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脊柱侧凸患者的肺功能

郝冉  
【摘要】:脊柱侧凸是儿童和青少年常见的脊柱胸廓畸形疾病。脊柱弯曲和胸廓畸形不仅影响患者外观,更重要的是阻碍肺脏的正常生长发育,导致不可逆的肺功能损害。严重患者甚至出现呼吸衰竭,生存期缩短。目前国内对于这类患者的呼吸生理特点尚缺乏可靠研究,对影响肺功能的脊柱胸廓畸形指标,侧凸矫形术对肺功能的影响尚不明确。本研究与临床应用密切结合,旨在回顾脊柱侧凸患者呼吸功能的研究现状,分析患者术前的肺功能状态,找出影响通气功能的脊柱胸廓畸形指标,并探讨侧凸矫形术对术后肺功能的影响。 本研究包括三部分内容:第一部分回顾文献报道,系统综述患者的呼吸生理特点;第二部分分析脊柱侧凸患者术前的肺功能状态并找出影响通气功能的脊柱胸廓畸形指标;第三部分对比侧凸矫形术手术前后的肺功能状态,探讨影响术后肺功能的因素。 第一部分回顾了过去近50年脊柱侧凸对呼吸功能影响的相关文献,认为脊柱侧凸对呼吸功能的损害主要表现在影响肺脏生长发育,降低肺容积,限制胸廓运动,导致通气功能和气体交换功能障碍;呼吸衰竭主要发生在早发型或妊娠后期的侧凸患者。手术可以矫正畸形并阻止侧凸的进展,但经胸腔手术对肺功能有一定损害。未经胸腔的手术阻止了肺功能的恶化,但不能促进肺脏生长发育,因此,手术矫形时应尽量保护肺功能。另外,分析了妊娠对侧凸患者呼吸功能的影响,为成人侧凸患者能否妊娠以及出现妊娠并发症风险提供依据。 第二部分主要分析了脊柱侧凸患者术前的肺功能状态,筛选出影响通气功能的脊柱胸廓畸形指标。本部分将78例先天性和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与正常受试者以性别和年龄1:1配对。测定两组受试者的肺功能和侧凸患者的脊柱胸廓畸形影像学指标。脊柱侧凸患者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和用力肺活量成比例下降,肺总量和功能残气量降低,呈现以肺容积下降为特征的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弥散量相应降低,单位肺泡弥散量正常或略偏高。气道阻力和气道传导没有明显受累。上述改变在先天性脊柱侧凸患者更加明显。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发现,受累胸椎数、胸腰椎高度、侧凸度数是肺容积降低的主要影响因素,分别解释肺容积下降的40%~51%。脊柱侧凸患者的肺功能特点: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伴弥散量降低。累及胸椎数越多、胸腰椎高度越低、侧凸度数越大,肺容积损害越明显。 第三部分主要对比了脊柱侧凸患者手术前后的肺功能特点,评价了侧凸矫形术对患者肺功能的影响。本部分采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入选44例首次进行侧凸矫形术的患者,手术前后的脊柱侧凸度数和肺功能指标来自患者住院病历及骨科数据库。患者术后侧凸度数改善显著,短期内肺功能(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和用力肺活量)实测值迅速下降;长期随访显示,实测值占预计值百分比与术前相比没有明显变化;手术经胸腔入路的患者术后肺功能恢复低于不经胸腔入路的患者;侧凸矫形术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脊柱畸形,但短期内对肺功能的造成一定损害,约需1年时间才能恢复术前水平;手术经胸腔入路对术后肺功能有一定损害,不经胸腔入路能防止肺功能的恶化,但不能促进术后肺脏的生长发育。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邵水霖,海涌,邹德威,马华松,周雪峰,高音;脊柱侧凸三维矫形术的早期并发症及其预防[J];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03年08期
2 翁习生,仉建国,邱贵兴,金今,林进;脊柱侧凸Harrington矫形术后断棍的力学因素分析与治疗[J];中华骨科杂志;1998年03期
3 王斌,邱勇,俞杨,朱泽章,李卫国,朱锋,朱丽华;青少年伴发脊柱侧凸的Chiari畸形的治疗策略[J];中华小儿外科杂志;2004年02期
4 龚宜华;脊柱恻凸手术前后患者的护理[J];山西护理杂志;1995年01期
5 裴素鹏;脊柱侧凸哈氏棒矫形术患者的护理[J];中医正骨;1999年09期
