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针对大鼠脊髓损伤后细胞凋亡相关因子及神经再生的影响
【摘要】:文献综述和实验研究两部分组成了本论文。
第一部分文献综述
第一篇重点介绍了近年来国内外脊髓损伤的研究进展,主要从脊髓损伤的机制和治疗(西医、中医、其他疗法)等方面来进行评述;第二篇论述了脊髓损伤后细胞凋亡、髓鞘变化、线粒体与脊髓损伤的关系;第三篇总结了应用电针干预脊髓损伤(SCI)的实验概况和临床研究概况。
第二部分动物实验
目的:探讨电针干预脊髓损伤(SCI)的治疗保护作用及其神经再生的机理。
方法:随机将大鼠分为模型组、空白组、西药组、电针组,脊髓损伤的动物模型,我们采用改良式的Allen's打击法来制作,分别于脊髓损伤后6h、1d、7d进行取材。(1)大鼠脊髓损伤后的运动、感觉等神经功能,我们采用运动联合计分法(CBS)来综合评定;(2)取模型组、空白组、西药组、电针组的损伤的局部脊髓组织固定、包埋、切片、染色后进行图像分析,测定损伤后局部脊髓组织内Fas、TNFR1的表达;(3)取模型组、空白组、西药组、电针组的损伤局部脊髓组织,提取总RNA,经RT-PCR反应、电泳成像与数据分析等过程,测定损伤后局部脊髓组织内Fas、TNFR1、caspase-3、calpastatin mRNA的表达。(4)透射电子显微镜下观察损伤局部脊髓组织髓鞘、线粒体的超微结构变化。
结果:脊髓损伤后6h、1d、7d,(1)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的CBS分值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与模型组比较,西药组和电针组的CBS分值,经统计学分析,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2)电针组和西药组均能显著降低脊髓损伤6h、1d、7d后脊髓组织中Fas、TNFR1的表达。与模型组相比较,西药组和电针组Fas、TNFR1表达均降低,经统计学分析,并都有显著性差异(P0.05);西药组与电针组相比较,电针组Fas、TNFR1表达略高于西药组,经统计学分析,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3)电针组和西药组均能显著增加脊髓损伤6h、1d、7d后脊髓组织中Calpastatin mRNA的表达。与模型组相比较,西药组和电针组Calpastatin mRNA的表达表达均升高,经统计学分析,并都有显著性差异(P0.05);西药组与电针组相比较,经统计学分析,无显著性差异(P0.05)。(4)电针组和西药组均能显著降低脊髓损伤6h、1d、7d后脊髓组织中Fas、TNFR1、caspase-3 mRNA的表达。与模型组相比较,西药组和电针组Fas、TNFR1、caspase-3 mRNA表达均降低,经统计学分析,并都有显著性差异(P0.05);西药组与电针组相比较,经统计学分析,无显著性差异(P0.05)。(5)透射电子显微镜显示: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和西药组的脊髓组织,髓鞘更致密,变性现象减少,轴索内可见线粒体,但髓鞘板层分离,部分轴突水肿、凝固变性。
结论:电针(督脉)对脊髓损伤的治疗作用可能是明显降低不同时段的Fas、TNFR1的表达,从而抑制脊髓损伤的细胞凋亡、减少成纤维细胞的大量堆积-瘢痕形成,达到对神经细胞保护的重要作用。电针(督脉)对脊髓损伤的治疗作用还可能通过明显降低Caspase-3、升高Calpastatin表达,阻断凋亡信号的传导,抑制Calpain的活性,减少髓鞘脱失,保存线粒体的功能,促进脊髓组织损伤的恢复,达到电针(督脉)对脊髓损伤组织的保护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