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电针对大鼠脊髓损伤后细胞凋亡相关因子及神经再生的影响

时素华  
【摘要】:文献综述和实验研究两部分组成了本论文。 第一部分文献综述 第一篇重点介绍了近年来国内外脊髓损伤的研究进展,主要从脊髓损伤的机制和治疗(西医、中医、其他疗法)等方面来进行评述;第二篇论述了脊髓损伤后细胞凋亡、髓鞘变化、线粒体与脊髓损伤的关系;第三篇总结了应用电针干预脊髓损伤(SCI)的实验概况和临床研究概况。 第二部分动物实验 目的:探讨电针干预脊髓损伤(SCI)的治疗保护作用及其神经再生的机理。 方法:随机将大鼠分为模型组、空白组、西药组、电针组,脊髓损伤的动物模型,我们采用改良式的Allen's打击法来制作,分别于脊髓损伤后6h、1d、7d进行取材。(1)大鼠脊髓损伤后的运动、感觉等神经功能,我们采用运动联合计分法(CBS)来综合评定;(2)取模型组、空白组、西药组、电针组的损伤的局部脊髓组织固定、包埋、切片、染色后进行图像分析,测定损伤后局部脊髓组织内Fas、TNFR1的表达;(3)取模型组、空白组、西药组、电针组的损伤局部脊髓组织,提取总RNA,经RT-PCR反应、电泳成像与数据分析等过程,测定损伤后局部脊髓组织内Fas、TNFR1、caspase-3、calpastatin mRNA的表达。(4)透射电子显微镜下观察损伤局部脊髓组织髓鞘、线粒体的超微结构变化。 结果:脊髓损伤后6h、1d、7d,(1)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的CBS分值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与模型组比较,西药组和电针组的CBS分值,经统计学分析,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2)电针组和西药组均能显著降低脊髓损伤6h、1d、7d后脊髓组织中Fas、TNFR1的表达。与模型组相比较,西药组和电针组Fas、TNFR1表达均降低,经统计学分析,并都有显著性差异(P0.05);西药组与电针组相比较,电针组Fas、TNFR1表达略高于西药组,经统计学分析,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3)电针组和西药组均能显著增加脊髓损伤6h、1d、7d后脊髓组织中Calpastatin mRNA的表达。与模型组相比较,西药组和电针组Calpastatin mRNA的表达表达均升高,经统计学分析,并都有显著性差异(P0.05);西药组与电针组相比较,经统计学分析,无显著性差异(P0.05)。(4)电针组和西药组均能显著降低脊髓损伤6h、1d、7d后脊髓组织中Fas、TNFR1、caspase-3 mRNA的表达。与模型组相比较,西药组和电针组Fas、TNFR1、caspase-3 mRNA表达均降低,经统计学分析,并都有显著性差异(P0.05);西药组与电针组相比较,经统计学分析,无显著性差异(P0.05)。(5)透射电子显微镜显示: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和西药组的脊髓组织,髓鞘更致密,变性现象减少,轴索内可见线粒体,但髓鞘板层分离,部分轴突水肿、凝固变性。 结论:电针(督脉)对脊髓损伤的治疗作用可能是明显降低不同时段的Fas、TNFR1的表达,从而抑制脊髓损伤的细胞凋亡、减少成纤维细胞的大量堆积-瘢痕形成,达到对神经细胞保护的重要作用。电针(督脉)对脊髓损伤的治疗作用还可能通过明显降低Caspase-3、升高Calpastatin表达,阻断凋亡信号的传导,抑制Calpain的活性,减少髓鞘脱失,保存线粒体的功能,促进脊髓组织损伤的恢复,达到电针(督脉)对脊髓损伤组织的保护作用。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王泓杰;石铁;王迅;;促进脊髓损伤后神经再生的药物治疗[J];中国临床康复;2006年26期
2 王翠芳;孙正义;夏亚一;;脊髓损伤后神经细胞黏附分子的表达[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7年02期
3 张磊;梅元武;;神经生长因子干预大鼠脊髓损伤模型白质轴突计数和运动功能恢复的变化(英文)[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7年06期
4 麻文谦;张少成;李明;颜永碧;倪灿荣;;周围神经移植修复大鼠陈旧性脊髓损伤的实验研究[J];中国骨伤;2008年07期
5 刘建坤;孙志明;闫嶂松;邓树才;赵合元;王雪;;脐血干细胞移植对大鼠脊髓损伤后神经再生和后肢运动功能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9年16期
6 孙天胜;张志成;姜京城;;颈脊髓损伤的基础研究与展望[J];脊柱外科杂志;2009年05期
