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孕期非整倍体染色体异常血清学筛查不同方案的比较
【摘要】:
目的:分析中孕期非整倍体染色体异常血清学筛查不同筛查方案及检测方法,比较二联,三联及四联筛查方案的检出效率、时间分辨荧光法(TR-FIA)与化学发光法(CLIA)检测系统检出效率间的不同及其卫生经济学评价。
材料和方法:收集2007年1月至2008年5月北京协和医院产科产前诊断中心中孕期产前筛查的孕妇血清样本共888例,登记相关信息。888份血清样本分别进行TR-FIA二联(AFP、βHCG)及三联(AFP、βHCG和u E_3)检测和CLIA二联(AFP、βHCG)、三联(AFP、HCG、uE_3)和四联(AFP、βHCG、uE_3和DIA)检测,检测值和孕妇信息输入相应风险计算软件得MoM值和风险值,并随访其妊娠结局。利用描述性统计分析和回归分析获得DIA中位数值,进而比较两种方法中二联、三联或二联、三联及四联筛查的检出率和假阳性率以及以上方法在卫生经济学方面的评价。
结果:
1.本研究中共收集中孕期母体血清样本888例,其中876例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得到完整四联检测值,870例采用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法得到完整三联检测值,860例得到两种方法的全部检测结果,888例孕妇中,21-三体2例,18-三体1例,均经染色体核型分析证实。
2.化学发光法四联指标(AFP、βHCG、u E_3和DIA)的检测及计算。通过检测获得各检测指标各孕周的中位数值,原始测量值进行2种了体重校正,两两分别比较,均有显著差异。DIA MoM值的中位数与体重并不呈良好的线形或倒数关系,二联筛查假阳性率为9.84%,三联7.67%,四联为5.49%,假阳性率呈递减趋势。四联筛查方案可使假阳性率较三联下降约2%,较二联下降约4%。
3.时间荧光分辨三联指标(AFP、free-βHCG、u E_3)的检测及计算。二联筛查假阳性率为8.97%,三联2.91%,假阳性率呈递减趋势。
4.两种检测系统二联检的假阳性率(9.84%,8.97%)相近,三联假阳性率(7.67%,2.91%)相差较多,时间荧光分辨法三联筛查优于化学发光法。
5.每例次血清学筛查二联筛查费用约100~120元,三联筛查费用约150~180元,四联费用约250元。综合所需筛查成本及假阳性率,二联成本较低,卫生经济学方面更具优势。
结论:
1.化学发光法检测系统筛查效率二联、三联及四联方案呈递增趋势。
2.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法检测系统筛查效率三联高于二联方案。
3.二联筛查化学发光法检测系统与时间荧光分辨法检测系统相近,三联筛查时间荧光分辨法优于化学发光法。
4.中孕期二联筛查更适合目前我国国情,三联/四联筛查可以在经济发达地区选择性应用。
|
|
|
|
1 |
吴闽君,邵军晖,廖根娥;补佳乐在利凡诺中孕期引产中的应用[J];江西医药;2005年09期 |
2 |
张新华,朱凌,陈美仙,黄汉英,林文业,何聿忠,罗建慧,黄文琦;中孕期母血、胎儿脏器组织及胎盘铜锌元素含量的变化[J];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1996年05期 |
3 |
陈敏;陈立斌;梁德杨;Sahota Daljit Singh;冯德源;陈连伟;罗丽华;周慕贞;劳子禧;刘子建;;香港助产士完成的中孕期胎儿结构畸形超声筛查——回顾及评价[J];中国产前诊断杂志(电子版);2010年02期 |
4 |
范斯萍,王桂芳,任艳春;B超诊断中孕期脐带扭转致死胎1例[J];中国超声诊断杂志;2002年07期 |
5 |
赵坤;汤德民;李晓英;欧秀华;江曼茹;邱诗贤;;妊娠期妇女心理行为特征研究[J];中国妇幼保健;2009年16期 |
6 |
陈春霞;卢文琼;欧水英;;胎儿染色体异常中孕期超声表现分析[J];江西医学院学报;2009年06期 |
7 |
李改;杨娜;刘瑞雪;傅彩虹;苑春华;;三维超声检查中孕期高危胎儿临床价值[J];中国妇幼保健;2010年15期 |
8 |
俞梅;刘欣燕;戴晴;崔全才;金征宇;郎景和;;中孕期胎盘植入的诊断和治疗[J];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
9 |
戚庆炜,向阳;母血清生化指标筛查胎儿唐氏综合征的研究进展[J];中国医刊;2004年09期 |
10 |
马仙果;;超声对产前中孕期胎儿畸形筛查的重要性[J];中国民康医学;2010年07期 |
11 |
徐永武;;血清肝胆酸在中晚期孕妇中检测的临床意义[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10年06期 |
12 |
杨士军;符晓艳;郑云会;;3565例中孕期母体血清AFP、HCG、uE3水平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10年33期 |
13 |
李婷;段涛;;早孕期和中孕期超声检查的规范化[J];实用妇产科杂志;2011年07期 |
14 |
李胜利;文华轩;;中孕期胎儿系统超声检查切面及临床意义[J];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2010年03期 |
15 |
马会能;B超诊断中孕期前置胎盘的意义[J];云南医药;2004年01期 |
16 |
潘志刚,赵淑敏,李丽蟾;中孕期B超筛查胎儿畸形23例[J];中国生育健康杂志;2002年02期 |
17 |
赵晶,盛燕,郭敏敏;米非司酮用于中孕期引产101例[J];山东医药;1994年12期 |
18 |
罗慧,吴瑛,王慧芳,佘志红,宋红,林琪;中孕期胎儿颅脑超声诊断价值[J];中国医师杂志;2004年07期 |
19 |
吴晶晶;曹荔;吕康泰;余章斌;郭锡熔;;中孕期胎儿腹壁皮下组织厚度变化[J];江苏医药;2011年16期 |
20 |
李运星;加拿大早、中孕期羊水诊断的细胞遗传学情况[J];国外医学.计划生育分册;2000年03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