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使用离心泵进行左心辅助的临床应用及体外测试

吕志前  
【摘要】:随心脏外科及其相关学科的不断发展,心脏庄外科手术成功率越来越高。由于外科手术向高难度发展,对一些危重病人术后不能脱离体外循环机采用左心辅助是行之有效的措施。自Spencer首次开展左心辅助以来,已经历了30年的发展。本文根据各种辅助泵的特点,操作技术水平和我国目前的经济状况,选择离心泵作为辅助泵。目前,建立左心辅助循环的各种方法不断改进,概括起来为两种:开胸建立左心辅助和不开胸建立左心辅助的方法。前一种方法的优点是建立辅助循环准确,不易损伤心脏,可以安置较大口径的辅助管道,可以使严重心衰病人完全卸负荷,适宜心脏移植前等待供体心的病人。后一种方法优点是按装快捷,撤辅助循环时不用再开胸,减少辅助中和辅助后的感染和出血,适宜作为心源性休克病人的抢救。不足点是辅助流量往往受外周血管直径的限制。本实验综合两种方法的优点,采用从股静脉插引流管到右房,在体外循环下阻断上、下腔静脉,切开右房壁,直视下在卵圆窝处上方切一小孔4×4mm,将引流管放于左房内,在房间隔上固定管道,关闭右房。在股动脉上吻合一段人工血管,将主动脉插管置于人工血管内作为辅助输出管,两者连接离心泵形成自左房-股动脉的辅助环路。临床证实,这种方法简便,安全,撤辅助时不用开胸,减少了感染和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是建立左心辅助的一种很好的方法。 根据以前辅助研究的经验,借鉴国外商品化管道的优点,本实验研制了一种左心辅助引流管道,较以前的由静脉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张遵严;熊玉珍;陈雪芬;王志维;;心脏移植体外循环一例[J];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2007年05期
2 高秀江,毛瑞芬,周长浩,王莉;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对血液动力学及氧代谢的影响[J];临床麻醉学杂志;2005年01期
3 黑飞龙;王仕刚;于坤;李景文;龙村;;心脏移植心肌保护策略[J];中国体外循环杂志;2009年03期
4 潘晓静;程卫平;;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围术期血浆血管加压素变化及对血液动力学的影响[J];中国体外循环杂志;2010年01期
5 龙村,胡小琴;体外循环新一代驱动装置——离心泵[J];国际生物医学工程杂志;1993年06期
6 卢蓉;范慧敏;李健;郭建华;刘泳;刘中民;;辅助循环在终末期心力衰竭治疗中的临床效果[J];临床心血管病杂志;2007年08期
7 徐超;;持续左心辅助装置在等待心脏移植患者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心血管病研究;2008年10期
8 樊翔;曾繁丰;;浅谈人工心肺机[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09年12期
9 施丽萍,叶丁生,倪一鸣,陈英莲,沈芝红;lsoflow离心泵与Sarns滚压泵对血液有形成分影响的比较[J];浙江医学;1997年02期
10 翁渝国;心脏移植的临床实践(七)[J];中国心血管病研究杂志;2004年04期
11 黑飞龙;王仕刚;龙村;;心脏移植体外循环管理[J];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12 贾宾;蔡兵;王天龙;;体外循环与非体外循环下冠脉搭桥术患者术中血液动力学的变化[J];山东医药;2011年36期
13 蔡其桂;李虹;康美和;李晓飞;;体外循环下儿童室间隔缺损修补术19例[J];井冈山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14 李树文;对体外循环机作气动式组合改进的可行性[J];中国体外循环杂志;2005年03期
15 王振喜,夏建海,谷兴琳;1例儿童心脏移植手术的体外循环体会[J];中国体外循环杂志;2003年02期
16 李培杰;马延平;刘天起;王春祥;;心脏移植体外循环转流(附9例报告)[J];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17 诸杜明;姜桢;顾爱萍;;氨利酮用于体外循环脱机时心脏支持的观察[J];中华麻醉学杂志;1997年12期
18 连丽红,唐令凤,杨康,杨军民,王明荣,曾会昌;3例原位心脏移植的体外循环管理[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2年07期
19 刘秀兰;任素珍;王红丽;刁青花;王萍;焦岩;;体外循环下人工血管替换治疗夹层动脉瘤12例手术配合[J];齐鲁护理杂志;2007年06期
20 夏明凯;未经移植培训的心脏病学专家的心脏移植须知(续完)[J];现代临床医学生物工程学杂志;1997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淑媛;;心脏外科术后监护[A];第三届全国重型肝病及人工肝血液净化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7年
2 郑保健;王晋鹏;;经皮穿刺体外循环的临床应用[A];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急救医学专业委员会第三次学术年会暨省级继续教育学习班论文汇编[C];2007年
3 李欣;徐凌峰;郭震;王华;刁文瑜;吴金宝;殷凤珍;;体外膜肺氧合(ECMO)临床应用与ECMO团队建设:附17例临床报告[A];2005年上海市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4 任利远;郭建荣;仇艳华;;急性等容血液稀释对冠脉搭桥手术病人血液动力学和氧供氧耗的影响[A];2005年浙江省麻醉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5年
