尖锐湿疣病变的人乳头瘤病毒分子流行病学研究及L1序列多态性分析和在原核表达体系中的表达
【摘要】:从临床尖锐湿疣(condyloma acuminata,CA)的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ms,HPV)感染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入手,并对L1晚期基因进行克隆和序列分析,以跟踪HPV感染的传播途径,分析HPV感染的表型和基因型之间的关系,并筛选有代表性的分离株进行重组疫苗的构建,表达和免疫学分析。
本文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方法从尖锐湿疣患者皮损中检测人乳头瘤病毒,设计通用引物MY09/MY11,扩增HPV晚期基因L1区的一段保守序列,并通过限制性片断长度多态性分析(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RFLP)分型。对于难以通过酶切鉴定的PCR产物,构建重组测序质粒,检索GenBank进一步分型鉴定。结果发现正常患者HPV6型为主要感染型别,其次是HPV11型。HPV6型患者年龄较HPV11和HPV6+HPV11型更低;而高龄患者和免疫抑制患者则以HPV11+HPV6的混合感染和HPV11的感染为主。部分患者还检出HPV16型与其他型的混合感染,均发生于女性患者,而一般存在于正常生殖道组织的HPV53个别也可导致尖锐湿疣的发生。
根据不同临床特征选择主要致病型HPV6型八个分离株,扩增L1晚期基因,构建重组测序质粒pMD18-T-L1,双脱氧法测序并分析L1区的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变异状况。结果表明HPV6L1基因序列发生碱基替换的区域主要有四个区,包括SR1(5911~6104),SR2(6217~6273),SR3(6540~6661)和SR4(7062~7250)。少数的碱基替换导致错义突变,推导的蛋白质一级结构中有0~3个氨基酸发生变异,但抗原性强弱与原型HPV6基本一致。通过比较,在我院检测的标本HPV6 L1区的基因变异位点与在日本检测的标本有较多的一致,而与欧美地区的标本相比变化较多,这说明HPV6 L1区的亲缘性可能与地理位置的远近有关。而对L1序列的抗原指数、氨基酸表面特征和亲水性特征进行分析预测,发现各HPV6变异株间并无明显的差异,提示HPV6 L1区是该病毒系统发生过程中非常保守的区域,可进一步构建表达载体,表达目的蛋白并比较氨基酸序
|
|
|
|
1 |
赖年钰;喻垚;牟江涛;吴立翔;;人乳头瘤病毒检测研究进展[J];重庆医学;2011年30期 |
2 |
徐闽;;女性人乳头瘤病毒基因亚型分型情况分析[J];河北医药;2012年23期 |
3 |
周小勇,郑家润;影响人乳头瘤病毒相关细胞系增殖的因素[J];国外医学.病毒学分册;2001年01期 |
4 |
张菊,高艳娥,阎小君,李丁,郭宴海,苏振兴,陈蕤,赵锦荣;建立人乳头瘤病毒6,11型感染皮损移植模型的研究[J];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02年05期 |
5 |
刘翠华,马文丽,石嵘,欧阳谦,彭翼飞,郑文岭;Agilent2100 Bioanalyzer在人乳头瘤病毒检测中的应用[J];第一军医大学学报;2003年03期 |
6 |
李迪,谷鸿喜,庄敏,张凤民;人乳头瘤病毒重组质粒的构建及蛋白表达[J];中国公共卫生;2004年04期 |
7 |
Bierl C;Karem K;Poon A.C;E.R. Unger;柳蕴;;宫颈黏膜抗体与人乳头瘤病毒16的关系:一项病例对照研究的结果[J];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妇产科学分册);2006年05期 |
8 |
吴芸;马彩玲;;人乳头瘤病毒与女性生殖道感染研究[J];医学综述;2008年03期 |
9 |
潘永正;王飞;骆丹;;人乳头瘤病毒及其感染免疫研究进展[J];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08年02期 |
10 |
何明珊;;人乳头瘤病毒与宫颈病变[J];华夏医学;2008年02期 |
11 |
蒋卫;张艳;王瑛;沈佰华;王利;李宁丽;;两种人乳头瘤病毒分型检测方法的比较[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08年08期 |
12 |
王平;魏灵荣;康熙雄;;不同方法取材人乳头瘤病毒核酸检测结果对比[J];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2008年05期 |
13 |
秦逸秋;王祖兵;;人乳头瘤病毒与人类肿瘤相关性的研究进展[J];检验医学;2009年04期 |
14 |
李伟;范超明;陈军;樊德利;陈盼盼;;杭州地区女性人乳头瘤病毒各亚型感染情况的研究[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09年12期 |
15 |
杨桂芳;;HPV感染相关因素与预防[J];临床医学工程;2010年02期 |
16 |
肖文;余兵;;HIV阳性患者合并HPV感染研究进展[J];广西医学;2010年04期 |
17 |
朱晓玲;郑淑云;;人乳头瘤病毒及其相关皮肤病[J];医学综述;2010年14期 |
18 |
冷平;朱一剑;丁显平;周晓;;中国西南地区人乳头瘤病毒16亚型基因序列分析研究[J];现代预防医学;2010年21期 |
19 |
彭春梅;邓先连;林斌;胡守旺;陈晓光;;液相芯片技术在人乳头瘤病毒分型检测中的应用[J];热带医学杂志;2011年03期 |
20 |
项静婉;周仁芳;王攀;;浙江省沿海地区女性人乳头瘤病毒的感染状况[J];中国现代医生;2011年35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