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1.菌根真菌在金线莲栽培中应用及其共生机理研究 2.粉尘螨和黑麦草变应原决定簇及其全长基因克隆与表达

唐明娟  
【摘要】:一、菌根真菌在金线莲栽培中应用及其共生机理研究 福建金线莲Anoectochillus roxburghii(AR)和台湾金线莲A.formosanus(AF)同属兰科开唇兰属濒危药用植物。在自然条件下兰科植物常与真菌形成互惠互利的共生关系。据此,将菌根真菌AR—15和AR—18接种到无菌状态下生长在蛭石基质上的福建金线莲组培苗根部,发现接菌处理对其鲜重的增加有极显著促进作用(P<0.01),提高69.3%(AR-15)和74%(AR-18);对其苗高也有极显著影响(P<0.01),分别提高33.99%和31.1%。因此在福建金线莲和台湾金线莲的人工栽培中,利用菌根真菌AR-18实现了两种金线莲的人工栽培。 为了进一步说明菌根真菌对两种金线莲生长的影响,我们将两种金线莲种入花盆中。结果显示福建金线莲接种18号菌根真菌后鲜重和干重比对照分别提高45.3%和21.7%。台湾金线莲分别提高40.4%和26.2%。同时测定了两种金线莲果糖、蔗糖、多糖和可溶性总糖的含量。结果表明这四种干物质的含量较不接菌的对照组相比均不同程度地得以提高。十一种无机元素中铬和铁的吸收增加,对其它九种元素的影响随金线莲种类和栽培基质不同而变化。 为从生化角度了解菌根真菌促进两种金线莲生长的原因,我们测定了几丁质内切酶酶活、几丁质外切酶酶活、β-1,3-葡聚糖酶酶活、多酚氧化酶酶活和苯丙氨酸解氨酶的酶活。结果栽培在草炭土基质中的台湾金线莲接菌处理后酶活为对照的1.13倍-1.29倍;而福建金线莲酶活为对照的1.03倍-1.52倍。在蛭石基质上,菌根真菌对四种酶活的影响比草炭土大。如对台湾金线莲来说,这四种酶活为对照的1.27倍.1.72倍。对福建金线莲来说也是蛭石基质上的影响大,四种酶活为对照的1.17倍-1.84倍。所以在不同基质中这四种酶的酶活在AR—18号真菌处理的两种金线莲中均不同程度地被提高,而这四种酶本身与提高植物抗性有关。 为了寻找菌根真菌促进金线莲生长的分子机理,采用CTAB法从富含多糖和酚类物质的福建金线莲中提取出高质量的RNA作为模板,利用mRNA差异显示技术的优化方法,如银染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地高辛标记反向Northern的两个cDNA探针,优化PCR扩增程序等,分离到差异表达的七个阳性片段。从基因表达水平来说,五个在接菌处理后表达水平上调,一个表达受抑制,一个为菌刺激特异表达。测序后进行同源性比较,两个为己知基因,五个为未知基因。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李海鹰,周兴,王桂文,范嘉晔;食用菌根真菌的研究进展[J];广西科学院学报;1995年Z1期
2 梁天干;林健民;;引进美国俄勤冈州黑麦草(Lolium sp.)试播简况[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5年02期
3 何裕祺;丁水玉;陈奕春;陶忠连;;黑麦草喂猪效益试验[J];养猪;1991年01期
4 ;栽培黑麦草养鱼的方法[J];饲料研究;1991年02期
5 林元文;黑麦草紫云英相生效应与栽培利用技术[J];浙江畜牧兽医;1992年03期
6 刘玉民;;牧草新品种——俄勒岗黑麦草[J];农业知识;1994年08期
7 杨允菲,傅林谦;亚热带中山人工草地黑麦草种群及分蘖的数量特征(简报)[J];草地学报;1996年02期
8 辛国荣,杨中艺,徐亚幸,陈三有,郭仁东;“黑麦草—水稻”草田轮作系统的研究Ⅴ.稻田冬种黑麦草的优质高产栽培技术[J];草业学报;2000年02期
9 牛灵安,郝晋珉,赵玉萍,李璐,韩梅,韩秀欣,连保法;黑麦草培肥细质沙土的初步研究[J];土壤通报;2004年06期
10 苏加义;赵红梅;;微肥对黑麦草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黑龙江畜牧兽医;2009年03期
11 钱克林;周静;;黑麦草、龙虾、鳜鱼生态高效轮养技术[J];水产养殖;2010年07期
12 谢金珠;;越冬作物黑麦草与菜油的经济效益及种草养畜对比试验初报[J];江西畜牧兽医杂志;1988年01期
13 邵孝侯,胡霭堂,秦怀英;土壤镉的活性与黑麦草的镉锌累积[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1992年04期
14 徐昌云;郑庆方种草养猪效益显著[J];中国草食动物;1992年01期
15 唐文联;草食鱼类优质饲草——黑麦草高产种植技术[J];内陆水产;2000年11期
16 王进波,齐莉莉,潘翔,刘建新,王一民;新鲜黑麦草替代精料喂猪适宜比例的研究[J];黑龙江畜牧兽医;2001年05期
17 朱普平;稻田套播黑麦草养鹅效益分析与配套技术[J];安徽农业科学;2001年05期
18 王树林;稻田套种黑麦草养鱼[J];农家顾问;2001年08期
19 杨美健;种黑麦草养鹅技术[J];农村新技术;2002年12期
20 蒋小留,周智萍,钱江松,吴洪良;冬季种草养鹅的种养模式及技术研究与推广[J];上海农业科技;2003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国胜;刘作易;喻子牛;桂阳;;一种新的兰科植物菌根真菌单菌丝团分离方法[A];2010年中国菌物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2 刘刚;彭少麟;;入侵种与土壤菌根真菌之间的相互作用研究进展[A];第三届全国生物入侵大会论文摘要集——“全球变化与生物入侵”[C];2010年
3 柴若楠;林小平;宋薇薇;仲欢欢;徐春凤;吕智慧;冯晓娟;;粉尘螨滴剂治疗148例尘螨过敏性鼻炎伴哮喘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A];中华医学会2011年全国变态反应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4 吕静瑶;任小丽;;特异性舌下免疫疗法治疗粉尘螨超敏反应性疾病患者的临床观察[A];浙江省医学会耳鼻咽喉科学分会成立60周年庆典暨2011年浙江省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1年
