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动脉导管未闭的分型及介入治疗研究

张庆桥  
【摘要】:第一部分 动脉导管未闭的血管造影分型及临床意义 目的 研究动脉导管未闭(PDA)的血管造影形态,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1994年7月~2002年10月,483例单纯PDA患者于封堵术前施行了主动脉弓降部造影术,男142例,女341例,平均年龄14.6+11.4(0.8~63)岁。482例患者采用左侧位造影,其中10例患者加用右前斜30°~50°或左前斜60°~80°(或+足位20°)造影。1例镜面右位心患者采用右侧位造影。结果PDA分为6种类型,漏斗型420例(87%),平均最窄直径4.2±1.6(1~15)mm;窗型3例(0.6%),直径分别为8.0mm、9.0mm和9.0mm;管型34例(7.0%),平均直径5.4±3.8(0.8~20)mm;串珠型11例(2.3%),平均最窄直径2.1±0.5(1~3.7)mm;指型10例(2.1%),平均最窄直径1.5±0.4(1.0~3.0)mm;不规则型5例(1.0%),最窄直径分别为1.2mm、2.1mm、3.2mm、4.0mm、6.0mm。结论 PDA形态变化较多,认识PDA类型有助于指导临床治疗。 第二部分 Rashkind双面伞治疗动脉导管未闭的远期疗效评价 目的 评价Rashkind双面伞治疗动脉导管未闭(PDA)的远期疗效。方法 1994年7月至1998年12月,49例PDA患者施行了Rashkind双面伞封堵术,男12例,女37例,年龄2.4~54(平均21.1±13)岁。经股静脉途径置入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谢育梅,张智伟,钱明阳,李渝芬;弹簧圈封堵器在先天性心脏病治疗中的应用[J];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2005年04期
2 华益民,周同甫,王泽蓉,夏礼勤,朱琦,金仲和;用Amplatzer封堵器治疗小儿中-大型动脉导管未闭的临床研究[J];华西医学;1999年03期
3 王一彪,郝芳之,王振先,张兆华;Amplatzer房间隔封堵器在巨大窗型动脉导管未闭封堵术中的应用[J];山东医药;2002年23期
4 杨人强,程晓曙,吴清华,吴延庆,李菊香,姜醒华,俞建华,苏海;国产封堵器治疗动脉导管未闭30例报告[J];实用临床医学;2003年01期
5 代政学,张玉顺,贾国良,李寰,刘建平,张军,王小燕;Amplatzer封堵器经导管治疗动脉导管未闭169例的随访结果[J];心脏杂志;2002年06期
6 石继军,曾国洪,张智伟,王慧深,钱明阳,李渝芬;国产动脉导管未闭封堵器的临床应用及疗效评价[J];中华放射学杂志;2003年08期
7 胡海波,蒋世良,徐仲英,刘延龄,吕秀章,朱振辉,王云;Amplatzer封堵器治疗膜周部室间隔缺损的近期疗效评价[J];中华医学杂志;2004年19期
8 张玉顺,张军,李寰,李军,代政学,田雪,贾国良,王小燕;超声心动图在介入治疗动脉导管未闭中作用的再评价[J];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02年09期
9 王树祥,张玉顺,代政学;Amplatzer法动脉导管未闭封堵术——超声心动图测量值选择封堵器的可行性[J];中国急救医学;2002年05期
10 卞洪亮;杨向军;周亚峰;;动脉导管未闭封堵中对封堵器及弹簧圈的选择[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8年13期
11 罗俊,燕纯伯;经胸超声心动图指导动脉导管未闭封堵术的应用[J];心血管病学进展;2005年02期
12 王广义,陈练,刘洪斌,杨庭树,李天德,盖鲁粤,刘国树,阎保国,杜洛山;经导管用蘑菇单盘封堵器治疗动脉导管未闭[J];军医进修学院学报;2000年04期
13 张庆桥,蒋世良,黄连军,赵世华,郑宏,徐仲英,凌坚,谢若兰,戴汝平;Amplatzer封堵器和外科手术治疗动脉导管未闭的对比研究[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2年07期
14 代政学,李毓杰,王垒,张玉顺,王海昌,贾国良,李寰,刘建平,王小燕;应用Amplatzer封堵器经导管治疗动脉导管未闭并发重度肺动脉高压的疗效评价[J];心脏杂志;2003年06期
15 金兰中;崔威;姜娟;;Amplatzer封堵器封堵较大室间隔缺损一例[J];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2005年06期
16 周秀芬;李守珍;;TTE监测下室间隔缺损封堵术51例效果观察[J];山东医药;2007年29期
17 伍伟锋,黄凯,郭盛兰,刘唐威,陶新智,曾智恒,蒋巧兰,陆华葵;应用国产新型封堵器介入治疗房间隔缺损和动脉导管未闭[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03年04期
18 马依彤,杨毅宁,汤宝鹏,木胡牙提,王疆;应用Amplatzer偏心性封堵器介入治疗膜部室间隔缺损[J];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2003年02期
19 李军,张军,张玉顺,姚志勇,刘建平,朱霆;经胸超声心动图在国产双盘伞封堵室间隔缺损的应用价值[J];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04年04期
20 李元十;应用新型Amplatzer封堵器治疗膜周部室间隔缺损的初步研究[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5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苏茂龙;刘文辉;陈炳煌;王挹青;王焱;黄卫斌;;彩色多普勒超声在房间隔缺损封堵介入治疗中的应用研究[A];庆祝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成立20周年——第八届全国超声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2 徐庆国;孟海燕;张奇志;;封堵器成功封堵动脉导管未闭介入术后残余分流1例报道[A];首届中国先天性心脏病超声诊断与介入治疗暨手术演示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3 夏伟;杨杰;赵翠芬;杨兴季;;Amplatzer封堵器治疗婴儿动脉导管未闭的临床效果分析[A];首届中国先天性心脏病超声诊断与介入治疗暨手术演示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4 