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慢性肾功能衰竭的研究进展

秦先屈  
【摘要】:慢性肾功能衰竭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是各种原因引起的缓慢进行性肾脏功能不可逆性损害,最终导致肾功能完全丧失,并引起临床的一系列症状和生化、内分泌改变的综合征,是临床多种肾脏疾病的最终归属方向。尽管慢性肾功能衰竭的发病率在不同地区和人群之间有差异,但全球的统计显示其发病率和发病人数都在不断的上升,在全球每年因慢性肾功能衰竭而导致的死亡人数大于任何一种恶性肿瘤所导致的死亡人数。如何从各个方面全面的了解慢性肾功能衰竭,进而对其进行相应的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本文涵盖了西医学和祖国医学两部分对慢性肾功能衰竭论述,西医学从发病率、病因变化、治疗方式加以阐述,祖国医学从病因病机、辨证论治等方面对本病进行了一定的剖析。 西医学对慢性肾功能衰竭的具体发病机制还没有明确的阐述,对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治疗虽然有明确而系统的治疗方案,但治疗过程漫长,效果不是十分理想,如何更好的提高治疗效果和降低不良反应方面还有待进一步提高。祖国医学对慢性肾功能衰竭无明确的描述,但是从症状来看与关格十分相似。很多医疗古籍都有关格的描述,通过对关格的历史沿革的总结,我们认识到中医对关格的治疗有悠久的历史和良好的疗效;在病因病机方面,本病的病因复杂导致各医家对其认识也存在较大的差异,概括来说以正虚于内、邪侵于外为主;在辨证论治部分,不同医家多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自己对本病的见解,丰富了关格的治疗方法,但是由于中医辨证的复杂性和个体性,无法对某一个疾病建立详细的诊断治疗方案。通过中西医结合,辨证与辨病相结合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特别是在减少西医学治疗的不良反应和并发症方面有着特有的优势。针对慢性肾功能衰竭,西医学辨病和中医辨证相结合的治疗思路已经成为大多数医家的共识。不能否认中医中药在慢性肾功能衰竭治疗中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同时还需加强西医学对慢性肾功能衰竭发病机制的研究,以便更好的指导治疗方法。中西医结合治疗疾病,不仅对慢性肾功能衰竭有着重要的作用,也可以为其他疾病的辨证与辨病相结合治疗提供思路。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孙扬;;(一)哪些因素可引起尿毒症[J];求医问药;2011年09期
2 田文莉;张海燕;;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的心理状况分析及护理[J];中外妇儿健康;2011年04期
3 钱进;;尿毒症患者发生抗生素脑病11例临床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1年19期
4 何建明;;血气分析在诊断尿毒症患者中的临床价值[J];中国当代医药;2011年20期
5 李玉莲;;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护理体会[J];包头医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6 唐春苑;冯婉娜;张晓英;;HA型树脂灌流器与透析器串联治疗尿毒症患者的观察及护理[J];吉林医学;2011年20期
7 陈楠;;(四)尿毒症患者不必急于换肾[J];求医问药;2011年09期
8 陈楠;;(六)尿毒症患者的饮食宜忌[J];求医问药;2011年09期
9 肖相如;;(五)尿毒症的药浴疗法[J];求医问药;2011年09期
10 王林吉;;尿毒症患者的护理[J];基层医学论坛;2011年26期
11 常真;黎忠信;;慢性肾功能衰竭致重度贲门黏膜撕裂综合征1例[J];中国临床研究;2011年08期
12 沈元丽;陈凯;;慢性肾功能衰竭的心血管病变(附50例资料分析)[J];中外医疗;2011年22期
13 ;如何防治尿毒症[J];求医问药;2011年09期
14 徐冰;;慢性肾功能衰竭并发恶性肿瘤的临床分析[J];医学信息(上旬刊);2011年05期
15 江丽汗;白皓;;甲状旁腺素与慢性肾功能衰竭[J];内蒙古中医药;2010年12期
16 赵彩红;;中医解毒治法对病毒性肝炎和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应用进展[J];中国伤残医学;2011年07期
17 梁劲松;吴艳;宋文林;;肾康注射液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60例疗效观察[J];贵州医药;2011年07期
18 段旭红;李瑞垣;谢跃萍;;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心理疾患临床分析[J];河南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2011年02期
19 闫惠芳;刘聪;白京霞;李巧华;;血液透析相关护理学研究[J];山西医药杂志;2011年07期
20 王斐;;19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护理体会[J];中国医药指南;2011年2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冰;;补肾活血排毒方对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肾衰竭进展的影响[A];2010全国中西医结合危重病、急救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2 陈双华;蒋成燕;陈登科;曹建林;周昌贵;;益肾解毒方对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肾血流参数的影响[A];第七届全国中西医结合肾脏病会议论文汇编[C];2003年