6 孙圆,邹海欧,田淑茵 ,张艳丽;胸腔镜下治疗脊柱侧凸的围术期护理[J];护理学杂志;2004年24期
7 邱勇,王斌,朱泽章,吕锦瑜,俞杨,朱丽华;脊柱侧凸伴发Chiari畸形和(或)脊髓空洞的手术治疗[J];中华骨科杂志;2003年09期
8 黄孟华,翁迪贵,王金华,詹如富;脊柱侧凸矫形术的麻醉处理(附9例报告)[J];河南诊断与治疗杂志;1996年01期
9 白斌,王坤正,刘文科,袁国莲,宋金辉,赵龙柱,陈君长;儿童脊柱侧凸手术中皮层体感诱发电位监护的临床研究[J];中华小儿外科杂志;2003年05期
10 徐荣范;徐嘉漠;李景翔;肖乃方;;4677名儿童脊柱侧凸云纹照相法普查报告[J];中国校医;1987年03期
11 毛永忠;;一个罕见原发性脊柱侧凸畸形高发家系[J];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1989年03期
12 张光铂,魏新荣;脊柱侧凸后路器械矫形术的并发症及其防治[J];中国脊柱脊髓杂志;1995年01期
13 范毓华,黄禄基,夏榕圻,楼跃,唐凯;小儿脊柱侧凸后路矫形术的探讨[J];江苏医药;1998年01期
14 赵学军,赖敏贞;脊柱侧凸矫正术的护理[J];中国临床康复;1999年08期
15 于振山,梁栋,张亚奎,张星火;脊柱侧凸松解术的疗效观察[J];中国脊柱脊髓杂志;1999年04期
16 张建辉,赵保平,虎晓君;儿童脊柱侧凸矫形术的麻醉体会[J];中医正骨;2000年03期
17 邱勇!210008,朱丽华!210008,吕锦瑜!210008,朱泽章!210008,宋知非!210008,骆东山!210008;90°以上脊柱侧凸的手术策略及方法[J];中华外科杂志;2001年02期
18 李卫平!510120,刘尚礼!510120,陈兆荣,张光铂,丁悦!510120,何杰民!510120;广州市学生脊柱侧凸患病率调查报告[J];中华小儿外科杂志;2001年02期
19 唐盛平,林子平,吴建华,郑振耀;ISOLA器械治疗小儿脊柱侧凸[J];中华小儿外科杂志;2001年04期
20 海涌;有关特发性脊柱侧凸的外科动态[J];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03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侯一翎;;青少年脊柱侧凸的围手术期护理[A];中华护理学会2009全国外科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2 唐占英;钱雪华;吴弢;毕联阳;叶秀兰;施杞;;上海市部分在校小学生脊柱侧凸现状调查分析研究[A];中国康复医学会第五次全国老年康复学术大会上海市康复医学会成立20周年暨老年康复诊疗提高班论文汇编[C];2008年
3 张磊;刘祖德;;支具在特发性脊柱侧凸治疗中的价值[A];全国骨科临床研究新进展研讨会暨学习班论文集[C];2006年
4 高音;朱建英;叶文琴;高德华;;滑动式脊柱侧凸牵引床的设计与研制[A];泛长江流域骨科新进展暨第九届全国骨科护理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7年
5 李明;顾苏熙;;早发性脊柱侧凸的治疗新技术[A];第二届泛长江流域骨科新进展研讨会暨上颈椎伤病新理论新技术学习班论文汇编[C];2008年
6 黄鹤;;脊柱侧凸患者右心功能的初步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十次全国超声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7 周璇;杜青;赵黎;杨军林;陈秋;李海;沈品泉;陶泉;;中文版SRS-22问卷评估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生活质量[A];中国康复医学会运动疗法分会第十一届全国康复学术大会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11年
8 徐莉杰;;脊柱侧凸患者术后护理风险事件分析及对策[A];中华护理学会第11届全国骨科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9 洪正华;陈海啸;王章富;张传毅;林列;洪盾;;脊柱侧凸合并Chiari畸形的外科治疗(附10例报告)[A];2009年浙江省骨科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9年