5 王进波;刘建新;齐莉莉;;黑麦草替代部分精料对生长肥育猪营养物质代谢的影响[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营养学分会——第九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6 陈敏;庞基良;杨洁琼;周月兰;;春兰菌根真菌CL-3菌株的鉴定及共生体系的构建[A];2010年中国菌物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7 张理涛;纪岩文;张铁楠;张玉环;;粉尘螨2类变应原基因的克隆和序列分析[A];第五届全国中西医结合变态反应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8 辛国荣;杨中艺;郑政伟;徐亚幸;;各种黑麦草期间施肥管理对后作水稻生产的影响[A];草业与西部大开发——草业与西部大开发学术研讨会暨中国草原学会200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0年
9 崔亚华;余知和;;春兰和蕙兰菌根真菌多样性的初步研究[A];中国菌物学会第五届会员代表大会暨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10 谭永强;曹兰芳;沈瑾;郁燕;;崇明岛气候因素对粉尘螨致敏哮喘患儿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和嗜酸细胞阳离子蛋白表达的影响[A];中华医学会2011年全国变态反应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唐明娟;1.菌根真菌在金线莲栽培中应用及其共生机理研究 2.粉尘螨和黑麦草变应原决定簇及其全长基因克隆与表达[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4年
2 宋经元;菌根真菌对两种药用石斛的生长发育和基因表达的影响[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2年
3 李芳;外生菌根真菌吸附重金属特性及其对油松耐性的影响[D];中国农业大学;2003年
4 袁玲;外生菌根吸收和活化利用土壤矿物钾的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3年
5 刘海河;西瓜G17AB核雄性不育两用系的不育机理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5年
6 史仁玖;多枝赖草(Leymus multicaulis)盐胁迫应答相关基因的克隆及表达分析[D];南京农业大学;2005年
7 王清华;东北红豆杉枝叶抗肿瘤有效部位化学成分及药材标准研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7年
8 李影;大肠杆菌、乳酸杆菌“活的非可培养状态”研究[D];吉林农业大学;2007年
9 赵玥;两种金线莲生长及与内生真菌共生培养的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09年
10 冯海艳;土壤和宿主磷水平对AM真菌生长及ALP活性调控的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尧治;粮饲轮作系统中牧草生态适应性及能量转化效益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03年
2 王志刚;黑麦草—水稻种植模式评价与管理模拟[D];扬州大学;2005年
3 朱宏伟;替代植物黑麦草Lolium Perenne与入侵杂草紫茎泽兰Eupatorium Adenophorum的竞争效应及其机制的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5年
4 冯自松;稳定态碘对黑麦草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D];浙江大学;2008年
5 马艳华;烯效唑对黑麦草抗旱生理特性影响的研究[D];兰州大学;2009年
6 孔凡德;高水分黑麦草添加吸收剂或凋萎青贮对青贮料发酵品质和营养价值的影响[D];浙江大学;2002年
7 高崇省;进境黑麦草籽实有害生物风险分析[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6年
8 贾冬梅;水生植物净化硝基苯配水的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7年
9 王永;黑麦草翻压对植烟土壤修复及烤烟产、质效应的研究[D];河南农业大学;2009年
10 王志飞;紫茎泽兰田间替代控制试验与泽兰实蝇本土寄生蜂调查[D];南京农业大学;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省土肥研究所 黄凤球;积极种草养畜 弥补洪灾损失[N];湖南科技报;2007年
2 ;如何种植一年生黑麦草“特高”[N];中国畜牧兽医报;2005年
3 潘全山;黑麦与黑麦草不是一回事[N];农民日报;2001年
4 ;黑麦草得到大面积推广[N];西藏日报;2000年
5 江苏 毕春;草坪秋季盖播黑麦草技术[N];中国花卉报;2005年
6 张阿四 顾福男;种黑麦草养鹅技术[N];江苏科技报;2000年
7 克讯;黑麦草主要特性和利用价值[N];中国畜牧报;2004年
8 百绿;潘多拉黑麦草[N];中国花卉报;2005年
9 记者 周昆;今秋黑麦草草种需求约涨一成[N];中国花卉报;2008年
10 ;主要黑麦草品种介绍[N];中国畜牧报;2004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