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身给予低钾右旋糖酐液对油酸诱导的幼猪急性肺损伤模型的影响
【摘要】:[目的]肺泡上皮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功能障碍以及氧自由基过量生成是急性肺损伤重要的病理生理特征。作为肺器官保存液,低钾右旋糖酐液能保护肺泡上皮细胞和内皮细胞的功能,减少脂质过氧化,改善肺功能,已在肺移植临床广泛应用。因此假设从外周静脉全身给予低钾右旋糖酐液能改善急性肺损伤发生后的肺功能,影响炎症因子的浓度,对治疗急性肺损伤发挥有益的作用。
[方法]将10头健康的中华小型猪(3.9kg~6.2kg,4~6周龄,性别不拘)麻醉后直接向肺内给予油酸,总量为0.1 ml/kg,诱导急性肺损伤。动物随机分为2组,每组5头:对照组:给予油酸前30分钟从耳静脉输入乳酸林格液,总量为12.5ml/kg;处理组:给予油酸前30分钟从耳静脉输入低钾右旋糖酐液,总量为12.5ml/kg。以动脉血氧分压/吸入氧浓度比值(氧合指数)小于300mmHg为发生急性肺损伤的标准。分别于开胸后(基点)、肺损伤发生时以及肺损伤发生后每1小时测定一次动脉血气指标、血流动力学指标和血浆中肿瘤坏死因子α、内皮素1、溶解型细胞间粘附分子1、白细胞介素10、白细胞介素1β和白细胞介素6的浓度,直到肺损伤发生后6小时处死动物。取肺组织,进行组织学检查,评价细胞凋亡,测定肺匀浆中肿瘤坏死因子α、内皮素1、溶解型细胞间粘附分子1、白细胞介素10的浓度。
[结果]处理组动物在急性肺损伤发生后,动脉血pH(损伤后6小时,7.36±0.05vs 7.09±0.03,P0.01)和二氧化碳分压明显较对照组改善(P0.05或0.01),氧合指数升高(P0.05),平均肺动脉压较对照组明显下降(损伤后6小时21.4±5.0mmHg vs 39.2±0.8mmHg, P0.0l);处理组血浆中溶解型细胞间粘附分子1和内皮素1的浓度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而血浆白细胞介素10浓度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处理组肺的组织学损伤程度较对照组明显减轻(肺组织学评分11.8±3.0 vs19.2±3.8,P0.01);肺组织匀浆中肿瘤坏死因子α的浓度较对照组明显降低(4.98±0.62pg/ml vs 11.31±4.80pg/ml, P0.05),两组动物在肺损伤后细胞凋亡无明显统计学差异(10.6±1.3个/高倍视野vs 9.5±1.3个/高倍视野,P=0.086)。
[结论]从外周静脉滴注低钾右旋糖酐液预处理可以改善油酸诱导的幼猪急性肺损伤后肺的气体交换功能,降低肺动脉压力,减轻肺的组织学损伤;降低血浆中溶解型细胞间粘附分子1和内皮素1的浓度,升高血浆中白细胞介素10的浓度,降低肺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α的浓度。
|
|
|
|
1 |
黄毅;刘建英;李小平;邱丹;闻心培;李秀珍;;P选择素在油酸诱导急性肺损伤大鼠肺组织中的表达及N-乙酰半胱氨酸对其影响的研究[J];贵州医药;2006年03期 |
2 |
王晓晖,曹慧玲,丁信军,杨宁江;地塞米松对急性肺损伤小鼠体液免疫的影响[J];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2001年02期 |
3 |
吴国明,徐智,钱桂生,王兴胜,陈维中,李淑平,薛桥,王士雯;老年鼠急性肺损伤模型的建立[J];西部医学;2004年03期 |
4 |
马希刚;张珍祥;徐永建;;二硫代氨基吡咯烷对急性肺损伤中性粒细胞粘附分子和弹性蛋白酶的影响[J];中国药理学通报;2006年10期 |
5 |
朱运奎,张世范,胡振萍,刘庭忠;精氨酸对油酸致急性肺损伤防治作用的实验观察[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1996年04期 |
6 |
李风雷
,柳青
,黄本友
,刘晓晴;急性肺损伤大鼠肺组织白细胞介素-10表达及糖皮质激素对其影响[J];湖北省卫生职工医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
7 |
李燕芹,刘斌,徐佳波;秋水仙碱和反应停对急性肺损伤时肺部微血管的影响[J];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2004年S1期 |
8 |
刘刚;孔祥;范慧敏;赵曙光;汪进益;刘中民;;吸入米力农对油酸诱导大鼠急性肺损伤的影响[J];临床麻醉学杂志;2008年12期 |
9 |
朱云生,赵为禄,罗佛全,周小军;西沙必利在腹膜氧合治疗急性肺损伤中对循环和呼吸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学;2005年04期 |
10 |
苗新芳;戚好文;;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对急性肺损伤大鼠AQP1表达的影响[J];解放军医学杂志;2006年11期 |
11 |
克拉拉·阿巴斯买;买提祖农·买苏尔;张建龙;;实验性急性肺损伤大鼠多器官Gq/11蛋白的动态表达变化[J];中国病理生理杂志;2010年10期 |
12 |
柴湘平;贺志飚;张宏亮;金丽艳;彭再梅;;盐酸氨溴索对急性肺损伤大鼠血浆一氧化氮、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含量的影响[J];世界急危重病医学杂志;2005年05期 |
13 |
孙芳;于韬;刘艳茹;;阿奇霉素对急性肺损伤大鼠炎症介质及炎症细胞的影响[J];内蒙古医学杂志;2008年03期 |
14 |
朱丽华;李涛平;何琳;;大鼠油酸性急性肺损伤初期水通道蛋白4在肺水代谢的实验研究[J];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08年05期 |
15 |
王强;李晓锋;刘迎龙;朱耀斌;杨学勇;刘晋萍;孟宪敏;唐跃;;2种用油酸诱导的幼猪急性肺损伤模型血流动力学变化的对比分析[J];心肺血管病杂志;2009年05期 |
16 |
周望梅;陈东升;桑显富;鲍光欣;于纯文;何琳;;油酸诱导的急性肺损伤模型肺泡液体清除能力的实验研究[J];广东医学;2009年07期 |
17 |
郑晖;许绍发;苏跃;王金珠;;内毒素复合油酸二次打击致大鼠急性肺损伤模型的建立[J];北京医学;2010年08期 |
18 |
田巍;王彤;倪莉;;七叶皂苷钠和甲基泼尼松龙对油酸制备急性肺损伤大鼠模型的干预对比研究[J];首都医科大学学报;2011年01期 |
19 |
陈建;刘新民;张志刚;章巍;宿利;;肾上腺髓质素参与大鼠急性肺损伤的发病[J];基础医学与临床;2011年09期 |
20 |
李士勇;张建龙;马琪;;油酸急性肺损伤兔皮层诱发电位动态变化观察[J];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06年05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