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杨宇飞主任医师治疗晚期结直肠癌患者的预后因素分析及临床经验挖掘

王高兴  
【摘要】:研究目的:通过对杨宇飞连续性晚期结直肠癌门诊病历的回顾性研究,讨论影响晚期结直肠癌的预后因素,中医干预对晚期结直肠癌生存期的影响,以及通过对最佳病例用药规律的挖掘总结杨宇飞主任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临床经验。 研究方法:从2002年1月至2012年3月期间杨宇飞主任4550份连续性肿瘤门诊病历中筛选出所有结直肠癌病历共936例,并将基本信息录入EXCEL表。按纳入标准从中筛选出明确诊断为Ⅳ期结直肠癌且中药干预时间超过3个月的病历,并对入组患者进行电话随访及回顾性研究。对入组病历做描述性分析,研究中医干预时间、中医证型、转移部位对晚期结直肠癌生存期的单因素生存分析,比较纯中医组与中西医结合组在生存期和生存率方面的差异。建立Cox风险模型进行多因素生存分析。另外将生存期大于20个月且症状明显得到改善的病历作为最佳病例,将其症状、舌苔脉象、中医证型、治则治法、处方用药录入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科研病例采集系统,总结杨宇飞主任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临床经验。 研究结果: 1.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病历共61例。其中男性41例,女性20例,最小年龄25岁,最大年龄83岁,中位年龄63岁。中药干预时间最短3个月,最长82个月,中位干预时间9个月。截止于末次随访时间2012年4月5日共有8例死亡,36例存活,17例失访。中位生存期为20个月,一年生存率为87.67%,一年半的生存率为64.83%,二年生存率48.52%,三年生存率40.95%,四年生存率30.28%,五年生存率9.72%;纯中医组7人,中西医结合组54人。中医干预时间的单因素生存分析显示中医干预时间越长患者的死亡风险越低,对生存时间影响不显著。中医证型与转移部位的单因素生存分析无显著差异(p0.05)。纯中医组与中西医结合组生存期与死亡率无显著差异(p0.05)。但中西医结合组在生存期超过两年的区间生存率要明显高于纯中医组。晚期结直肠癌预后的多因素分析中,中医干预时间的系数为负且显著,说明中医干预时间越长患者的死亡风险越低。腹腔转移、复发的系数为正且显著,说明相对于盆腔转移的患者,腹腔转移和复发患者的死亡风险更高。 2.临床经验总结:挑选出生存期大于20个月且症状得到明显改善的病历共14例,男性10例,女性4例。共122诊次。其中共有82个症状体征频次大于10的症状主要为:入睡困难,易醒,大便次数增多,乏力,咳嗽,渴欲饮水,便溏,麻木,自汗,夜尿多等。舌质以红舌、紫暗舌、暗红舌淡红舌居多,舌苔以黄腻、薄白、薄黄为主,舌体以边有齿痕多见,脉象以弦细,弦滑多见。其中入睡困难出现频次最高,共45次,比例39.5%。中医证型频率由高到底分别是:脾气虚证,脾胃不和证,结直肠瘀毒证,痰湿内蕴证,痰瘀互结证,肺阴虚证,肝脾不和证,湿热下注证,肾阴虚证。其中脾气虚证所占频次最高,共54次,比例为47.4%。所有用药中,使用频数最高的前十味药物是:茯苓、炒白术、太子参、生黄芪、炙甘草、炒苍术、鸡内金、焦三仙、白花蛇舌草、黄连;使用频率最低的是合欢皮、生大黄、浮萍等31味药,仅使用1次。抗癌解毒类药物频率前三位是白花蛇舌草、半枝莲、苦参。关联用药最强的为茯苓与炒白术,其他强关联的有太子参、炙甘草、生黄芪。 讨论: 1、中医干预时间越长,晚期结直肠癌患者的死亡风险越低;腹腔转移、局部复发是晚期结直肠癌的独立预后因素。 2、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晚期结直肠癌患者的长期生存效果好于纯中医组。 3、患者的性别、年龄、中医证型、转移部位的数目与晚期结直肠癌的预后相关性不大 4.数据挖掘研究结果表明,部分晚期肠癌病人睡眠质量差症状频次最高,其次大便次数多,乏力,与证型脾气虚频次最高,遥相呼应,故健脾是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核心。杨宇飞主任认为晚期结直肠癌病人基本病机为本虚标实,本虚常为脾、肝、肾不足,标实为痰、湿、瘀、毒,常虚实夹杂,病机复杂;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病人健脾为核心,配合清热解毒、活血化瘀之品,并常辅以消食和胃之药增进患者食欲,处方常以四君子汤加生黄芪为主方。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姜从桥;;CA19-9增高是晚期结直肠癌最有意义的预后因素[J];国际肿瘤学杂志;1992年06期
