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癌基因p53蛋白表达与肺癌预后的关系
【摘要】:本文旨在确定p53抑癌基因突变在中国人肺癌(NSCLC和SCLC)中的发生频率,以及p53蛋白的表达特点,探讨p53基因突变与肺癌临床资料的关系,尤其检验p53蛋白表达与肺癌手术预后的相关性,为临床应用这一指标判断预后和指导术后辅助治疗提供实验依据。
实验采用免疫组化ABC法和pAb1801及D0-1p53单抗测定p53蛋白表达水平。发现NSCLC总阳性率59.9%(121/202),其中鳞癌64.3%(63/98),腺癌54.7%(41/75),腺鳞癌61.5%(16/26),大细胞癌1/3。SCLC阳性率81.3%(26/32)。全组各分期阳性率:Ⅰ期51.6%(48/93),Ⅱ期63.8%(30/47),Ⅲ期73.4%(69/94)(P<0.05)。N_054.5%(66/121),N_1-N_271.7%(81/113)(P<0.05)。术后发生脑转移者p53阳性率为87.5%(14/16),明显高于无脑转移者的65.2%(133/204)。其中腺癌及腺鳞癌发生脑转移者的p53阳性率为77.8%(7/9),SCLC为100%(7/7)。在相对危险度的分析中发现,全组p53阳性者发生术后转移的相对危险度较阴性者高出1.9倍,而在腺癌,腺鳞癌及SCLC中,p53阳性者较阴性者术后发生脑转移的相对危险度高出4.3倍。全组近期死亡(生存<2年)的p53阳性率约79.7%(51/64),而远期死亡(存活>5年)的p53阳性率约为31.8%(14/44)(P<0.01)。相对危险度前者为后者的2.5倍。NSCLC组p53阳性者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76.7%,41.8%和23.9%,而p53阴性者为95.4%,72%,60%(P<0.01)。NSCLC各病理类型5年存活者的p53阳性率与阴性率之间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p53蛋白表达的阳性率推算肺癌预后的相对危险度,并以此来判断肺癌的生物学行为,发现鳞癌、腺癌、腺鳞癌和SCLC恶性度依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