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内毒素休克狗肝脏蛋白激酶C、钙、钙调素依赖性蛋白激酶和蛋白激酶A的酶动力学改变

陶永平  
【摘要】:感染性休克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急性综合症。虽然使用广泛的预防治疗措施,包括扩容,高效抗菌素、严格监护和外科手段等,至今感染性休克病人的死亡率仍很高。休克的病理过程涉及循环系统血液动力学的紊乱和多种器官组织代谢的改变,最终产生多器官功能衰竭。目前对休克病理变化的细胞和分子学机理不完全清楚。其中肝脏功能异常在感染性/内毒素休克代谢紊乱过程中起重要作用,且决定病情的发展和预后。因此,探讨肝功能异常的机理将为临床上有效治疗休克提供生化学的依据。正常情况下肝脏的代谢水平受多种激素的控制。这些激素主要通过二条信息传导通路,调节细胞内第二信使如cAMP,Ca~(2+)和甘油二酯(DG)的含量和活性的变化。这二者均激活多种不同的蛋白激酶,通过催化蛋白磷酸化以调控细胞内一些调节酶和受体蛋白的活性。以往的研究表明感染性或内毒素休克肝功能紊乱和激素调控系统的损害有关,但对具体受损环节尚无一致的认识。至今有关休克时肝脏几种蛋白激酶的变化尚未见详细的报道。在此,我们系统地研究了内毒素休克狗肝脏三类蛋白激酶的酶动力学变化,包括:1、胞浆和膜结合蛋白激酶C(PKC);2、Ca~(2+)、CaM依赖性蛋白激酶(Ca~(2+)/CaM Kinase);3、Ⅰ型和Ⅱ型蛋白激酶A(PKA),进一步探讨感染性休克时肝功能异常的病理生理学基础。 一、内毒素休克狗肝脏PKC的酶动力学改变 (一)肝脏PKC的提取和活性测定。实验用雄性杂种狗,体重15到20公斤。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和休克组,每组狗6至8条。休克组一次静脉注射0.5毫克/公斤大肠杆菌内毒素,该组狗显示典型的休克症状。注射内素素后4小时,麻醉,取肝脏分析蛋白激酶C的酶动力学。 肝脏除去脂肪和血管胆管组织,切碎、匀浆,高速离心。收集的上清液为胞浆PKC粗捉物。收集的膜沉淀用0.1%的Triton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周远鹏,刘文化;附子水溶部分对内毒素休克的治疗作用[J];中国中药杂志;1988年05期
2 冯刚,蒋健,惠小平,喻中城,史以珏;一氧化氮与内毒素休克关系的实验研究[J];中国急救医学;1997年03期
3 冯刚,蒋健,惠小平,喻中诚,史以珏;内毒素休克血浆一氧化氮的变化及其意义[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1997年01期
4 杨镛,文士铭,胡同增;内毒素休克兔肿瘤坏死因子和自由基变化及复方丹参液作用的实验研究(摘要)[J];昆明医学院学报;1997年01期
5 杨亦青;抗肿瘤坏死因子-α的研究进展[J];张家口医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6 李璐,刘喜春,于振香,李扬,赵丹,张健,赵雪俭;人参二醇皂苷对内毒素休克大鼠肺CD14和NF-KB表达的影响[J];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2005年02期
7 贺教江;刘良明;;钙失敏在家兔内毒素休克血管低反应性中的作用[J];微循环学杂志;2009年04期
8 凌亦凌,黄善生,王乐丰,张君岚,万梅,郝荣利;八肽胆囊收缩素抗内毒素休克的实验研究[J];生理学报;1996年04期
9 李著;陆松敏;刘建仓;郭素清;王成英;郭悦;;内毒素休克时皮质醇的改变及PLA_2的作用[J];中华实验外科杂志;1996年04期
10 闫文生,阚文宏,黄巧冰,黄绪亮,秦清和,姜勇,王士雯,赵克森;内毒素休克小鼠肺组织ICAM-1的表达及p38 MAPK的调控作用[J];中华医学杂志;2001年18期
11 韩德平,田野苹,吴秀菊,王建军,龚志锦,孙卫民,周正芳;α黑素细胞刺激素及其类似物对内毒素休克小鼠的保护作用[J];中国急救医学;2001年04期
12 余剑波,姚尚龙,袁世荧,杨艳;血红素氧合酶-1对内毒素休克大鼠肺组织的保护功能[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04年11期
13 张维山,冷启新,王金平;转录因子NF-κB在内毒素休克中的作用[J];解剖科学进展;2005年02期
14 陈祥银,西品香,严仪昭;内毒素休克家兔血浆溶酶体酶活力的变化及654-2对其作用(简报)[J];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1982年01期
15 王小鲁,陈华粹;内毒素休克小鼠心肌乙酰胆碱含量的变化[J];基础医学与临床;1984年Z1期
16 李箸,陆松敏,刘建仓,郭素清,王成英,郭悦;内毒素休克时血浆皮质醇和磷脂酶A2的动态观察[J];解放军医学杂志;1995年04期
17 许建平,肖苏红,贺蓉,邓常青,李俊成,贺石林;PTX对内毒素休克大鼠血浆TNF、TF及TFPI的影响[J];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1996年03期
18 杨鹤鸣,陆松敏,刘建仓,李萍,朱正坤,郭素清;内毒素休克大鼠线粒体质子跨膜转运的改变[J];中国病理生理杂志;1998年03期
19 罗富荣,陈惠孙,刘怀琼;氯胺酮对内毒素休克小鼠存活率的影响[J];重庆医学;2002年06期
20 卫国,吕根法,郭毅斌,郑江;抗内毒素多肽对内毒素休克模型家兔的治疗作用[J];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2005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吕应堂;;钙调素调节蛋白激酶调控拟南芥开花时间研究[A];中国植物生理学会第九次全国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4年
2 王小中;李静;;蛋白激酶PKR基因在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中的表达[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检验医学学术会议资料汇编[C];2008年
3 胡源;杜林方;蒋佳宏;;拟南芥蛋白激酶STN7和STN8结构预测与功能分析[A];第十次中国生物物理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4 郑锦彪;王力平;王玲莉;戴林森;;人cAMP依赖型蛋白激酶β抑制剂NMR谱图的归属以及基于化学位移的二级结构研究[A];第十四届全国波谱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6年
