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抑癌基因p53蛋白表达与肺癌预后的关系

阎天生  
【摘要】:本文旨在确定p53抑癌基因突变在中国人肺癌(NSCLC和SCLC)中的发生频率,以及p53蛋白的表达特点,探讨p53基因突变与肺癌临床资料的关系,尤其检验p53蛋白表达与肺癌手术预后的相关性,为临床应用这一指标判断预后和指导术后辅助治疗提供实验依据。 实验采用免疫组化ABC法和pAb1801及D0-1p53单抗测定p53蛋白表达水平。发现NSCLC总阳性率59.9%(121/202),其中鳞癌64.3%(63/98),腺癌54.7%(41/75),腺鳞癌61.5%(16/26),大细胞癌1/3。SCLC阳性率81.3%(26/32)。全组各分期阳性率:Ⅰ期51.6%(48/93),Ⅱ期63.8%(30/47),Ⅲ期73.4%(69/94)(P<0.05)。N_054.5%(66/121),N_1-N_271.7%(81/113)(P<0.05)。术后发生脑转移者p53阳性率为87.5%(14/16),明显高于无脑转移者的65.2%(133/204)。其中腺癌及腺鳞癌发生脑转移者的p53阳性率为77.8%(7/9),SCLC为100%(7/7)。在相对危险度的分析中发现,全组p53阳性者发生术后转移的相对危险度较阴性者高出1.9倍,而在腺癌,腺鳞癌及SCLC中,p53阳性者较阴性者术后发生脑转移的相对危险度高出4.3倍。全组近期死亡(生存<2年)的p53阳性率约79.7%(51/64),而远期死亡(存活>5年)的p53阳性率约为31.8%(14/44)(P<0.01)。相对危险度前者为后者的2.5倍。NSCLC组p53阳性者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76.7%,41.8%和23.9%,而p53阴性者为95.4%,72%,60%(P<0.01)。NSCLC各病理类型5年存活者的p53阳性率与阴性率之间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p53蛋白表达的阳性率推算肺癌预后的相对危险度,并以此来判断肺癌的生物学行为,发现鳞癌、腺癌、腺鳞癌和SCLC恶性度依次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胡娟;王超;曾平;王启军;;血浆循环核酸P53基因突变与肝癌的相关性研究[J];临床血液学杂志;2007年04期
2 胡娟;王超;曾平;王启军;;血浆循环核酸P53基因突变与肝癌的相关性研究[J];临床血液学杂志(输血与检验版);2007年04期
3 傅继粱;癌和基因突变与染色体畸变(下)[J];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1995年01期
4 王心蕊;余子洋;王苹;郝黎明;刘静秋;杜波;;抑癌基因PTEN突变在头颈部肿瘤中的作用[J];中国实验诊断学;2007年07期
5 王娟;范钟麟;王学红;;p53基因与胃癌的关系[J];青海医药杂志;2010年05期
6 顾公望,周汉高;肝癌p53基因突变的病理意义[J];河南肿瘤学杂志;1999年04期
7 张丽华;侯振江;;p53基因在肺癌研究中的进展[J];临床肺科杂志;2006年01期
8 韩晓红;薛延军;邵世和;陈淼;;抑癌基因PTEN与胃癌的研究进展[J];江苏医药;2006年05期
9 何志晖;李清秀;王莉;谭佩婵;;抑癌基因PML在宫颈病变组织中的突变探讨[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1年11期
10 文天夫,郑光琪;抑癌基因与肝细胞癌[J];中华普通外科杂志;1996年01期
11 常颖智;谭卫民;;Mus81与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及化疗敏感性调控[J];中华普通外科学文献(电子版);2011年02期
12 金玲;侯维平;王建清;唐谊海;沈宾鸿;郭宪生;;食管鳞癌中p53基因与预后的关系[J];沈阳部队医药;1997年06期
13 刘飞飞;李梅;王朝晖;吕申;;hMSH2蛋白和P53蛋白表达在胃癌发病中的意义[J];大连医科大学学报;2006年04期
14 王康敏;马莉;靳耀峰;王原;孙润芹;黄莺;孙亚丽;;婴幼儿血管瘤中p53基因突变及其蛋白表达[J];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10年07期
15 陈大伟;高瀚;王元和;王强;陈咏莲;叶挺军;;P_53蛋白在大肠癌组织中表达的预后价值[J];中华实验外科杂志;1996年01期
16 徐建玉;李昌平;陈枫;陈霞;王忠琼;;转染丙型肝炎病毒非结构蛋白NS4B对p53表达的影响[J];华西医学;2010年08期
17 戴朴;朱秀辉;袁永一;朱庆文;滕国春;张昕;刘丽贤;王嘉陵;冯勃;翟所强;康东洋;刘新;黄德亮;;Pendred综合征基因热点突变筛查赤峰市聋哑学校大前庭水管综合征患者[J];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06年07期
18 汤春生,荣风年;妇科恶性肿瘤相关癌基因与抑癌基因[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1年11期
19 程金妹;谢振宇;林勤;张鹏飞;林英;易自翔;田为中;;抑癌基因PTEN在鼻咽癌中的表达及突变[J];山东大学耳鼻喉眼学报;2008年05期
20 周亚东;甘润良;;抑癌基因p53与胃癌的研究进展[J];医学综述;2010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晓川;孙金峤;刘丹如;俞晔珩;王莹;王静漪;;慢性肉芽肿病中性粒细胞功能、gp91蛋白表达、基因突变和临床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十五次全国儿科学术大会论文汇编(上册)[C];2010年
