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儿颅脑容积的三维超声研究
【摘要】:
目的
详细规定三维超声测量胎儿全脑容积的方法学,对这套方法学的测量稳定性进行探讨,并对建立一个初步的中国人群正常胎儿全脑容积生长曲线进行尝试性研究。
资料和方法
2008年9月~2010年3月间于我院进行产科超声检查的孕16周~37周孕妇共257例。
对胎儿三维容积获取和测量中的几个细节进行规定:1.对胎儿颅脑的边界,特别是颅底边界进行界定;2.对VOCAL法的旋转切面进行规定。
进行了上述规定后,在最先获取的100个样本中随机抽取25例进行VOCAL法和多平面法之间,以及VOCAL法不同旋转角度之间的测量一致性分析;并对各种方法在不同检查者之间,以及同一检查者的不同次测量之间,进行测量稳定性的分析。
选取最具有测量稳定性和简单快捷的方法进行所有胎儿的全脑容积测量。建立初步的胎儿全脑容积生长曲线,分析全脑容积与孕周、双顶径、头围的关系。
结果
1、应用规定的测量方法后,VOCAL法30°旋转角和VOCAL法15°旋转角之间的组内相关系数为1.0;VOCAL法30°旋转角和多平面法之间,其组内相关系数为1.0:VOCAL法30°旋转角在不同医生之间以及同一医生不同次测量之间,其组内相关系数分别为0.998和1.0;多平面法在不同医生之间以及同一医生不同次测量之间,其组内相关系数分别为0.999和1.0。
2、胎儿全脑容积随孕周增大,其关系方程式符合S曲线方程:胎儿全脑容积=e(8.284-83.942/孕周)。同时胎儿全脑容积与胎儿双顶径、头围关系密切,其关系方程式符合幂曲线方程。三个指标中以头围估算全脑容积效果最好。
结论
1、进行颅底边界和旋转切面规定后,三维超声VOCAL法测量胎儿大脑容积观察者间差异小,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2、胎儿全脑容积随孕周呈S曲线增长
3、胎儿全脑容积与胎儿双顶径及头围关系密切
目的
利用三维超声测量胎儿小脑容积,对小脑三维容积的获取和测量进行方法学的探讨,并尝试建立一个最初步的中国人群正常胎儿小脑容积生长曲线。
资料和方法
2008年9月~2010年3月间于我院进行产科超声检查的孕16周~37周孕妇共253例。
将三维容积中小脑受声衰影响的程度分为小脑显示率4级、5级和6级,分析不同的小脑显示率与三维容积取样角度之间的关系。
在最先获取的100个样本中随机抽取25例分析VOCAL法15°和30°旋转角度之间的测量一致性;分析利用VOCAL法测量胎儿小脑容积在不同检查者之间,及同一检查者的不同次测量之间的一致性。
VOCAL法旋转角度30°测量所有样本的胎儿小脑容积。建立初步的胎儿小脑容积生长曲线,分析容积与孕周及小脑横径之间的关系。
结果
1.小脑显示率随孕周增加而下降。孕30周前和孕30周后小脑显示率差异显著。
2.小脑显示率4级和5级、6级之间,其三维容积取样角度有显著性差异,P=0.000和P=0.000。而显示率5级和6级之间取样角度没有显著差异,P=0.096。不同B平面角度下小脑显示率比例,角度0°:68.0%4级及以下,24.0% 5级,8.0% 6级;角度≧0°:8.6%4级及以下,40.0%5级,51.4%6级。注意取样容积A平面和B平面中声束与脑中线的角度可以有效改善小脑受声衰影响程度。
3.应用规定的测量方法后,在不同医生间以及同一医生不同次测量间,VOCAL法测量胎儿小脑容积均有良好的一致性,其组内相关系数均接近1.0。
4.胎儿小脑容积随孕周增大,其关系方程式符合幂曲线方程:胎儿小脑容积=e(-12.615)×孕周4.365。同时胎儿小脑容积与胎儿小脑横径关系密切。
结论
1.通过改变小脑容积取样时的角度,包括A平面的角度和B平面的角度可以减小颅底骨的声衰对小脑容积显示产生的影响。
2.在小脑显示良好情况下,利用三维超声测量胎儿小脑容积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3.胎儿小脑容积随着孕周呈幂曲线增长方式,而且和胎儿小脑横径关系密切。
|
|
|
|
1 |
齐青;三维超声在肝脏疾病的诊断应用[J];上海医学影像;2000年01期 |
2 |
朱宗昌;三维超声心动图重建的图像显示[J];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1994年03期 |
3 |
田家玮,肖竹影;三维超声心动图对冠心病的研究进展[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1994年04期 |
4 |
郑昭伦;三维超声心动图对冠心病的研究进展[J];中国超声医学杂志;1996年09期 |
5 |
阙绪光,强梅;三维超声检测二尖瓣病变患者左室收缩功能[J];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1997年01期 |
6 |
蔡爱露!110003沈阳市,解丽梅!110003沈阳市,竹内久弥,郭淑香!110003沈阳市,丛杰!110003沈阳市,刘守君!110003沈阳市;三维超声对胎儿正常唇及唇裂的诊断评价并与传统二维超声诊断对照分析[J];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01年03期 |
7 |
佘志红,黄幼珍,胡纲,林铤,陈汉荣,黄三菊,王新房;三维超声在产科检查中的应用[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1994年04期 |
8 |
黄定九,朱宗昌;三维超声心动图技术及其临床应用研究现状[J];心功能杂志;1995年02期 |
9 |
滕淑琴,刘志聪,李运秀,蔡洁;三维超声在胃疾病诊断中的应用[J];中国超声医学杂志;1999年08期 |
10 |
蔡爱露,解丽梅,郭淑香,刘守君;三维超声表面模式诊断无脑儿实用价值探讨[J];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2002年03期 |
11 |
蔡爱露,黄丽萍,李晶,王冰,郭淑香,刘守君;应用三维超声透明模式诊断胎儿脊柱裂[J];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2002年06期 |
12 |
刘广健
,徐辉雄
,谢晓燕
,刘丽
,徐作峰
,黄蓓
,吕明德
,黎东明;三维超声体积自动测量技术测量肝脏肿瘤体积的临床研究[J];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03年01期 |
13 |
金鑫,尹永杰,赫荣军;三维超声在肾囊肿穿刺中的应用[J];中国超声诊断杂志;2004年02期 |
14 |
徐辉雄,徐作锋,吕明德,谢晓燕,刘广健,黄蓓;三维超声在肝脏疾病介入性诊疗中的应用[J];医学临床研究;2004年03期 |
15 |
滕淑琴,刘志聪,蔡洁,范霜月;三维超声成像在肾肿块诊断中的应用[J];中国超声诊断杂志;2005年04期 |
16 |
陆 ,吴妙玲,阙绪光,庞家传,赖玉琼;三维超声心动图测量二尖瓣狭窄口面积[J];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1995年03期 |
17 |
王雁!450003郑州市,刘琪!450003郑州市;三维超声成像技术对非活动脏器的临床应用[J];河南诊断与治疗杂志;2000年03期 |
18 |
薛海虹,孙锟;三维超声虚拟现实技术在先天性心脏病中的应用[J];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2004年05期 |
19 |
刘研,罗东芝,孙文东;三维超声在胆道疾患中的应用价值[J];医学临床研究;2005年02期 |
20 |
关步云;陈辉;;三维超声技术在测量胎儿肾脏体积中的应用(附116例临床资料)[J];中国妇幼保健;2008年27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