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小汤山农业科技园发展总部经济研究
【摘要】:
农业科技园作为一种新型的农业发展模式已成为农业技术组装、科技成果转化及现代农业生产的示范载体,通过发挥园区作为企业、科研等资源的集聚平台来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在这十多年中,我国农业科技园得到了迅猛发展,并已被实践证明是推动农业科技孵化、转移和扩散以及实现农业高新技术成果向生产力转化的有效途径之一。但园区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诸如科研能力不强、园区的可持续发展理念不突出、建设资金不足以及人才无法得到保障等问题,这些问题的产生使得园区对企业的吸引力在不断下降,园区规模无法快速发展,导致园区所具有的集聚和辐射功能的发挥大大弱化。如何吸引企业入驻园区成为发挥其集聚平台和区域经济增长辐射源的关键所在。
与园区难以吸引到企业局面相对应的是另外一种企业集聚的现象。国内欠发达区域的大型企业集团总部纷纷向大城市集聚,如东方希望、春兰、杉杉等将公司总部迁往上海,海尔、长虹也将技术总部前往上海;浪潮、远大等将总部迁往北京;乐百氏、健力宝等将总部迁往广州等等。这些企业总部向中心城市集聚的经济形态在学术界被成为总部经济。农业园区发展急需企业的集聚,而在大城市通过总部经济吸引了大量企业进行了集聚。通过借鉴总部经济的理论来指导农业园区的发展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小汤山农业科技园作为北京市唯一的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将在北京市都市农业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而园区目前正面临“二次创业”的过程,需要为园区找到一个新的发展途径。正是基于这种背景下,本文提出了小汤山农业科技园发展研究。在研究中重点解决以下三个问题:
第一,对总部经济概念的重新界定。论文从参与总部经济的两类主体,即企业总部和总部基地出发,将总部经济分为企业总部经济和基地总部经济。将总部经济的内容归纳为企业集聚效应和基地辐射效应。通过对概念的重新界定来明确企业和基地在总部经济的地位和作用,为总部经济理论的应用奠定基础。
第二,对小汤山发展总部经济意义研究。首先对小汤山农业科技园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然后,从总部经济的视角来对园区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从加大吸引企业入驻作为解决问题的突破口。最后,对园区与总部经济发展要求的一致性进行了分析。通过对园区功能定位和园区功能实现的一致性分析,得出园区可以发展总部经济。并进一步对农业科技园实施总部经济的意义以及实现的具体方式进行了分析。
第三,对小汤山农业科技园入驻企业评价分析。通过对入驻企业类型的分析来对园区进一步吸纳的企业进行定位;从入驻企业的角度来对园区的集聚能力进行评价,园区应加强服务能力建设来提高对企业的吸引力;通过入驻企业辐射带动来对园区的辐射功能进行评价,园区应进一步多渠道发挥其辐射功能。
第四,对小汤山农业科技园发展总部经济的对策研究。在对园区发展环境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发展总部经济的思路及发展目标,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保障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