10 高劲松;杨剑秋;盖铭英;;妊娠合并脊柱侧凸的临床处理[A];纪念卓越的人民医学家林巧稚大夫诞辰100周年——全国妇产科高级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之栋;通络舒筋饮治疗脊柱侧凸术后早期的腰背疼痛及术后功能恢复的临床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0年
2 郑国权;基于形状记忆合金棒的脊柱侧凸矫形系列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10年
3 郑欣;幼猪早发性脊柱侧凸模型的建立及其相关影像学研究[D];南京大学;2012年
4 韩世杰;退行性脊柱侧凸间充质干细胞比较蛋白质组学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1年
5 赵迪;成人退变性脊柱侧凸有限元模型的建立及后路三维矫形生物力学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6 倪春鸿;脊柱侧凸矫形脊髓损伤机理及其诱发电位监测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2年
7 吴涛;高中枢瘦素水平对脊柱侧凸影响的动物模型研究及Chiari畸形伴脊柱侧凸患者颈枕部影像学和临床治疗研究[D];南京大学;2012年
8 王迎松;颈脊髓空洞症时骶棘肌失神经支配、脑脊液流动性改变与胸椎侧凸的相关性研究[D];昆明医学院;2011年
9 王永福;Lenke5型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有限元模型的建立及手术矫形的生物力学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10 韦兴;胸椎椎弓根—肋骨复合体的解剖学、生物力学研究及脊柱侧凸矫形策略的有限元分析[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郝冉;脊柱侧凸患者的肺功能[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1年
2 汪小冬;便携式脊柱侧凸多点牵引器具的研制及临床应用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11年
3 吴宏擘;针刀疗法对于缓解脊柱侧凸术后疼痛的临床观察[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1年
4 苏李威;非交通性颈脊髓空洞伴脊柱侧凸发生机制的实验研究[D];昆明医科大学;2012年
5 苗二春;新型双足鼠脊柱侧凸模型的建立及椎间盘细胞凋亡的表达[D];中国医科大学;2010年
6 王肖虎;“支具治疗指导表”指导治疗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的临床疗效观察[D];郑州大学;2011年
7 于威;16排螺旋CT多平面重组研究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胸椎椎弓根形态学[D];吉林大学;2004年
8 陈建文;椎弓根螺钉-棒系统矫治麻痹性脊柱侧凸的临床研究[D];郑州大学;2004年
9 王国著;伴脊髓空洞脊柱侧凸早期椎旁肌失神经支配的实验研究[D];昆明医科大学;2012年
10 赵英日;推拿治疗特发性脊柱侧凸的临床观察[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白秩南;脊柱侧凸可取性命手术矫治纠正扭曲[N];保健时报;2005年
2 健康时报实习记者 侯洁;脊柱侧凸手术越早越好[N];健康时报;2005年
3 余可谊;脊柱侧凸的“协和分型”得到国际认可[N];中国医药报;2009年
4 高国起;山东省立医院 采用新技术治愈低龄儿严重脊柱侧凸[N];中国医药报;2009年
5 高国起;治儿童严重脊柱侧凸有新法[N];健康报;2007年
6 李其一;我国的脊柱侧凸分型系统优势明显[N];中国医药报;2009年
7 王继荣;看看孩子的背直不直[N];中国妇女报;2006年
8 谢明霞;如何早期识别脊柱侧凸[N];大众卫生报;2006年
9 高国起;分期后路术治疗严重脊柱侧凸获成功[N];中国医药报;2007年
10 黄余红;别忽视孩子的“高低肩”[N];人民日报;2006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