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高血压社区健康管理卫生经济学评价及糖尿病手机管理效果评价研究

梁小华  
【摘要】:第一部分:高血压社区健康管理卫生经济学评价研究 研究背景及目的 随着社会与经济的发展,我国人群心血管病的发病率及死亡率逐年上升,发病年龄提前。高血压及糖尿病是心血管病可防控的重要危险因素。目前国内外有很多针对高血压及糖尿病社区规范化管理的研究,来自国内外的证据表明高血压社区健康管理能有效的提高高血压患者的知晓率、治疗率及控制率,并且能有效地预防心血管病。但高血压社区健康管理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高血压社区健康管理是否能取得较好的成本效果及成本效益?这些问题均有待于研究。 对象与方法 根据纳入标准从全国5省市通过整群抽样的方式选取8326例高血压患者,其中管理组3967人,对照组4359人。研究两组患者血压控制水平、治疗费用及高血压患者的生活质量,从而进行成本效益分析。采用t检验及x2检验进行单变量分析,多元统计分析研究高血压健康管理的成本效益。 结果 研究结果表明通过1年的高血压社区健康管理,管理组患者对高血压危险因素、正常血压范围、血压分级、高血压并发症的知晓率均高于对照组。管理组患者测量血压的频率、饮食控制频率均高于对照组。将调查点管理组分为强化管理组与普通管理组,分析血压控制的效果。高血压强化管理能有效的降低患者的血压水平及提高血压控制率。强化管理组的收缩压及舒张压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37.03mmHg/81.82mmHg VS.143.93mmHg/85.25mmHg, P0.01).强化管理组的血压控制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6.67%VS.38.34%,P0.01)。强化管理组的腰围及体重指数均低于对照组。普通管理组的血压控制水平未取得显著性效果,部分血脂指标管理组与对照组比较有所改善。管理组患者治疗率(至少每3个月就诊1次)及服药率均高于对照组。管理组患者在社区卫生服务站或村卫生室的就诊率高于对照组。管理组患者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评价优于对照组。采用美国常模计算生活质量计分,管理组患者生理健康计分高于对照组(46.89 VS.46.48,P0.05),心理健康计分低于对照组(53.59 VS.54.09,P=0.01)。城市管理组患者生理健康及心理健康计分均高于对照组;城市患者生理健康计分高于农村患者,心理计分低于农村患者。城市调查对象SF-6D得分高于农村患者(0.793 VS.0.789,P=0.18)。高血压患者年均药物治疗费用为622(593-650)元,管理组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高血压服药患者年均药物治疗费用为702(670-734)元,管理组低于对照组(689(646-731)元VS.714(667-762)元,P=0.42)。城市高血压服药患者年均药物治疗费用高于农村(728(691-765)元VS.407(364-451)元,P0.01)。高血压患者的年住院率为12.18%。高血压住院患者年人均住院费用为9264(8117-10412)元,管理组低于对照组(7584(6406-8761)元VS.11028(9035-13021)元,P0.01)。高血压患者年人均住院费用为1065(919-1211)元,管理组低于对照组(937(772-1101)元VS.1182(946-1417)元,P=0.10),城市高于农村,男性高于女性。高血压患者年人均直接医疗费用为2275(2098-2452)元,管理组低于对照组(2165(1961-2369)元VS.2375(2094-2657)元,P=0.24),城市高于农村(2801(2552-3050)元VS.1255(1071-1439)元,P0.01)。高血压患者例均血压控制成功年人均药物治疗费用为2089元,城市管理组比对照组高848元,农村管理组比对照组少981元。在我国目前控制达标需要5.8元每天,174元每月。江苏常熟及四川成都市管理组的例均血压控制成功年人均药物治疗费用低于对照组(常熟组间差值=215元,四川成都组间差值=2131元),管理的成本效果显著。 结论 研究结果显示高血压健康管理能取得较好的成本效益。根据目前高血压社区健康管理的特征,高血压患者、社区医务人员及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负责慢性病管理的工作人员均提供了宝贵的政策建议,以便于卫生行政部门在今后的工作中进一步完善我国高血压社区健康管理制度。 第二部分:糖尿病手机管理效果评价研究 通过文献检索有关手机管理糖尿病的试验,22个试验(包括1657个样本)纳入分析。研究结果显示经过平均6个月的随访,采用手机干预的糖尿病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降低0.51%(95%clm,0.33%-0.69%)。亚组分析显示,11个2型糖尿病患者手机干预试验对HbA1c的效果优于1型糖尿病(0.81%vs.0.27%,P=0.02)。患者的其他特征及干预策略对糖尿病手机干预效果的影响没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结果表明糖尿病手机干预能显著的改善血糖控制及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尤其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效果更加显著。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刘勤理;;高血压病人可以接受手术吗[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2004年06期
2 罗学宏;哪些高血压病人不宜旅游[J];家庭医学;2002年09期
3 曹月琴;高血压病人服药依从性研究进展[J];上海预防医学杂志;2005年S1期
4 张银霞;;高血压病自测问答(2)[J];药物与人;2005年03期
5 王瑞华;;实现我国人群高血压防治目标的几点思考[J];社区医学杂志;2007年12期
6 张翠玲;梁艳萍;王荔弘;白毅;;高血压护理的研究进展[J];新疆医学;2008年09期
7 童素梅;于桂香;魏豫东;张晓艳;;非杓型高血压病人对高血压相关知识的知晓情况调查[J];护理研究;2010年23期
8 于俊娟,严静玲,付博;高血压病人出院后血压控制不稳的原因分析[J];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2002年06期
9 霍兆桥;;秦皇岛海港区高血压患病情况调查与应对措施[J];中国疗养医学;2008年04期
10 顾宏亮;高血压病人社区干预的工作体会[J];中国公共卫生管理;2002年05期
11 胡献国;降压药与性功能[J];医药与保健;2005年09期
12 周崇伦;;高血压病人服药十忌[J];家庭护士;2007年25期
