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侧颞浅血管串联岛状头皮瓣再造双眉的基础研究及临床应用
【摘要】:烧伤、外伤、脱发或梅毒等疾患均可造成眉缺损,采用颞浅动脉岛状瓣再造双眉需两侧血管完好无损,单侧血管毁损者再造双眉较为困难。戚可名教授于1995年报道采用单侧颞浅动脉串联岛状头皮瓣再造双眉,为单侧颞浅动脉毁损的患者再造双眉创造了一种新的术式。但关于串联头皮瓣成活的相关机制至今尚无详尽的解剖研究。
此外,头皮瓣转移后,头发仍保持其原有的特性,生长速度较快,需反复修剪。近来研究发现 EGF等多种物质在体外和动物实验中对毛发的生长有明显的调节作用,大剂量的鼠EGF可使羊的毛囊进入退行期亦可使人游离毛囊产生退行样的改变。但由于表皮角质层限制化学物质移动,EGF无法穿透皮肤作用于毛囊,其局部应用受到限制。近期的研究证实柔性脂质体具有高度形变能力,可高效穿透比自身小数倍孔道,能有效经皮转运药物,在脂肪含量高的肾脏、皮肤组织分布较多,可能成为大分子药物经皮渗透的有效载体。
我们在选择适宜材料的基础上(头部完整、大出血死亡的新鲜尸体材料),采用大体解剖和血管铸型等方法,以详尽显示头颅的血管构筑。本组解剖的头颈部血管铸型及大体标本显示颞浅血管顶、额支之间及与枕血管之间在颅顶部相互吻合成稠密的血管立体网络,血管网眼密度无区域性差异,头皮矢状线两侧头皮血管的2~3级分支管径变细,并逐渐浅出。在帽状腱膜及其下疏松结缔组织中亦
|
|
|
|
1 |
胡金明;闫保平;吴学建;;指背皮神经并筋膜蒂逆行皮瓣修复指端骨外露[J];医药论坛杂志;2006年19期 |
2 |
姚烈辉;蒋毅远;;吻合皮神经的拇指尺背侧动脉岛状皮瓣修复拇指远节软组织缺损[J];南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08年06期 |
3 |
杨庆达;;桡动脉鼻咽窝上行穿支逆行皮瓣的临床应用研究进展[J];微创医学;2008年05期 |
4 |
焦新胜,王阳,侯圣贵;延缓毛发生长的动物实验[J];中国美容医学;2003年03期 |
5 |
程锋刚;高谦;;头皮活检中局麻的改良[J];现代临床医学;2010年03期 |
6 |
吴迪;利春叶;黄河;刘华红;罗勇坚;魏建营;;腹部皮下血管网皮瓣修复手指皮肤脱套伤[J];中国实用医药;2011年13期 |
7 |
黄绿萍,吴念,游文建,展望;枕动脉跨区供血的反流轴型头皮瓣一次修复大面积复杂性头皮缺损[J];整形再造外科杂志;2004年03期 |
8 |
Л.А.Бондарь;周沛华;;关于胃壁的微动静脉间的吻合[J];复旦学报(医学版);1957年02期 |
9 |
陈茂胜,张春元;头皮外伤继发皮角一例[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1981年02期 |
10 |
李泽龙;黄宾;蔡习炜;丘立标;陈庆洲;唐丽;;小腿浅静脉皮神经皮瓣修复足远端创面[J];实用骨科杂志;2010年07期 |
11 |
潘子年;陈世玖;王成;;腓肠神经营养皮瓣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J];中国伤残医学;2011年08期 |
12 |
刘世勋;后头皮瓣[J];国外医学.口腔医学分册;1979年02期 |
13 |
孙玉珍,王屹松,李璞;包皮的皮下疏松结缔组织是成纤维细胞培养的极好材料[J];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1988年03期 |
14 |
丰德宽,冯殿生,陈鹏云,宋浩清;皮瓣侧筋膜蒂V-Y皮瓣修复指端创面[J];山东医药;1991年06期 |
15 |
程宏宇;王光军;万能;王晶;杨卫玺;;应用腹壁浅动脉双蒂瓣修复儿童手指多指掌侧深度电烧伤[J];现代医学;2011年04期 |
16 |
;转化生长因子β_1在改善正常大白鼠与放疗后大白鼠手术切口愈合及皮瓣成活中的作用[J];国外医学.耳鼻咽喉科学分册;1998年03期 |
17 |
肖风丽,高顺强,张学新;五种神经肽在正常头皮中的分布[J];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2002年03期 |
18 |
王爱武,李金有,张万锋,陈俊刚,王文俊;头皮轴型血管网皮瓣修复严重头皮缺损[J];中华整形外科杂志;2003年02期 |
19 |
王佳琦;王晓君;宋业光;戚可名;郑行越;范飞;;背部超长动脉(斜方肌)筋膜皮瓣成活研究和临床应用[J];医学研究杂志;2006年01期 |
20 |
邵明庆;吕庆海;崔艳;;真皮下血管网皮瓣血运重建方式的实验研究[J];中国实用医药;2007年15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