7 田野;张颖;袁文;;Nogo受体与脊髓损伤后神经再生的研究进展[J];中国骨与关节外科;2009年06期
8 李方明;聂青;;适量X线照射促进脊髓损伤神经再生作用[J];海军总医院学报;2010年01期
9 李洪秋;崔丹;阿良;赵忠海;陈宾;;人胎盘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大鼠脊髓损伤区bFGF表达的影响[J];辽宁医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10 赵斌;汉华;王栓科;夏亚一;高秉仁;;Shh mRNA在成年大鼠慢性压迫性脊髓损伤后的表达及其意义[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8年24期
11 邓洲铭;蔡林;张翼;刘正杰;陈志龙;杨标;;细胞移植治疗晚期脊髓损伤的Meta分析[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10年40期
12 朱庄臣;焦伟;倪斌;周风金;刘军;王飞;郭翔;;大鼠脊髓损伤后NgR在巨噬细胞中的表达对其吞噬作用及神经再生的影响[J];脊柱外科杂志;2010年05期
13 刘百峰;徐盛明;袁文;;脊髓损伤的Nogo受体干预[J];脊柱外科杂志;2006年04期
14 张淑娟;刘辉;李晓光;;成年大鼠完全性脊髓横断伤后自发性轴突再生的形态学研究[J];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2008年05期
15 张宇;宋跃明;李涛;刘立岷;曾建成;;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缓释微球及NogoA,ChABC缓释微球联合应用损伤脊髓再生的形态学变化[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11年03期
16 林扬元;谢群;陈建明;王玮;;硫酸软骨素酶ABC对大鼠脊髓损伤修复的影响[J];神经解剖学杂志;2007年03期
17 王瑾;王红星;王彤;;运动对脊髓损伤功能改善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8年08期
18 陈向荣,蒋晖,游思维,鞠躬,金大地;cAMP诱导大鼠脊髓损伤后神经再生[J];中华骨科杂志;2005年05期
19 刘德明,王文敏,刘曾旭,宋勇;复方丹参注射液对大鼠急性脊髓损伤后神经再生的影响[J];四川解剖学杂志;2002年04期
20 ;欢迎订阅《中国神经再生研究(英文版)》(NRR)杂志[J];实验与检验医学;2008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田伟;;柴胡剂治疗脊髓损伤后发热临证心得[A];弘扬中华养生文化 共享健康新生活——中华中医药学会养生康复分会第七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吴东;;康复工程结合传统医疗技术对脊髓损伤后功能恢复的临床研究[A];第一届全国脊髓损伤治疗与康复研讨会暨中国康复医学会脊柱脊髓损伤专业委员会脊髓损伤与康复学组成立会论文汇编[C];2009年
3 杨刚;唐文渊;钟东;晏怡;;IL-6在大鼠脊髓损伤后再生中的作用[A];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分会第九次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4 茅磊;王汉东;潘灏;乔梁;;Nrf2对脊髓损伤后脊髓水肿及脊髓内水通道蛋白-4表达的影响[A];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分会第九次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5 刘曾旭;刘德明;王文敏;杨宝林;;复方丹参对脊髓损伤后一氧化氮合酶活性的影响[A];解剖学杂志——中国解剖学会2002年年会文摘汇编[C];2002年
6 刘大立;张俊;李朝;蔡合金;;脊髓损伤后心理调适对整体康复的意义[A];第四届全国康复治疗学术大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4年
7 倪欢欢;崔晓;胡永善;吴毅;瞿佩育;黄春水;周翠侠;史骏超;;针刺结合中药熏蒸治疗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20例疗效观察[A];2009年全国基层优秀中医表彰大会暨全国第二次民间验方、诊疗技术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8 张宏志;冯世庆;;外周静脉注射RhoA抑制剂C3治疗脊髓损伤的实验研究[A];第八届全国脊柱脊髓损伤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7年
