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病与高血压合并糖代谢异常患者的中医证侯病机及其实验研究
【摘要】:目的本研究遵循临床流行病学的方法和原则,以来北京东直门医院就医的中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资料为依据,探索高血压合并糖代谢异常病人的中医证候及其生物学特点
方法收集自2009年04月至2011年03月,来东直门医院心血管科门诊及心血管病区就医的原发性高血压病人,进行临床流行病学的随机、对照、横断面的队列研究,运用卡方检验、秩和检验、t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高血压合并糖代谢异常与单纯高血压患者中医证候的变化及理化指标水平的变化,并探讨多重危险因素聚集对中医证候表现的影响。应用2005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版)》、1986年《中医虚证辨证参考标准》、1986年《血血瘀证诊断标准》和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眩晕标准》等标准和指南进行病证结合研究,同时采用实验室生物学测试研究,包括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全血白细胞血小板聚集试验(全血PAgT)和血浆血小板聚集试验(血浆PAgT)、白细胞介素-6(IL-6)、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共7个实验室指标,利用现场问卷调查采集病人的多重危险因素及相关中医证候,从中选取年龄在30-85岁的中老年患者172例,着眼于高血压病进程中易于发生多重危险因素聚集的特点,研究高血压病与合并糖代谢异常的高血压病的中医证候及其生物学特点。
结果①高血压合并糖代谢异常组和单纯高血压组的中医证候分布以血瘀证和心虚证多见。②高血压合并糖代谢异常组和单纯高血压组在多重危险因素不同聚集状态下,在一些中医证候客观存在的条件下,两组患者的某些理化指标水平有显著差异:高血压合并血糖异常组中具有风证表现的亚组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和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水平上升显著高于单纯高血压组;气虚证高血压合并血糖异常组其全血Pagt水平上升显著高于单纯高血压组。③对高血压病人理化指标与中医证候病机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时,发现全血白细胞血小板聚集试验(全血PAgT)对血瘀证病机、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和全血白细胞血小板聚集试验(全血PAgT)对风证病机、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对气虚证病机均有显著的影响。④在综合统计分析中医证候病机与多重心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时,热证病机对风证病机的形成有显著影响;肝虚证病机本对风证病机的形成无显著的统计学的影响,但当加入对风证病机同样无显著影响的固定性疼痛和血管异常统计变量时,却产生了对风证病机的产生有显著统计意义的影响。
结论①高血压病人大多数血液中存在着高凝状态,且随着病情的进展,较多地存在心虚证,这提示我们应及早运用益气活血法。②高血压合并糖代谢异常患者在风证病机条件下其体内的炎性反应要比单纯高血压患者来得剧烈;高血压合并糖代谢异常患者在气虚证病机条件下其体内血液凝固性要比单纯高血压患者来得高,说明高血压合并糖代谢异常的患者体内血瘀证的严重程度要高于单纯高血压组。③高血压患者的某些理化指标对其中医证候有显著影响,全血白细胞血小板聚集试验(全血PAgT)对血瘀证病机、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和全血白细胞血小板聚集试验(全血PAgT)对风证病机、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对气虚证病机均有显著的影响,这为我们延伸中医证候的微观辨证提供了实验依据,同时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对气虚证病机有显著影响也为气虚中风理论提供了实验依据。这说明中医经典诊断与现代疾病诊断的结合可以显著提高诊断水平的精准性,提高临床疾病的诊断水平离不开现代生命科学的发展,但是决不能忽视经典中医辨证学的参与。④毒的产生有两种途径,一种是单一的邪盛即能致毒,另一种途径是随着患者危险因素的聚集,可能原先一些对“毒”的产生无影响的或者影响不大的因素聚集在一起却能对“毒”的产生有显著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