2 菲琳;;用替代终点评价治疗结直肠癌的新药[J];国外医学情报;2001年05期
3 于丁;;结直肠癌的药物治疗[J];中国处方药;2008年05期
4 黄凌;马冬;;联用靶向药物对结直肠癌患者一线治疗无益[J];循证医学;2009年02期
5 王方;王山川;;西妥昔单抗联合FOLFOX4方案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的临床观察[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1年06期
6 明雨;IL-2/LAK细胞治疗晚期结直肠癌Ⅱ期临床试验[J];国外医学.肿瘤学分册;1994年03期
7 相洪琴;;便于病人服用的抗结直肠癌新药[J];国外医学情报;1998年02期
8 何科基;弥海宁;;结直肠癌新辅助治疗的现状[J];甘肃医药;2010年02期
9 徐瑞华;骆卉妍;;结直肠癌靶向治疗药物研究进展[J];中国药房;2010年14期
10 吕文平;齐宏;董汉光;肖永来;;艾迪注射液治疗晚期结直肠癌28例疗效观察[J];山东医药;2006年28期
11 李海金;董良;李英;符淑媛;;奥沙利铂联合CF/5-FU持续静脉输入治疗晚期结直肠癌临床观察[J];浙江临床医学;2007年12期
12 王秋毅;;欧洲癌症治疗研究组织关于硼替佐米联合奥沙利铂、亚叶酸和5-氟尿嘧啶治疗晚期结直肠癌患者的一期研究[J];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2009年06期
13 刘岩;5-氟脲嘧啶亚叶酸钙与奥沙利铂联用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护理[J];济宁医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14 肖菊香;李莉;朱娟;韩梅;白沛松;陈利红;;开普拓联合氟尿嘧啶和亚叶酸钙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远期疗效[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6年05期
15 张斐斐;徐美荣;周绍荣;丛纲;;结直肠癌肝转移的治疗及预后[J];江苏医药;2008年07期
16 潘良熹,郑秀立,黄富麟,吴罕莉,宋依霖,祝浩强,冯继峰,陈嘉;醛氢叶酸联合氟尿嘧啶系列方案治疗93例晚期结直肠癌[J];中国癌症杂志;1999年03期
17 潘卫东;晚期结直肠癌的姑息性化疗(摘要)[J];循证医学;2003年01期
18 赵新汉,马欣;晚期结直肠癌时间化疗研究进展[J];现代肿瘤医学;2005年04期
19 王雪梅;马宇庆;王艳凤;;西妥昔单抗联合化疗治疗中晚期结直肠癌的护理要点[J];中国乡村医药;2011年03期
20 徐建明;葛飞娇;;转移性结直肠癌内科治疗进展[J];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2010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建刚;史恒军;任秦有;郑瑾;;中医综合治疗老年晚期结直肠癌32例临床观察[A];全国中医药防治老年病学术交流会学术论文集[C];2011年
2 包悍英;方维佳;张晓琛;石根明;黄穗;郁兰芳;钱炯;陈敬;牟海波;王晓婷;沈朋;徐农;;FOLFIRI二线治疗复治晚期结直肠癌的临床研究[A];2009年浙江省肿瘤学术年会暨肿瘤诊治新进展学习班论文汇编[C];2009年
3 何小宁;杨宇飞;朱尧武;;影响中医综合治疗晚期结直肠癌预后的多因素分析[A];2010中国医师协会中西医结合医师大会摘要集[C];2010年
4 肖健;;改良的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方案(mXELOX)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Ⅱ期随机对照临床研究[A];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第七届全国中青年肿瘤学术会议——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中华肿瘤 明日之星”大型评选活动暨中青年委员全国遴选论文汇编[C];2011年
5 徐农;沈朋;方维佳;张晓琛;郁兰芳;包悍英;石根明;黄穗;;FOLFOX4方案一线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Ⅱ期临床研究[A];2005年浙江省肿瘤学术会议全国大肠癌转移与复发的诊治研讨会学术论文集[C];2005年
6 徐建明;;晚期结直肠癌内科治疗的认识[A];山东省第七届肿瘤化疗会议暨首届“CSCO—山东”肿瘤论坛论文集[C];2008年
