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P38 MAPK参与调节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对人白血病肿瘤细胞的生长抑制

田堃  
【摘要】:目的: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 MSC)是一类塑料贴壁生长、具有一定表面分子特征和多向分化能力的成体非造血干细胞。MSC可以由骨髓、脐带、胎盘、脂肪等多种组织中分离获得。研究报道MSC具有造血支持、免疫调节、修复损伤组织等多种功能。由于MSC具有免疫原性较低、方便携带基因且可被募集到炎症及损伤部位等多种特性,MSC被当作是组织工程和细胞治疗的理想种子细胞。此外,研究表明间充质干细胞对许多免疫细胞如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单核细胞都具有增殖抑制效应,而且该效应是通过周期阻滞,而不是诱导凋亡来实现的。最近研究报道骨髓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 BM-MSC)对造血系统及非造血系统来源的肿瘤细胞都有较强的增殖抑制作用。细胞间接触和可溶性细胞因子被证明参与了MSC对肿瘤细胞的体外增殖抑制效应,但有关该效应中的信号通路研究较少。P38 MAPK信号通路被广泛证实参与调节细胞增殖与肿瘤生成。有文献报道p38 MAPK甚至参与细胞周期阻滞和cyclinD表达水平的下调。人脐带来源的MSC (Human umbilical cord mesenchymal stem cells, UC-MSC)相对于骨髓来源的MSC具有来源广泛、取材创伤性小、伦理争议少、细胞增殖能力强等多种优点。本文研究了UC-MSC对人白血病肿瘤细胞的增殖抑制效应及p38 MAPK信号通路在其中的作用。 方法:本实验用Brdu掺入的方法检测了UC-MSC对白血病肿瘤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用流式PI掺入的方法检测了与UC-MSC共培养的白血病肿瘤细胞的周期分布;用流式Annex in V与PI共染色的方法检测了与UC-MSC共培养的白血病肿瘤细胞的调亡水平;用Western blot的方法检测了UC-MSC对白血病肿瘤细胞内p38 MAPK信号通路的激活情况。信号通路常用阻断方法来分析。用P38 MAPK信号通路的特异性激酶抑制剂SB203580来验证p38 MAPK信号通路在MSC介导的增殖抑制中所起的作用。由于信号通路抑制剂常常有非特异性抑制效果,本研究使用了p38MAPK的特异性小干扰RNA (siRNA)来降低p38 MAPK的表达水平,并检测其生物学效应。此外还用Western blot检测了p38 MAPK在MSC调节白血病肿瘤细胞的细胞周期蛋白中所起的作用。 结果:UC-MSC对HL60、K562细胞的增殖有很强的抑制作用,且呈剂量依赖性,共培养组在UC-MSC与肿瘤细胞细胞数相同时抑制效应最明显。UC-MSC对低血清诱导的HL60、K562细胞凋亡具有保护作用。UC-MSC阻滞HL60、K562细胞的细胞周期于G0/G1期。UC-MSC增加了HL60、K562细胞内p38 MAPK的磷酸化水平,且呈时间依赖性,在UC-MSC处理后20分磷酸化水平达到峰值。特异性的药物抑制p38 MAPK通路或特异性的小干扰p38 MAPK的表达水平都部分削弱了UC-MSC对HL60、K562细胞的增殖抑制及周期阻滞效应。UC-MSC介导HL60、K562细胞内细胞周期调节蛋白的表达水平变化,而SB203580逆转了这一效应。 结论:研究表明UC-MSC具有抑制白血病肿瘤细胞增殖的生物学作用。这种增殖抑制是通过G0/G1期周期阻滞而不是诱导凋亡而实现的。UC-MSC处理活化了肿瘤细胞中的p38 MAPK信号通路。p38MAPK信号通路参与UC-MSC对白血病肿瘤细胞的增殖抑制、周期阻滞及细胞周期蛋白的调节,是其中发挥重要作用的信号通路之一。间充质干细胞可以被肿瘤细胞募集后诱导分化为肿瘤相关性成纤维细胞,参与构建肿瘤微环境。我们研究中发现的间充质干细胞对白血病肿瘤细胞的增殖控制及G0/G1期周期阻滞效应与造血干细胞龛对造血干细胞维持其静息状态的情况类似。而造血干细胞龛的研究比较深入,已经报道了许多相关的可溶性因子、细胞受体及胞内信号通路,或许有一部分机制同样适用于解释间充质干细胞与肿瘤细胞之间的关系。我们的实验仅就间充质干细胞影响肿瘤细胞的胞内信号进行了研究,其细胞外活化信号仍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目的:人间充质干细胞是一种具有多向分化潜能的干细胞,常见于骨髓、脐带、脂肪、胎盘等多种组织来源。研究表明间充质干细胞具有造血支持、免疫调节、组织修复等多种功能。近年来有报道间充质干细胞通过被募集到损伤部位、分泌促血管生成细胞因子、甚至分化为内皮细胞等多种途径参与血管新生。而内皮细胞本身可以通过活化、迁移、增殖等形成血管及血管网。本课题欲初步探讨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及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对血管新生的影响机制。 