5 吴炜;程锐;王越;;不同剂量芬太尼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诱导插管期间血液动力学的比较[A];2005年浙江省麻醉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5年
6 王丽丽;;原位心脏移植患者的护理10例[A];全国第四届重症监护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7年
7 黄健;;心脏移植术后排斥反应的观察和处理[A];全国心脏内外科专科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8 许林海;;心脏移植进展[A];2005年浙江省器官移植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5年
9 吴健;张毛毛;贾海波;张奇;黄幸涛;候静波;于波;;原苏木素A通过NF-κB信号通路靶向作用于T细胞抗鼠心脏移植免疫排斥的研究[A];第十三次全国心血管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10 黄瑾;鲁静;周博;;主动脉腔内人工血管置入术治疗1例AD患者的护理[A];第14届全国老年护理学术交流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吕志前;使用离心泵进行左心辅助的临床应用及体外测试[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1996年
2 孙寒松;气动带瓣导管泵左心辅助循环装置的实验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1993年
3 唐跃;心室辅助新型插管和拔管方法的实验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1997年
4 李京倖;自制小型离心型心室辅助泵的体外,体内实验新的左心辅助插管途径和左心辅助的临床应用[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1999年
5 仝连伟;Dennis左心机械辅助方法的改进研究、左心机械辅助装置(LHAD)管道的研制和转子泵的测试[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1996年
6 郑俊猛;应用边缘性供心心脏移植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7 马维国;左心辅助途径的比较研究及新型轴流泵的初步流体力学测试[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1年
8 林善昌;不停跳心脏移植的实验研究[D];广西医科大学;2008年
9 孔晓颖;壳聚糖小口径可降解人工血管生物学性质与应用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2年
10 任杰;微创冠状动脉搭桥术的实验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199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蒋铂;rhBNP对体外循环病人TNF-α和IL-10的影响[D];中南大学;2010年
2 龚兴瑞;不停跳体外循环下心脏手术对S100_β、NSE的影响[D];广西医科大学;2010年
3 任王胜;体外循环中肺动脉灌注和间断肺通气的肺保护作用[D];南京医科大学;2011年
4 梁东科;马凡氏综合征心血管病变手术治疗的体外循环管理[D];广西医科大学;2007年
5 陈燕桦;体外循环肺损伤的研究现状[D];广西医科大学;2009年
6 刘威;体外循环术中局部脑氧饱和度与术后谵妄关系[D];福建医科大学;2011年
7 刘曦泽;离心泵转子动平衡技术的研究与应用[D];太原理工大学;2012年
8 吴道立;心脏瓣膜置换患者围术期脑钠素的变化[D];浙江大学;2006年
9 蔡大升;盐酸戊乙奎醚对大鼠体外循环肝脏损伤的保护作用的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07年
10 王斌;基于离心泵内流场模拟的转子临界转速分析与计算[D];兰州理工大学;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晓良黄璜 林燕贞;阻止人血白蛋白“体外循环”[N];厦门日报;2008年
2 记者 王丹 采写;通力配合 确保成功恢复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N];雅安日报;2010年
3 张贺 孙丽君;7111厂首套离心泵撬获验收[N];中国航天报;2011年
4 白洁纯;厉以宁:要用正常渠道引入民间资本[N];中国改革报;2006年
5 怀宇 艳萍 钟铃;体外循环经营偷税企业被罚[N];中国税务报;2007年
6 舒义虎刘丽;国内大型体外循环医疗器械企业新厂落户东莞[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7年
7 孙宝平 褚建新;同里寻求体外循环扩景点[N];国际商报;2005年
8 ;KLD低噪音离心泵[N];上海科技报;2000年
9 本报记者 李传涛;服务机制应走向体外循环[N];通信产业报;2007年
10 刘宇 岳金凤;东三省首例胸腔镜体外循环下室缺修补术成功[N];保健时报;2006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