2 陈玉成;;急性髓系白血病FLT3基因突变的研究进展[A];中华医学会第12次全国内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3 王逸群;顾江英;朱平;;遗传性铁粒幼细胞贫血家系一个新的ALAS2基因突变及其表达载体的构建[A];第10届全国实验血液学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4 李青;周晓军;谢海龙;苏宁;邓红;易龙;;胃癌组织中Brgl基因突变及蛋白表达的研究[A];中华医学会病理学分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5年
5 郑日亮;栾兴华;吕鹤;刘旸;张巍;王朝霞;袁云;;Notch3基因突变导致动脉平滑肌细胞蛋白表达异常[A];第十一届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6 李永红;居军;丁进芳;;肺癌线粒体HV1基因突变的初步研究[A];第九届西北五省(区)检验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5年
7 尚晓滨;于振涛;;分子生物学技术在食管癌诊断和预后评估的研究[A];第四届中国肿瘤学术大会暨第五届海峡两岸肿瘤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8 韩阳利;王季石;;白血病FLT3基因突变的研究[A];第12届全国实验血液学会议论文摘要[C];2009年
9 刘晓红;王力;陈颖;赵海华;朱明华;;HBV感染相关肝癌组织中HBx基因与表达产物的检测[A];中华医学会病理学分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9年
10 乔玉环;韩丽萍;史惠蓉;;宫颈癌组织中DNA聚合酶β基因突变研究[A];中国抗癌协会妇科肿瘤专业委员会第七次全国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阎天生;抑癌基因p53蛋白表达与肺癌预后的关系[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1994年
2 段勇;Ⅰ型钙黏蛋白表达及其基因异常甲基化与肺癌的相关性研究[D];昆明医学院;2008年
3 郑闪;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16/18)感染与人膀胱移行细胞癌关系[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2年
4 王明臣;前列腺癌DNA聚合酶β基因突变、表达及其调控研究[D];郑州大学;2006年
5 张晶;嗜铬细胞瘤中原癌基因RET和抑癌基因VHL基因突变及相关蛋白表达的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6年
6 张何;一维微流控微珠阵列芯片用于基因突变分析的研究[D];湖南大学;2008年
7 陈仁武;鼻咽癌抑癌基因p53的突变和表达[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1994年
8 王一;FGFR3、P53基因在膀胱移行细胞癌肿瘤发生中的作用及临床生物学价值的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07年
9 文碧秀;p53基因c-erbB-2基因bcl-2基因c-myc基因和EB病毒与鼻咽癌[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1996年
10 孙力;Notch1在子宫颈癌中的表达及其与HPV感染的关系[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燕萍;PTEN蛋白在胃癌、肠上皮化生和不典型增生中的表达及意义[D];浙江大学;2008年
2 刘斌;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FLT3表达及TKD点突变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3 王启飞;肾透明细胞癌患者肿瘤组织及尿液VHL基因突变和超甲基化的检测及临床意义[D];大连医科大学;2006年
4 张磊;青岛地区家族性及早发性乳腺癌BRCA1基因第2,20外显子突变研究[D];青岛大学;2009年
5 柴红丽;Rho BTB2在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D];中南大学;2012年
6 包昶宇;RhoA在肝癌中的表达及与突变p53基因的相关性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07年
7 张霞;PIK3CA在宫颈癌组织中的突变及意义[D];山东大学;2009年
8 宋君红;慢性骨髓增生性疾病JAK2基因V617F点突变研究[D];南京医科大学;2006年
9 安贵鹏;中国汉族人群Anderson Fabry病基因突变的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10 任悦;JAK2V617F突变在骨髓增殖性疾病中的表达及临床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守勤;福建发现难治性高血压家族[N];健康报;2007年
2 记者 裴闯 陈斌华;猝死多为基因突变所致,遗传概率高达50%[N];新华每日电讯;2004年
3 ;NOTCH1基因突变可引发白血病[N];医药经济报;2004年
4 本报记者 童光来;基因突变易致二成国人患骨刺[N];北京科技报;2004年
5 星辰 编译;百岁老人基因突变相同[N];大众科技报;2003年
6 记者 崔志坚;河南发现一罕见念珠状毛发家族[N];光明日报;2006年
7 明月;多细胞与基因突变有关[N];中国医药报;2000年
8 通讯员 冯瑶 记者 佳学;基因突变与乳腺癌发病密切相关[N];江苏科技报;2007年
9 记者 白毅;上海交大发现人类遗传病新基因[N];中国医药报;2009年
10 卢晶 李斌;我国科学家发现基因突变致白内障的机理[N];中国医药报;2001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