13 佚名;;饮食应严把“盐”关[J];农家之友;2008年06期
14 ;高血压,如何选择感冒药[J];家庭药师;2010年10期
15 王静;;高血压病的社区护理[J];中国医药指南;2008年15期
16 江南;;高血压患者夏季衣食住行全攻略[J];人人健康;2011年13期
17 胡敏捷,赵明;高血压病人药物治疗顺应性分析[J];现代医药卫生;2003年12期
18 田茂英;;高血压病人的护理浅述[J];光明中医;2009年02期
19 张立春;;门诊高血压病人的用药指导[J];中外医疗;2011年05期
20 錢岳年;陈德芬;吳惠敏;;在业余条件下进行中西医結合綜合治疗65例高血压病[J];人民军医;1962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傅静;杨峰;张慧;王茉莉;李艳;雷倩;;护理健康教育干预对高血压治疗依从性及疗效的影响[A];中国康复医学会第十四次脑血管病康复学术会议暨中华中医药学会第九次养生康复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2 何新兵;李锡光;;与时俱进论高血压病的辨证[A];中华中医药学会心病分会第十次全国中医心病学术年会暨吉林省中医药学会心病第二次学术会议论文精选[C];2008年
3 刘昌智;;论高血压病的脉象[A];中华中医药学会学术年会——创新优秀论文集[C];2002年
4 佟士芹;;高血压病人健康教育指导[A];中华护理学会2009全国神经内、外科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5 谌奎芳;梅建红;陈家峰;孙海琦;;高血压继发心脏.血管疾病的超声诊断[A];庆祝中国超声诊断50年暨第十届全国超声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6 刘莉;;健康教育在高血压病中的应用[A];中医护理工作经验学术交流会议论文集[C];2002年
7 何新兵;;与时俱进论高血压病的辨证[A];泛中医论坛·思考中医2006——经典中医的特色和优势论文集[C];2006年
8 姜晓云;;高血压病人的情志护理[A];全国中医、中西医结合护理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3年
9 王君;;高血压的社区防治[A];第二届第二次中医护理学术交流会议论文汇编[C];2007年
10 卜敏锐;朱宁;李军;;高血压病人的白大衣现象[A];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第八次全国心血管病学术会议汇编[C];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梁小华;高血压社区健康管理卫生经济学评价及糖尿病手机管理效果评价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1年
2 吴海磊;高血压亚型饮食、行为等危险因素的异质性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3 梁亚军;儿童期高血压预测成年高血压及靶器官损害的前瞻性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1年
4 唐红英;高血压治疗依从性量表和态度与信念量表的编制及重庆市常模的建立[D];第三军医大学;2011年
5 杨萌;原发性高血压中医体质特征及生存质量的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
6 王红梅;新疆阜康牧区哈萨克族人高血压与神经前体细胞表达发育调控样蛋白4基因变异的关联研究[D];新疆医科大学;2010年
7 黄志军;PM_(2.5)成分与高血压相关心脑血管疾病急诊的关系及对RAS基因表达的影响[D];中南大学;2012年
8 胡跃华;儿童期肥胖及高血压预测成年期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前瞻性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1年
9 董青;苏北农村地区高血压人群肾功能流行病学研究[D];南京医科大学;2012年
10 邬利娅·伊明;高血压局部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与炎症因子关系及雌激素的影响[D];新疆医科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种冠峰;山东省泰沂山区农村居民高血压流行病学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2 温又霖;涌泉穴药物贴敷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疗效观察[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
3 付宇;高血压合并相关危险因素的临床调查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4 王晓兰;北京沙河镇正常高值血压女性人群高血压发病影响因素[D];山西医科大学;2010年
5 李萍;高血压所致不同左房容积患者的WI曲线分析[D];河北医科大学;2011年
6 刘鹏;高血压人群和非高血压人群中周围动脉压和中心动脉压的关系[D];遵义医学院;2010年
7 方向;健康教育干预对安徽省职业人群高血压治疗效果的应用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1年
8 石姗姗;中老年高血压患者脉搏波速度的临床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9 鲍科臻;高血压病人社区管理效果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10 叶焕文;成人高血压时序性变化与十二经循行的相关性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解放军总医院心内科教授 智光;高血压病人应该如何用药[N];大众科技报;2005年
2 保健时报记者 魏鑫;高血压会“偷走”血管“弹性”[N];保健时报;2006年
3 教授 郭冀珍;高血压病人血压突然升高如何用药[N];农村医药报(汉);2004年
4 郑滨;高血压病人要重视心衰检查[N];卫生与生活报;2005年
5 陈锦屏;夏季再热高血压病人也要动一动[N];健康报;2006年
6 钱岳晟;高血压病人:严冬应防中风[N];家庭医生报;2006年
7 唐 文;高血压病人的四限四补[N];中国中医药报;2004年
8 周崇伦;高血压病人服药十忌[N];大众卫生报;2007年
9 陈国伟;高血压病人遇到手术怎么办[N];家庭医生报;2007年
10 博恩;高血压病人用药六注意[N];大众卫生报;2009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