5 王燕舞;孙永华;郑先念;朱作言;;豆蔻酰化的富含丙氨酸的蛋白激酶C的底物(Marcks)在早期胚胎发育中的作用[A];中国解剖学会第十一届全国组织学与胚胎学青年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9年
6 黄翠萍;杨和平;;p38蛋白激酶对脂多糖诱导肺泡巨噬细胞NF-κB活化的调控[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呼吸病学术会议暨学习班论文汇编[C];2006年
7 孙雷涛;宋锦宁;;蛋白激酶C对大鼠蛛网膜下腔出血后基底动脉痉挛的调控机制研究[A];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分会第九次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8 刘军;刘科;;酵母蛋白激酶sch9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生理表达量和磷酸化水平[A];第九届西南三省一市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8年
9 高瑞兰;陈小红;林筱洁;钱煦岱;周郁鸿;徐卫红;;三七皂苷在造血细胞内MAPK信号传递途径的研究[A];全国中西医结合血液病学术研讨会、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血液病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首次学术年会暨继续教育学习班论文汇编[C];2006年
10 杨鸣良;沈磊;孙长伏;;特异性抑制剂对腺样囊性癌细胞中蛋白激酶B表达的影响[A];第五次全国口腔颌面—头颈肿瘤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陶永平;内毒素休克狗肝脏蛋白激酶C、钙、钙调素依赖性蛋白激酶和蛋白激酶A的酶动力学改变[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1993年
2 王建亭;蛋白激酶CK2α特异性siRNA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对喉癌抑制作用的实验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3 王红;电针刺激足三里穴对大鼠内毒素休克和化学性胃溃疡的影响[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4年
4 王娅娅;β-Arrestin调控Toll样受体—白介素1受体的信号转导[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2006年
5 杜少辉;牛珀至宝微丸对内毒素休克相关基因表达调控的影响[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7年
6 赵晓云;八肽胆囊收缩素改善内毒素休克心血管功能及其机制的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02年
7 孟爱宏;CCK-8抗内毒素休克时的免疫调节作用及其分子机制初探[D];河北医科大学;2002年
8 马宏博;扶正排毒液治疗内毒素休克肺损伤作用的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3年
9 尤青海;src抑制的蛋白激酶C底物在炎症因子所致肺微血管内皮细胞通透性变化中的作用[D];安徽医科大学;2010年
10 金玄玉;异丙酚对内毒素休克鼠肺保护机制的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0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窦春青;FK506预处理对内毒素休克小鼠及重症急性胰腺炎大鼠的保护作用[D];第四军医大学;2004年
2 闫婷婷;乳糖衍生物Gu-4对内毒素休克小鼠的治疗效应及其机理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3 王亚超;蛋白激酶A作为微管亲和调控蛋白激酶2新型上游激酶调节微管稳定以及神经元极化[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韦鹏;八肽胆囊收缩素对内毒素休克时脑损伤的影响及其机制初探[D];河北医科大学;2003年
5 张明静;白藜芦醇甙对大鼠内毒素休克性肺损伤Th1/Th2失衡的干预实验[D];重庆医科大学;2003年
6 陈玮;内毒素休克致血管低反应性的变化规律、器官差异及iNOS和ET-1在其中的作用[D];第三军医大学;2008年
7 贺教江;钙失敏在内毒素休克血管低反应性发生中的作用及TNF-α对其的调节[D];第三军医大学;2010年
8 梁家林;IL-1β介导内毒素休克后血管低反应性的α1肾上腺素受体失敏及钙失敏机制[D];第三军医大学;2011年
9 李伟;嗜热真菌Thermomyces lanuginosus丝/苏氨酸蛋白激酶的基因克隆和序列分析[D];山东农业大学;2003年
10 罗雪莹;子宫内膜癌组织中酪氨酸蛋白激酶的活性研究及其临床意义[D];中国医科大学;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陆志城;蛋白激酶靶向治疗 药物之劫?[N];医药经济报;2005年
2 张建琛 李静;我科学家发现可调控细胞死亡方式的人体蛋白激酶[N];科技日报;2009年
3 成银霞;外周镇痛药作用新机制:激活精氨酸/NO/cGMP/蛋白激酶G/ATP敏感性钾通道 Analgesics:Stimrlators of the NO-cGMP-PKG-K+ ATP Channel[N];中国医药报;2006年
4 记者 班玮;人体有种蛋白激酶或可用于“以肥治肥”[N];新华每日电讯;2009年
5 副主任医师 黄利慧;压力过大令人失忆[N];大众卫生报;2007年
6 ;电针能激活老年痴呆大鼠海马蛋白激酶信号通路[N];中国中医药报;2005年
7 记者  张亮;记忆像存在硬盘中的内容一样可被擦除[N];科技日报;2006年
8 张佳星;芬兰克隆出人类关键基因组群[N];科技日报;2008年
9 ;蛋白激酶在阿片类物质介导的信号转导和耐受依赖中的作用[N];中国医药报;2003年
10 记者 侯玉岭;焕胰素缺乏或是导致糖尿病主因[N];中国医药报;2006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