3 任金刚;;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中西医结合肾脏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4 吴德芸;;扶正泄浊法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56例疗效观察[A];第七届全国中西医结合肾脏病会议论文汇编[C];2003年
5 于家菊;韩履祺;赵淑珍;王珏;陈再影;;益肾四号系列胶囊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A];第七届全国中西医结合肾脏病会议专题讲座汇编[C];2003年
6 王剑飚;樊绮诗;石厚荣;璩斌;;新参数在慢性肾功能衰竭病人铁缺乏的分型及预后判断的应用[A];中华医学会第九次全国检验医学学术会议暨中国医院协会临床检验管理专业委员会第六届全国临床检验实验室管理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7 李存英;;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24例临床观察[A];第六届全国中西医结合肾脏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0年
8 靳清;张秀英;;13例儿童尿毒症患者肾移植的护理[A];全国外科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2年
9 张瑞玲;;130例慢性肾功能衰竭各期血液流变学的比较[A];第六届全国中西医结合肾脏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0年
10 高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观察[A];第六届全国中西医结合肾脏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志;尿毒症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机制的实验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2 苗绪红;尿毒清颗粒对慢性肾功能衰竭药理作用的分子机制[D];南开大学;2010年
3 杨孟雪;TLR4和VDR在2型糖尿病和糖尿病肾病尿毒症患者单核细胞的炎症调节作用及1,25-(OH)_2D3干预机制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12年
4 陈丹燕;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Treg/Th17细胞功能平衡失调对心血管并发症的影响[D];重庆医科大学;2012年
5 钟玲;维持性血透患者血清总脂联素及高分子脂联素升高机理及临床意义[D];重庆医科大学;2008年
6 邱模炎;调理脾胃灸法改善尿毒症血透患者生存质量的临床研究[D];中国中医科学院;2012年
7 余洁;Klotho基因干预尿毒症加速性动脉粥样硬化的实验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10年
8 赵占正;腹膜血管新生引起腹膜超滤衰竭的机制及其阻断干预实验[D];郑州大学;2010年
9 黎氏清雁;升清泄浊汤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5年
10 王立新;慢性肾衰竭证候分布规律及益气活血蠲毒法机制探讨[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莉莉;马晓燕教授从脾胃论治慢性肾功能衰竭经验总结[D];辽宁中医药大学;2010年
2 潘蕾;驼乳制品缓解慢性肾功能衰竭的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1年
3 卞蓉;何学红教授中医药辨治慢性肾功能衰竭经验[D];辽宁中医药大学;2010年
4 茹松甲;何学红教授运用中医药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经验总结[D];辽宁中医药大学;2011年
5 彭灵;慢性肾功能衰竭临床路径对患者生存质量影响的临床观察[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0年
6 石鉴泉;马进教授从阳虚论治慢性肾功能衰竭的经验[D];辽宁中医药大学;2011年
7 包小丽;壮肾排毒颗粒延缓慢性肾功能衰竭进展的临床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年
8 赵红缨;小儿慢性肾功能衰竭43例临床分析[D];中国医科大学;2005年
9 徐鹏;肾衰Ⅰ号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观察[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5年
10 裴春鹏;灌肠Ⅰ号高位保留灌肠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研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强 王晓辉 张波;用心呵护“生命之源”[N];科技日报;2010年
2 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第八人民医院社管部 薛朝福;莫忽视尿毒症患者的社区管理[N];健康报;2010年
3 王军波;三方合力托起尿毒症患者生命希望[N];中国中医药报;2010年
4 记者 颜敏丹;临海:慈善基金救助低保尿毒症患者[N];台州日报;2010年
5 敬荐;治慢性肾功能衰竭方[N];民族医药报;2001年
6 记者 邓明 白培生 通讯员 曹元利 陈国才;患尿毒症农民可免费做透析[N];湖南日报;2011年
7 本报记者 吴温 通讯员 贾敏杰;我要有意义地活着[N];石家庄日报;2008年
8 杨 春;向慢性肾功能衰竭者进言[N];中国中医药报;2003年
9 许永付;向慢性肾功能衰竭者进一言[N];民族医药报;2004年
10 白伟;我市贫困尿毒症患者可免费血液透析[N];太原日报;2011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