方法:采用组织剪碎、胶原酶、胰酶消化、贴壁培养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并进行形态分析、表型鉴定、多向分化潜能鉴定。采用胶原酶消化、贴壁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并进行形态分析、表型鉴定、低密度脂蛋白摄取实验鉴定。两种细胞均进行Matrigel体外管状物形成实验。 结果: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体外梭形贴壁生长,β-tubulin表达量高,表型鉴定CD29 CD90、CD105、CD73、CD44、CD166、HLA-ABC阳性,CD34、CD45、CD133、CD31、CD146、HLA-DR阴性,表达高水平的Nanog、Oct-4、Sox-2。间充质干细胞体外诱导成骨成脂染色阳性。人脐静脉内皮细胞体外梭形贴壁生长,β-tubulin表达量高,表型鉴定CD29、CD105、CD31、CD146、CD44、CD73、CD166、HLA-ABC阳性,CD34、CD45、CD133、CD90、Nanog、Oct-4、Sox-2、HLA-DR阴性。内皮细胞低密度脂蛋白摄取试验阳性。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刺激下,未分化的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体外具有Matrigel管状物形成能力,与内皮细胞相似。结论:人脐带间充质细胞与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均具有发达的微管系统及类似的粘附分子,提示二者均具有较强的细胞变形能力及迁移能力。二者均不表达造血细胞标志。HLA-DR表达水平低提示二者免疫原性都较低,可作为组织工程的种子细胞。二者表达类似的基质细胞标志但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表达高水平干细胞标记分子Nanog、Oct4、Sox2,而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则表达晚期分化的内皮细胞标志CD31,提示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具有一定的自我更新、多向分化的干细胞特性,而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则为分化较成熟的内皮细胞。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刺激下未分化的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具有类似内皮细胞的体外基质胶成管状物能力。提示人脐带间充质细胞与内皮细胞可能均可用于组织工程中的血管新生。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王景昌,白海,吴涛,路继红,欧剑峰;造血干细胞移植预处理对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影响及机制研究[J];西北国防医学杂志;2005年04期
2 冯立新,许倩,王栋,肖桂芝;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分离方法[J];承德医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3 陆晓茜;刘霆;;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及其临床应用[J];四川医学;2005年12期
4 甘凤英;叶德富;;间充质干细胞向软骨方向分化的研究[J];医学综述;2006年11期
5 李府;马丽霞;张乐玲;郑立波;陈颖杰;吴镇;王世富;;细胞因子联合纹状体条件培养液定向诱导间充质干细胞体外分化为多巴胺能神经元的研究(英文)[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9年24期
6 谭艳芳;殷小成;熊玉娟;王艳;;黄芪甲甙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泌干细胞因子的影响[J];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10年04期
7 林沪;陈黎明;王福生;;间充质干细胞在肝脏的分化机制研究进展[J];实用肝脏病杂志;2010年03期
8 卓本慧,李廷玉;间充质干细胞与神经细胞移植[J];国外医学.脑血管疾病分册;2002年04期
9 郭希民 ,王常勇 ,王永红 ,段翠密 ,赵强 ,孙大铭;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离培养及向软骨细胞定向分化的实验研究[J];中华口腔医学杂志;2003年01期
10 杨自权,卫小春,郝一勇,焦强,丁娟,李鹏翠,陈崇伟;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分离培养及其生物学性状的研究[J];中国骨伤;2004年05期
