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Amplatzer封堵器治疗房间隔缺损及相关研究
【摘要】:第一部分: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的介入治疗和外科手术的对比分析研究
目的对比分析采用Amplatzer封堵器介入治疗和外科手术两种方法对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ASD)的疗效、安全性和费用。方法采用相同的入选标准,应用回顾性分析方法,选择符合条件的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患者273例,其中,外科手术组159例病,介入治疗组114例。外科手术组和介入治疗组年龄分别为(20.7±15.1)岁和(25.4±16.1)岁(P=0.013);ASD大小分别为(16.46±5.0)mm和(18.87±6.1)mm(P=0.01)。结果 介入治疗组和外科手术组的成功率分别为96.94%和100%(P=0.007),残余分流率分别为2.7%和1.2%(P=0.505),介入治疗组的总并发症发生率、主要并发症发生率、次要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外科手术组(P<0.05)。介入治疗组中无患者需要输血,而外科手术组中66例患者需要输血,平均输血量为577±191ml,相关分析表明年龄越小,输血量越多(r=0.573)。介入治疗组的治疗费用显著高于外科手术组,两组分别为(44188.38±3189.35)元和(20687.92±4807.95)元(P<0.005)。介入治疗组和外科手术组的住院天数分别为(2.87±1.82)天和(12.91±3.74)天(P<0.005)。结论 介入治疗的成功率稍低于外科手术,但两组残余分流率相同。介入治疗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外科手术,采用介入治疗方法可减少患者的输血量和住院时间,但介入治疗的费用高于外科手术。如果Amplatzer房间隔缺损封堵器的价格降低,可使更多的ASD患者受益。
第二部分:多孔型房间隔缺损及复合畸形的介入治疗
目的 评价多孔型房间隔缺损(ASD)及复合畸形介入治疗的可行性。方法:26例患者男12例,女14例,平均年龄(16.2±16.4)岁,平均体重(37.3±4.59)kg。12例单孔ASD(TTE)大小平均为(12.2±4.3)mm。14例多孔型ASD中,双孔患者12例,主孔大小平均(13.4±5.21)mm,小孔平均(4.92±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