7 朱梁军;李晟;冯继锋;陈嘉;潘良熹;陈颖波;孙小峰;朱利群;;西妥昔联合FOLFIRI双周在K-ras基因野生型表达晚期结直肠癌患者中的Ⅱ期临床观察[A];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第七届全国中青年肿瘤学术会议——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中华肿瘤 明日之星”大型评选活动暨中青年委员全国遴选论文汇编[C];2011年
8 袁瑛;沈虹;房雪峰;李墨丹;谭纯文;;基于SELDI-TOF-MS技术的预测晚期结直肠癌FOLFOX和FOLFIRI一线化疗疗效的蛋白质指纹模型的建立[A];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第七届全国中青年肿瘤学术会议——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中华肿瘤 明日之星”大型评选活动暨中青年委员全国遴选论文汇编[C];2011年
9 刘艳娥;孙利敏;崔佳;;希罗达加参苓白术汤对老年晚期结直肠癌预后及生活质量的影响[A];第十届全国中西医结合肿瘤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6年
10 王哲海;;晚期结直肠癌时间化疗的研究概况[A];山东省第七届肿瘤化疗会议暨首届“CSCO—山东”肿瘤论坛论文集[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庄宝雄;奥沙利铂脂质体的生物学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露露;晚期结直肠癌中医综合治疗方案分析及定性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2年
2 王高兴;杨宇飞主任医师治疗晚期结直肠癌患者的预后因素分析及临床经验挖掘[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2年
3 杨为伟;晚期结直肠癌维持期中药治疗疗效观察[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4年
4 邹永波;伊立替康联合5-氟尿嘧啶与亚叶酸钙方案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毒副作用预测及疗效预测[D];吉林大学;2014年
5 支晟;肠癌转移Ⅰ号方联合FOLFIRI方案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临床疗效观察[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0年
6 吴倩;血清中血管相关生成因子的表达对贝伐珠单抗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疗效预测价值[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13年
7 杨晓利;替吉奥或卡培他滨联合奥沙利铂一线治疗晚期结直肠癌效果对比分析[D];郑州大学;2013年
8 唐蔚;肠安煎中药保留灌肠治疗中晚期结直肠癌的临床研究[D];湖南中医药大学;2010年
9 秦春艳;健脾益肾治法防治中晚期结直肠癌化疗毒副反应的临床观察[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4年
10 李宁宁;西妥昔单抗联合化疗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疗效分析[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晓燕 译;贝伐单抗与西妥昔单抗联用对晚期结直肠癌无额外收益[N];中国医药报;2008年
2 记者 徐宜忠;“养料”断供“饿死”肿瘤[N];解放日报;2009年
3 衣晓峰 孙理;中晚期结直肠癌应积极采用手术治疗[N];中国医药报;2010年
4 于海玲;尼妥珠单抗治疗晚期结直肠癌 效果引起关注[N];科技日报;2008年
5 陈列欢;抗癌新药研究吹响决战号角[N];医药经济报;2003年
6 刘道安李哲 孟庆玲;我国肠癌发病太“年轻”[N];健康时报;2007年
7 海玲;尼妥珠单抗可延长晚期结直肠癌患者生存时间[N];中国医药报;2008年
8 巴一 黄鼎智;延长大肠癌患者生存期[N];健康报;2007年
9 中华核医学专业网;美国发布——肿瘤临床研究重大进展[N];健康报;2006年
10 靖九江;国际最新研究结果表明FOLFOX4方案对晚期结直肠癌疗效明显[N];中国医药报;2007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