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营养状况及氧化应激状态的研究
【摘要】:
研究背景
据文献报道,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营养不良的发生率较高,营养不良与临床并发症和患者长期生存率有密切关联。而国内报告的血透患者营养不良发生率差别很大,这与血透患者营养评估方法尚无金标准、各单位采取的评估方法差异较大有关。国外有研究将血透患者握力及小腿围测量用于营养状况评价,而国内研究尚未见报道,关于血透患者的营养不良相关因素的研究,国内目前仅有为数不多的小样本研究。血透患者普遍存在体内代谢紊乱导致的氧化应激状态,但氧化应激状态与营养状况的关联尚无相关研究。
研究目的
1.了解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综合营养状况
2.分析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营养评估方法及指标的相关性
3.分析影响维持性血透患者营养状况的相关因素
4.了解患者的氧化应激水平及其与营养状况的关系
研究方法
患者选取2008年7月至9月于北京协和医院血透中心接受透析超过三个月的108名终末期肾病患者。收集其一般资料及临床资料,研究指标包括:
1.主观综合评估法(Subjective Global Assessment, SGA)全面评估患者营养状态。
2.生化检查:患者透析前空腹静脉血肌酐、尿素氮、白蛋白、前白蛋白、甘油三酯、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及超敏C反应蛋白等。
3.人体测量:体重指数、小腿围、上臂中围、上臂肌围、肱二头肌皮褶厚度、肱三头肌皮褶厚度。
4.握力:透析前非造瘘手测量三次取其均值。
5测定血透患者静脉血氧化应激指标:硫代巴比妥酸比色法测定丙二醛;黄嘌呤氧化酶法测定过氧化物酶及CuZn-SOD。对照组健康人群样本来自北京协和医院体检中心健康人30人。
结果
1.根据主观综合评估,患者营养不良发生率为32.4%;按照BMI18.5标准低体重者发生率12.O%。老年组患者营养不良发生率(44.1%)高于中青年组(27.0%),两组患者的营养指标如前白蛋白、肌酐、握力、小腿围等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
2.握力与主观综合评估存在相关(r=0.31,P=0.007):主观综合评估结果营养正常组握力高于营养不良组(t=-3.46,P=0.001):小腿围与BMI等其他人体测量指标及生化指标关联密切,营养状况较好患者小腿围更大;白蛋白与主观综合评估关联度不大,而与炎症指标(CRP)呈负相关(r=-0.36,P=0.001)。
3.参与饮食制作的患者,其主观综合评估结果更好(X2=5.90,P=0.015)。糖尿病患者营养不良率(58.8%)高于无糖尿病患者(27.5%,X2=6.43,P=0.011)。营养状态较差的患者CRP水平更高(t=-3.99,P=0.048),高炎症组与低炎症组患者相比前白蛋白更低(t=-2.30,P=0.001),握力更低(t=2.56,P=0.01)。能量与蛋白摄入越高BMI等指标越低。
4.血透患者三种氧化应激指标MDA、T-SOD、CuZn-SOD一致性较好,水平均低于健康人。其中T-SOD与BMI、上臂肌围、握力、小腿围等多项营养指标的关联有统计学意义。以主观综合评估作为营养评估标准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糖尿病、前白蛋白、T-SOD、MDA是患者营养状况的主要影响因素。
结论
1.应用主观综合评估,本研究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人群中约1/3存在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与国外报告比例相似。老年血透患者多项营养指标相对较差,其营养状况值得关注。
2.患者是否患有糖尿病、是否参与饮食制作、握力、体内炎症状态、前白蛋白水平是营养不良的主要影响因素。
3.握力指标、小腿围与多项营养指标密切关联且简便易行,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潜力。
4.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体内氧化应激指标T-SOD,CuZn-SOD低于健康人群,其水平与患者某些营养指标密切相关,患者氧化应激状况可能是影响患者营养状况的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