9 吴波;任先军;郭树章;;脊髓损伤后轴突再髓鞘化的研究进展[A];第八届全国脊柱脊髓损伤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7年
10 平仁香;;中频脉冲电疗加膀胱功能训练治疗脊髓损伤后尿潴留的疗效观察[A];中国康复医学会运动疗法分会第十一届全国康复学术大会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时素华;电针对大鼠脊髓损伤后细胞凋亡相关因子及神经再生的影响[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
2 朱庄臣;大鼠脊髓损伤后Nogo蛋白受体在浸润巨噬细胞中的表达及作用[D];第二军医大学;2010年
3 胡丙成;经颅重复针刺促进大鼠坐骨神经损伤再生修复的实验研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4年
4 黄景辉;两种促神经损伤修复电刺激模式的建立及机制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11年
5 王文元;VEGF参与海马去内嗅皮层传入后的结构重建[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2005年
6 孙晓红;种植施万细胞的脱细胞同种异体神经移植物修复大鼠坐骨神经缺损的实验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05年
7 徐欣;膜引导组织再生和细胞种植工程技术修复兔面神经缺损的实验研究[D];山东大学;2004年
8 田维明;透明质酸基中枢神经组织工程框架材料的研究[D];清华大学;2005年
9 韩辉;益气养阴活血法改善糖尿病合并脑缺血大鼠记忆能力及神经再生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
10 刘明辉;注射异体不同细胞于大鼠失神经靶肌肉促进神经再生的实验研究[D];四川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波;不同时段异体神经片段皮下包埋对神经再生影响的实验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04年
2 王延涛;坐骨神经切断后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在脊髓与脊神经节中的表达[D];青岛大学;2005年
3 安奇君;TGF-β抗体促进大鼠周围神经再生实验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05年
4 阿不都克力木江·买买提;神经节苷脂GM_1对兔损伤面神经再生的影响[D];新疆医科大学;2006年
5 陈伟;用肌电图仪治疗臂丛及周围神经损伤的临床应用[D];大连医科大学;2006年
6 王忠仁;人脐血间充质干细胞修复大鼠坐骨神经损伤的实验研究[D];郑州大学;2007年
7 卢节平;孕酮和减重步行训练对大鼠脊髓损伤后神经保护机制的实验研究[D];南京医科大学;2010年
8 赵民;复合物理因子促周围神经再生的实验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05年
9 于洪波;大鼠腓总神经与坐骨神经嵌入缝合法的实验研究[D];青岛大学;2005年
10 张云峰;周围神经端侧缝合新方法的动物实验模型的建立及初步分析[D];山东大学;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王玉梅;《中国神经再生研究》借威科Ovid平台“走出去”[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9年
2 元江;应用味蕾 研究神经再生[N];医药经济报;2006年
3 湘雅二医院泌尿外科 欧阳时锋;克服心理障碍 脊髓损伤后也可过性生活[N];大众卫生报;2001年
4 本报记者 殷俊;南医大神经再生机制研究获重大突破[N];江苏科技报;2008年
5 记者 沈雪梅;科技部领导来通调研[N];南通日报;2006年
6 刘元江;癌调蛋白,让视神经起死回生[N];医药经济报;2006年
7 本报记者 沈雪梅;追求科研与管理同步卓越[N];南通日报;2009年
8 记者 申琳;神经受损 人工再造[N];人民日报;2006年
9 记者  顾泳;梗死脑细胞“老树发新芽”[N];解放日报;2006年
10 健康时报记者 冯丽安;伤脊髓可免于瘫痪[N];健康时报;2008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