11 鞠晓东,娄思权,田华,王卫国,刘延青;脂肪间充质干细胞的基本生物学特性及向成骨细胞诱导分化的实验研究[J];中华实验外科杂志;2004年06期
12 邢莹,景莹,杨红旗,韩雪飞;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神经元的诱导分化[J];河南医学研究;2004年02期
13 柳向东,柴冈,李东,崔磊,刘伟,曹谊林;成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体外培养和表型鉴定[J];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2004年04期
14 袁林辉,徐建军,唐燕华;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心肌梗死的研究进展[J];江西医药;2005年09期
15 牛国栋,任晓庆,王方正,浦介麟,杨国胜,孟亮,张澍;采用1.068g/ml分离液对犬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分离纯化与体外培养方法的探讨[J];中国分子心脏病学杂志;2005年04期
16 王宏;胡江;李凌松;洪天配;李丽英;;筛选后的巢蛋白阳性细胞流式鉴定及诱导分化[J];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2005年06期
17 李章华;廖文;刘世清;张玉富;王常勇;赵强;;组织工程骨修复节段性骨缺损的实验研究[J];中华整形外科杂志;2006年01期
18 郭建新;许予明;赵国强;张瑞;宋波;张世杰;张世峰;李京红;;小鼠SRY同源盒基因SOX1的克隆及其真核表达载体pEGFP-C_3-SOX1的构建[J];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2006年01期
19 迟作华;张洹;陆琰;;脐血间充质干细胞的分离鉴定及其向脂肪和成骨的分化[J];基础医学与临床;2006年03期
20 向明章;蒋耀光;王慧春;林一丹;;人肺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对T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6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田堃;陈丹丹;戎丽娟;池颖;杨少光;徐淑霞;陈芳;韩忠朝;;P38 MAPK参与调节间充质干细胞分泌白介素6[A];第13届全国实验血液学会议论文摘要[C];2011年
2 王巧稚;韩艺;赵宏贤;余鸿;刘广益;;当归诱导人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向神经细胞分化和毒性检测的研究[A];中国解剖学会第十一届全国组织学与胚胎学青年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9年
3 王玉红;陈光辉;;地黄低聚糖对人脂肪组织源性间充质干细胞分泌肝细胞生长因子的影响[A];2010全国中西医结合危重病、急救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4 杜凤移;王皓;杨树龙;赵绘存;杨英;杨军;;纳米纤维支架对大鼠间充质干细胞向肝细胞分化的影响[A];天津市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第29届学术年会暨首届生物医学工程前沿科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5 郭勇;张西正;郭春;魏严;李瑞欣;徐晓莹;张永红;;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向心肌细胞分化中心肌发育相关基因的表达[A];天津市生物医学工程学会2008年年会暨首届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论坛论文集[C];2008年
6 朱恒;江小霞;刘元林;张毅;毛宁;;间充质干细胞选择性调节破骨细胞发育和功能[A];第13届全国实验血液学会议论文摘要[C];2011年
7 张颢;陶艳玲;邱林;张伯龙;马军;陈志哲;刘拥军;韩忠朝;;一种具有免疫负调节功能的人脐带源间充质干细胞[A];第12届全国实验血液学会议论文摘要[C];2009年
8 杨少光;池颖;戎丽娟;邢文;卢士红;赵钦军;马凤霞;韩忠朝;;不同来源间充质干细胞诱导分化成血管内皮细胞的比较[A];第13届全国实验血液学会议论文摘要[C];2011年
9 李杰平;孔佩艳;李佳丽;朱丽丹;孔祥敬;曾东风;刘红;王庆余;彭贤贵;陈幸华;张曦;;纯化的自体CD34+细胞联合间充质干细胞治疗难治性克隆恩病一例并文献复习[A];第13届全国实验血液学会议论文摘要[C];2011年
