林讯;1~8月份原木和锯材进口数据公布[N];中国建材报;2008年
3 彭梓;前10月绥芬河口岸锯材进口形成规模[N];远东经贸导报;2009年
4 李利;绥芬河口岸原木锯材进口呈高增长[N];远东经贸导报;2010年
5 张刚;绥芬河口岸进口锯材激增[N];远东经贸导报;2010年
6 刘阳;1-10月俄锯材产量下降6.8%[N];远东经贸导报;2008年
7 刘岩;绥芬河口岸俄产锯材进口保持稳定增长[N];远东经贸导报;2009年
8 楠木;绥芬河口岸锯材进口突破25万立方米[N];中国建材报;2010年
9 记者 刘泽英;商务部下达2010年锯材出口配额[N];中国绿色时报;2009年
10 记者 李研;从锯材增长看“木业之都”发展[N];中俄经贸时报;2009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