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状结肠成形在低位(超低位)直肠吻合术中的应用
【摘要】:目的:直肠癌前切除,低位特别是超低位结肠-直肠直接吻合术后患者常因肛门排便功能的不良出现大便频数,大便急,甚至大便失禁的表现,这些表现是由于切除直肠壶腹或大部分壶腹所致,为了解决以上问题,人们发明了应用结肠J-Pouch代替直肠壶腹进行低位或超低位直肠吻合。但是对于骨盆狭窄的患者,J-Pouch较大不能进入盆底,而且多需游离脾曲。较大的结肠J-Pouch术后常出现大便排空障碍,大便不易排干净等问题。乙状结肠Coloplasty是一种新的手术方法,可解决结肠直肠直接吻合所引起的大便频数,便急症状,而且较少出现术后大便排空障碍情况,不需游离脾曲。本研究目的在于对比乙状结肠Coloplasty-直肠吻合术与乙状结肠-直肠直接吻合术,手术并发症及手术后对肛门排便功能的影响。
方法:为观察乙状结肠Coloplasty在直肠癌前切除中低位及超低位直肠吻合中的应用价值,本临床试验自2001年2月至2002年6月完成手术68例,做乙状结肠Coloplasty直肠吻合35例,1例患者术后吻合口瘘行横结肠造瘘术。乙状结肠-直肠直接吻合33例。术后肛门排便功能状况随访观察Coloplasty组34例,结肠-直肠直接吻合组33例。
结果:两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无差别,术后12个月肛门主要功能恢复情况在大便频次方面,Coloplasty组每日大便1-5.5次(平均2次/日),直接吻合组1-9(平均3.5次/日),两组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