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芥、防风在溃疡性结肠炎治疗方药中的增效作用临床观察
【摘要】:目的:通过观察在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口服汤药中加减荆芥、防风的疗效对比,从而确定荆芥、防风在溃疡性结肠炎治疗方药中的增效作用。
方法:针对本院2009—2011年确诊为“溃疡性结肠炎”的患者84例,其中男性39例,女性45例,年龄范围17~69岁,按照患者就诊先后顺序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两组在年龄、性别、病程分布、病情分布、病变范围、中医证型、内镜分级、中医证候积分等方面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对照组根据湿热蕴结、气滞血瘀、脾肾两虚三种证型分别给予溃结Ⅰ号方、溃结Ⅱ号方、溃结Ⅲ号方口服,实验组在对照组口服汤药原方基础上加荆芥10g、防风10g口服,服药时间为一周。一周后比较两组在腹痛、腹泻、脓血便、中医证候积分及肛门镜下黏膜病变情况方面的差异,从而确定荆芥、防风在溃疡性结肠炎治疗中的增效作用。
结果:①腹痛方面,P=0.0055,有统计学差异,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7.62%,对照组为85.71%,实验组优于对照组。②腹泻方面,P=0.0384,有统计学差异,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7.62%,对照组为85.71%,实验组优于对照组。③脓血便方面,P=0.0478,有统计学差异,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5.23%,对照组为92.86%,实验组优于对照组。④黏膜病变方面,P=0.1194,还不能认为两组疗效有差异。⑤中医症状积分方面,P=0.0180,有统计意义,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5.24%,对照组为83.33%,实验组优于对照组。
结论:荆芥、防风在缓解溃疡性结肠炎的腹痛、腹泻、脓血便及中医证候方面有较好的增效作用,而在病变粘膜修复方面疗效不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