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康型、全科型、基本型乡镇卫生院对比研究
【摘要】:目的:“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不同类型乡镇卫生院科技综合示范及相应产品开发”,旨在通过“小康型”、“全科型”和“基本型”乡镇卫生院示范机构的建设,解决乡镇卫生院建设中的关键问题,提升乡镇卫生院服务能力。本研究依托项目课题“乡镇卫生院信息化建设关键技术与系统集成的研究”,探索乡镇卫生院的分类原则、分类标准和分类方法,寻找小康型、全科型和基本型乡镇卫生院分类的关键依据,提出不同类型乡镇卫生院在建设规模和服务功能上的特征,为小康型、全科型和基本型乡镇卫生院的信息化建做好基础工作;同时,也为加强乡镇卫生院的建设提供参考依据,为乡镇卫生院的分类管理与分类指导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1)文献研究:全面查阅建国以来的乡镇卫生院相关政策文件和近10年来公开发表的与乡镇卫生院相关的研究,对乡镇卫生院的分类现状进行全面了解,总结和归纳文献中的分类标准、分类原则和分类方法。(2)现场调查:现场调查收集乡镇卫生院在建设规模与服务功能方面的相关数据。(3)聚类分析:对样本乡镇卫生院进行二阶聚类分析,检验聚类分类与科技部示范分类的一致性,探索乡镇卫生院的分类标准,寻找小康型、全科型、基本型乡镇卫生院分类的关键依据。(4)统计描述:通过乡镇卫生院的人员、床位、科室设置、医疗服务量、公共卫生服务量等建设规模与服务功能的统计描述和对比分析,归纳总结小康型、全科型、基本型乡镇卫生院建设规模与服务功能的特点。(5)规范分析:选取全国平均水平或者政策文件中对乡镇卫生院相关设置指标的要求作为标准,进一步分析目前乡镇卫生院相关指标与标准的差距,寻找加强乡镇卫生院建设需要提高的方面。
结果:(1)分类标准的总结:文献研究表明,乡镇卫生院的分类主要分为四类,一是按照服务功能分类;二是按照规模(床位)的分类;三是按照地理、人口、经济水平的分层的分类;四是按照对乡镇卫生院的综合势力进行评估评分排序的分类。综合考虑以上分类原则,我国目前主要的分类方式为按照服务功能分类和按照规模(经济)分类。(2)分类依据的探讨:根据样本乡镇卫生院聚类分类与科技部示范分类的一致性检验结果表明,规模(经济)是划分乡镇卫生院是否为小康型的关键依据,其次兼顾服务功能类指标;服务功能是划分乡镇卫生院是否是全科型、基本型的重要参考依据,其次兼顾规模(经济)状况。(3)小康型、全科型和基本型乡镇卫生院现状分析:从资源配置上看,面积、人员、床位和设备的配置情况按照从高到低的顺序为小康型全科型基本型:从筹资能力上看,收入、支出按照从高到低的顺序为:小康型全科型基本型;从服务能力上看,小康型乡镇卫生院的医疗服务能力较强,六位一体功能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全科型乡镇卫生院服务功能全面,能充分保障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的提供;基本型乡镇卫生院规模小,人员、床位、设备少,面积小,提供基本医疗服务和公共卫生服务能力都亟待加强。(4)小康型、全科型和基本型卫生院的规范分析:小康型和全科型乡镇卫生院人员、床位、设备的资源配置上较好。建筑面积、每千服务人口人员、每千服务人口床位、万元以上设备总价值均高于标准(全国平均水平或政策文件中的建设要求),基本型乡镇卫生院面积、人员、床位和设备的配置不足,均未达到全国平均水平或国家建设标准中的要求。(5)小康型、全科型和基本型乡镇卫生院特征提炼:小康乡镇卫生院一般处于经济状况较好,服务人口密度较大的乡镇,具有一定的辐射范围,规模较大,其面积、人员、床位、设备的配备较好,科室设置较完备,在开展部分疾病诊治和手术的业务发展上,具有一定实力和优势,在开展慢性病管理、预防保健、妇幼保健等业务方面也有突出贡献。全科型乡镇卫生院在人员、床位、设备的配置上高于总体平均水平,略显优势;服务人口较多,能够辐射一定的范围,在服务功能上兼顾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能够全面开展常见病治疗、慢性病管理、预防保健、妇幼保健等业务。基本型乡镇卫生院一般处于不够发达的乡镇,服务人口较少,人员配备不足,仪器设备少,房屋面积小,科室设置不完备,提供医疗服务和公共卫生服务的能力较弱,特别是专科疾病的诊治能力不强,在开展常见病治疗、慢性病管理、预防保健、妇幼保健等业务上水平参差不齐。
|
|
|
|
1 |
班华义;;桂南西北地区乡镇卫生院现状分析与思考[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1992年05期 |
2 |
蒋桂远;;从病床使用看乡镇卫生院病床设置[J];中国卫生统计;1992年04期 |
3 |
邢继才;蒋继新;张凤印;;关于乡镇卫生院重新定型定编的设想[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1992年09期 |
4 |
徐禹汉;;全方位增加投入促进乡镇卫生院发展[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1993年03期 |
5 |
臧建望,于燕青;一个乡镇卫生院的崛起之路[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1994年05期 |
6 |
陆华平;适应市场是乡镇卫生院摆脱困境的关键[J];江苏卫生事业管理;1995年05期 |
7 |
张文,朱雪生;深化改革是乡镇卫生院走出困境的必由之路[J];江苏卫生事业管理;1996年01期 |
8 |
许祥霖,谢景学,曾翠玉;乡镇卫生院面临的问题与对策[J];卫生经济研究;1997年07期 |
9 |
李卫光,袁长海,李士雪,刘兴柱;乡村医生利用乡镇卫生院辅助检查的可行性研究[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1998年02期 |
10 |
冯振华,王黎明;乡镇卫生院改善医疗服务的几点体会[J];江苏卫生事业管理;1999年03期 |
11 |
刘智利,张红丽,谢银方,贺敬,石宏驿;新都县加快农村卫生事业发展的情况调查[J];中国卫生经济;1999年06期 |
12 |
肖声智;乡镇卫生院门诊服务调查[J];卫生经济研究;2001年09期 |
13 |
付秀凤;乡镇卫生院的管理体制亟须改革[J];卫生经济研究;2002年04期 |
14 |
冯玮,范林,姚志远,何懿,厉传琳;井冈山乡镇卫生院的现状、问题及对策[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03年03期 |
15 |
陈乃明;对乡镇卫生院发展的若干思考[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03年11期 |
16 |
黄奕祥,胡正路,郑静,杨哲;广东省乡镇卫生院资源利用效率评价分析[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3年10期 |
17 |
付旻,蔡莉;乡镇卫生院产科标准化建设工作初探[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04年03期 |
18 |
吴桂池;乡镇卫生院现状与发展思考[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04年10期 |
19 |
张晋,吴秀娟,李安明;湖北省乡镇卫生院卫生人力资源现状分析及其政策建议[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05年03期 |
20 |
薛成兵;刘晓强;;江苏省不同经济水平地区乡镇卫生院卫生人力现状分析[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06年03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