10 罗高兴;程文广;黄正根;贺伟峰;袁顺宗;陈希炜;吴军;;应用人脐带血间充质干细胞修复小鼠皮肤缺损创面的实验研究[A];第六届全国烧伤救治专题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彭飞;620nm非相干红光对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光生物调节作用[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2 于美娇;系统归巢的间充质干细胞在牙周组织修复再生过程中的作用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3 李东杰;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促进创面愈合及体外诱导分化为表皮样细胞的实验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11年
4 李宝军;脂肪间充质干细胞体外诱导及复合PLGA体内异位成软骨的实验研究[D];中南大学;2007年
5 朱雅姝;Flk-1~+间充质干细胞对肿瘤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及其分子机制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8年
6 吴桂珠;脂肪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压力性尿失禁的实验研究[D];福建医科大学;2010年
7 熊卉;转化生长因子β1基因体外转染兔颞下颌关节滑膜间充质干细胞向纤维软骨转化实验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8 苗宗宁;胎盘间充质干细胞与丝素蛋白/羟基磷灰石材料在骨创伤修复中的实验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9 梁伟;人骨髓Flk-1~+间充质干细胞抗DNA损伤物质影响作用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8年
10 赵迎泽;BMP9通过MAPKs通路调控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及其机制的初步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章守琴;人羊膜间充质干细胞支持造血的体外研究[D];昆明医学院;2010年
2 陈芳;脐带间充质干细胞修复化疗所致卵巢颗粒细胞损伤的体外实验[D];暨南大学;2010年
3 张茜真;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的分离、鉴定以及干细胞特异性转录因子诱导其重编程的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4 陈义;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培养及体外重建角膜后板层的初步研究[D];暨南大学;2010年
5 唐子滨;纳米级胶原基骨材料复合自体脂肪间充质干细胞用于兔后外侧脊柱融合的实验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10年
6 齐凯;人脐带来源间充质干细胞分离培养方法的优化初探[D];山西医科大学;2011年
7 马兰兰;不同胎龄人脐带血间充质干细胞的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10年
8 李成华;口腔黏膜间充质干细胞存在及在口腔扁平苔藓中变化的初步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10年
9 田毅;人脐带Wharton's jelly间充质干细胞的生物学特性以及其与脑肿瘤干细胞共培养的实验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10 张福丽;间充质干细胞治疗肺动脉高压研究进展(附肺动脉高压发病机制进展)[D];山西医科大学;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秋月 王琳;空军总医院采用间充质干细胞救治小脑萎缩[N];科技日报;2009年
2 记者 李素锋;我市首例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手术取得成功[N];临汾日报;2009年
3 记者 王丹 通讯员 艾素;异染性脑白质营养不良治疗获突破[N];健康报;2010年
4 记者 白毅;间充质干细胞可促进成熟树突状细胞增殖分化[N];中国医药报;2009年
5 张泓;生物医药,2008新突破[N];北方经济时报;2008年
6 徐机玲;姜跃进;我国骨髓干细胞移植技术获突破[N];中国医药报;2003年
7 时报记者 杨晓帆;韩忠朝:中国干细胞研究领军者[N];滨海时报;2010年
8 本报记者 杨阳腾;北科生物:让干细胞创造医学奇迹[N];经济日报;2011年
9 张献怀 王志红;抗排异反应有了新办法[N];保健时报;2009年
10 徐机玲 姜跃进;骨髓干细胞移植我国实现新突破[N];新华每日电讯;2003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