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异位症疼痛与瞬时受体电位辣椒素亚型-1表达的研究
【摘要】:
研究背景:疼痛是最影响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生活质量的症状之一,它的产生机制至今仍不明确。近年的研究发现内异症病灶内的感觉神经纤维Aδ,C的分布与正常人有很大差异,疼痛与病灶内感觉神经纤维异常增多相关。我们的前期研究也发现后盆腔的病灶(如骶韧带内异症)中神经纤维数目明显高于位于浅层腹膜及卵巢的病灶。但是仅用神经数目增加不能完全阐明疼痛的持续性、疼痛程度的差异问题。2004年一种痛性皮肤病“原发性红斑性肢痛症”使人们认识到钠离子通道表达的增强是疼痛的重要原因,神经上与致痛有关的离子通道和疼痛的发生密切相关。本研究希望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从离子通道角度阐明子宫内膜异位病症疼痛的可能原因。瞬时受体电位辣椒素亚型-1(Transient receptor potential vanilloid subtype-1, TRPV1)是人们研究最早,了解相对最多的TRP超家族成员,主要表达于外周感觉神经纤维。TRPV1通道能被不同的化学配体如辣椒素,酸(PH5.9),物理刺激如热(43℃),花生四烯酸衍生物和由PKC产生的直接磷酸化作用激活,。激活后能使感觉神经末梢痛觉敏感性增加,同时对疼痛的持续存在产生作用。许多研究结果显示这个通道在炎性和神经病理性状态下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甚至一些不明原因导致内脏疼痛的疾病(如肠易激综合征、疼痛膀胱综合症)中均发现TRPV1表达增多。目前尚无有关TRPV1与子宫内膜异位症疼痛关系的报道。
研究目的:
1.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骶韧带病灶中TRPV1的表达差异,以及与疼痛程度的关系;
2.探讨内异症痛经患者在位内膜中TRPV1的表达与疼痛产生的关系。
3.观察内异灶种植后局部病灶TRPV1表达变化,及疼痛刺激后中枢神经系统TRPV1表达的情况;
研究方法:
1.应用免疫组化、Real-timePCR、Western Blot方法检测TRPV1在内异症患者和正常对照组骶韧带及在位内膜中的表达;
2.建立大鼠子宫内膜异位症模型,观察内异灶种植后TRPV1的表达变化;
3.通过大鼠慢性痛经模型的建立,了解内异症与假手术组痛经的差异,以及疼痛刺激后中枢神经系统的表达差异。
结果:
1.子宫内膜异位症骶韧带病灶中、重度疼痛组TRPV1的表达明显高于轻、无疼痛组,TRPV1表达的上调和疼痛程度关系密切;
2.同样疼痛程度的患者中,子宫内膜异位症TRPV1的表达高于非内异症组,内异症是TRPV1表达上调的相关因素;
3.内异症和非内异症在位内膜功能层中腺上皮TRPV1的表达存在差异,但是这种差异和疼痛的程度无明显关系;
4.异位灶种植后,局部TRPV1 mRNA表达上调,内异症组疼痛的敏感性显著高于对照组;疼痛刺激后,可以发现脊髓背根神经节对应盆腔感觉的节段出现TRPV1 mRNA表达上调;两组大鼠慢性痛经模型显示内异症组疼痛敏感性显著高于对照组。
结论:
1.内异症异位腺上皮、病灶中的神经纤维中存在TRPV1的表达,骶韧带内异症患者疼痛程度的差别和TRPV1表达量呈正相关;DIE病灶中疼痛程度和TRPV1表达量呈正相关;
2.在位子宫内膜腺上皮存在TRPV1的表达,但并不是产生内异症疼痛差异的决定因素,可能是异位内膜和特定的微环境下共同作用的结果;
3.动物实验证明内异症是导致TRPV1表达上调的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