刘廷亮;王玉林;张建军;靳友鹏;;应用Amplatzer偏心型封堵器介入治疗室间隔缺损[A];首届中国先天性心脏病超声诊断与介入治疗暨手术演示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5 陈建华;林朝贵;张飞龙;郑行春;鄢晓平;叶家城;史雪莉;陈良龙;;应用国产室间隔封堵器治疗膜部室间隔缺损[A];首届中国先天性心脏病超声诊断与介入治疗暨手术演示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6 王广义;王峙峰;郭军;李天德;李越;智光;王利军;陈平;关俊;邵如宏;;经皮用新型Amplatzer封堵器封堵膜周部心室间隔缺损[A];首届中国先天性心脏病超声诊断与介入治疗暨手术演示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7 党群;高陆;惠波;贾国英;;膜周部室间隔缺损经导管封堵治疗及3个月随访[A];首届中国先天性心脏病超声诊断与介入治疗暨手术演示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8 张亚敏;赵晓梅;韩晶;;12例多孔房间隔缺损介入封堵治疗的护理管理[A];中华护理学会2009全国护理管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中华护理学会2009全国护理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9年
9 张军;;经胸超声心动图在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中的应用[A];庆祝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成立20周年——第八届全国超声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10 于子翔;马依彤;杨毅宁;黄定;李晓梅;马翔;陈铀;刘芬;陈邦党;;膜部室间隔缺损伴膜部瘤介入治疗疗效及封堵器选择[A];第十三次全国心血管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庆桥;动脉导管未闭的分型及介入治疗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3年
2 张戈军;房间隔缺损介入治疗的系列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1999年
3 周勇;涤纶膜外套式镍钛合金室间隔缺损封堵器的研制及动物实验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12年
4 靳有鹏;介入疗法和超声心动图检测在几种常见先天性心脏病中的应用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5 朱振辉;综合超声心动图技术在室间隔缺损经导管封堵治疗中的应用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5年
6 杨振文;应用Amplatzer封堵器治疗房间隔缺损及相关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4年
7 王诚;经导管封堵治疗中老年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的临床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6年
8 胡建强;新型室间隔缺损封堵器的研制及实验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4年
9 吕秀章;超声心动图在经导管房间隔缺损封堵治疗中的临床应用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5年
10 吴勤;超声心动图在经胸小切口房/室间隔缺损封堵术的应用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兵华;介入治疗动脉导管未闭并重度肺动脉高压的近中期疗效评价[D];大连医科大学;2007年
2 马瑞;新型陶瓷膜封堵器治疗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的临床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3 朱玉峰;生物可完全降解房间隔缺损封堵器的研制及动物实验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10年
4 杭燕雯;随机、平行对照评价陶瓷膜先心封堵器安全性和有效性[D];复旦大学;2010年
5 高力明;左盘无铆型卵圆孔未闭封堵器的动物实验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12年
6 康磊;国产封堵器与进口封堵器治疗儿童动脉导管未闭疗效及并发症的对比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12年
7 蒋进锋;国产封堵器介入治疗先天性心脏病36例临床分析[D];山西医科大学;2010年
8 毛先军;先天性心脏病细小动脉导管未闭的介入治疗[D];昆明医学院;2009年
9 刘璟;国产封堵器治疗膜周部室间隔缺损的临床随访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9年
10 张勃;胸壁开放性战创伤紧急封堵器的开发与研制[D];第二军医大学;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湘雅二医院心内科博士 唐亮;先心病介入治疗之封堵器(中)[N];大众卫生报;2011年
2 湘雅二医院博士 唐亮;先心病介入治疗之封堵器(下)[N];大众卫生报;2011年
3 本报记者 周唯;“以最小的创伤获得最好的疗效”[N];医药经济报;2009年
4 通讯员 姜修才 李天静;抢险中心QC成果获嘉奖[N];石油管道报;2011年
5 记者 王志田 通讯员 孟宪刚;大庆采六研发封堵器创效上亿元[N];中国石油报;2006年
6 通讯员 汪增彬 谭兴;阿独管道维抢修启动DNF800型封堵器[N];中国石油报;2007年
7 湘雅二医院博士 唐亮;先心病介入治疗之封堵器(上)[N];大众卫生报;2011年
8 本报记者 周唯;VSD治疗:介入为先[N];医药经济报;2010年
9 中国医科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教授 蒋世良;先心病介入治疗并发症的处置[N];健康报;2007年
10 广东省人民医院教授 林曙光 张智伟 整理 刘洋;来自南方会的心血管病干预新理念[N];健康报;2010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