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片受体信号转导通路新作用机理的初步研究
【摘要】:目的
从基因水平筛选与耐受直接相关的差异片段,从细胞内Ca~(2+)、线粒体膜电势和胞浆pH角度入手初步探讨阿片受体耐受的分子机制。
方法
通过转染、梯度稀释法筛选分别稳定表达μ、κ-阿片受体的HEK293细胞,并用受体结合和细胞内cAMP水平测定的方法对构建的各细胞系进行鉴定。
测定10~(-6)M μ-阿片受体特异性激动剂DAMGO作用μ-CHO 0~120min后细胞内cAMP变化水平。用10~(-6) M DAMGO作用μ-CHO细胞72hr,模拟耐受,通过差异显示PCR、克隆、Northern blot等方法筛选对照组和给药组的差异片段,测序,序列与NIH NCBI BLAST数据库进行同源性比较,分析同源蛋白与耐受的相关性,并从中找寻研究着手点。
用激光共聚焦显微成像技术和流式细胞术观察阿片类药物短时间及长时间作用μ、δ和κ-CHO细胞、μ、κ-HEK293细胞和PC12细胞后细胞内Ca~(2+)、线粒体膜电势和胞浆pH的变化情况,分析三种信号间的相互关系、对细胞脱敏、耐受的影响;分析各亚型受体细胞内Ca~(2+)、线粒体膜电势和胞浆pH影响的异同。
用激光共聚焦显微成像技术和流式细胞术观察10~(-5)M吗啡对PC12细胞凋亡的影响,并分析给药后细胞周期的变化。
结果
1.共筛选得到7个稳定表达μ-阿片受体和3个稳定表达κ-阿片受体的HEK293细胞系。通过受体结合实验测定了细胞膜上受体表达水平,其中,μ10-HEK293细胞的Bmax为0.02308pmol/10~5细胞,与~3H-diprenorphine的解离常数K_d为1.9455nM。κ19-HEK293细胞的Bmax为0.01607pmol/10~5细胞,与~3H-diprenorphine的解离常数K_d为1.080nM。细胞内cAMP水平测定,10~(-9)~10~(-5)M吗啡分别作用μ10-HEK293细胞10min,10~(-10)~10~(-6)M U50,488分别作用κ19-HEK293细胞10min,均可以使细胞内cAMP水平降低,并具有浓度依赖性。
2.10~(-6)M DAMGO作用μ-CHO细胞0~2hr,2min时,DAMGO对AC的抑制作用最为明显,细胞内cAMP浓度只有对照组的5.21%;随后,DAMGO对AC的抑制作用逐渐降低,在10min时,胞内cAMP浓度是对照组的83.93%,20min时已完全恢复至对照组水平;2hr时,细胞内AC处于活化状态,cAMP浓度是对照组的186.15%。
3.DDRT-PCR基因筛选中共得到9条差异片段,同源性比较后,其中3条与已知基因同源性较高。它们分别是大鼠丙酮酸激酶M1和M2亚单位基因(同源性85%),药物作用后基因水平上调节;人线粒体磷酸基转移蛋白前体基因(dbest比对,同源性92%),大鼠线粒体H~+/磷酸基同向转运蛋白基因全长(nr比对,同源性92%),药物作用后基因水平上调;过氧化
|
|
|
|
1 |
刘旺根;杨丽萍;王米渠;王明臣;;合论虚寒证证候与线粒体异常[J];江苏中医药;2007年05期 |
2 |
刘亚玲;郭艳苏;许蕾;吴书玉;吴东霞;李春岩;;线粒体在免疫介导的神经元损伤过程中的特征[J];解剖学杂志;2005年06期 |
3 |
高文祥;陈建;高钰琪;;线粒体蛋白转运的研究进展[J];重庆医学;2006年19期 |
4 |
徐坚;王扬宗;;心肌病变的线粒体酶组织细胞化学研究现状[J];兰州大学学报(医学版);1987年03期 |
5 |
凌明圣;徐明波;姚志建;;分子伴侣HSP70研究进展[J];医学分子生物学杂志;1993年05期 |
6 |
陆建霞;蔡卫华;卢仲谦;;大鼠脊髓损伤后局部线粒体呼吸功能的变化[J];中国交通医学杂志;2005年06期 |
7 |
刘丽艳;王建设;;线粒体缺陷所致肝脏疾病[J];肝脏;2008年01期 |
8 |
虞鑫红,刘懋勤,李灵源,李建国,王玲,索彩玲;具有柔性亲电侧链的蒂巴因和奥利文衍生物的合成和生物活性[J];药学学报;1987年07期 |
9 |
杲海霞;李军霞;张明霞;王永利;;局灶性缺血再灌注大鼠脑线粒体损伤的实验研究[J];山东医药;2006年21期 |
10 |
王艳霞;郝刚;;线粒体与肌质网在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心脏保护作用[J];医学综述;2007年11期 |
11 |
王勉;张旭;;线粒体与肿瘤关系的研究进展[J];承德医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
12 |
王友政;丛潇;王磊;张文生;;阿尔茨海默病中Aβ损伤线粒体的研究进展[J];中国病理生理杂志;2010年11期 |
13 |
鱼博侠;苏鹏;骆文静;蔡同建;;解偶联蛋白2的功能调控方式[J];预防医学情报杂志;2011年03期 |
14 |
杨渊;钟才高;;电压依赖性阴离子通道在线粒体依赖性细胞凋亡中作用的研究进展[J];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2011年02期 |
15 |
陆瑞良;;酪·精二肽(kyotorphin)间接激活阿片受体的进一步证据[J];医学分子生物学杂志;1982年06期 |
16 |
沈行良,马庆玲,蔺小平,赵建础;激光穴位照射对中央灰质神经原自发放电及痛反应的影响(摘要)[J];陕西医学杂志;1986年12期 |
17 |
郑明祺;阿片受体及其配体[J];中国药理学通报;1987年05期 |
18 |
葛邦錀,张鸿萍,徐永平,周德和;肝素钠对不同亚型阿片受体体外结合的影响[J];科学通报;1988年24期 |
19 |
金荫昌,叶菜英,李翊,索彩玲,李灵源,刘懋勤,金向明,毛振民;大鼠脑阿片受体的溶脱与提纯[J];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1989年02期 |
20 |
张勇,李静先,陈家琦,张薇;运动性疲劳状态下大鼠心肌线粒体内膜变化的研究[J];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1995年02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