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重楼克感胶囊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尹兴斌  
【摘要】:目的 建立生物样品中重楼皂苷Ⅰ、重楼皂苷Ⅱ、重楼皂苷Ⅵ、重楼皂苷Ⅶ、重楼皂苷H、重楼皂苷V及金丝桃苷的含量测定方法;进行重楼、贯叶金丝桃和重楼克感胶囊的药代动力学研究,明确两药同时给药的药代动力学相互作用。 方法 1采用LC-ESI-MS/MS法测定重楼皂苷Ⅰ、重楼皂苷Ⅱ、重楼皂苷Ⅵ、重楼皂苷Ⅶ及金丝桃苷在beagle大血浆中的含量。 2采用LC-ESI-MS/MS法测定重楼皂苷H、重楼皂苷V在beagle犬血浆中的含量。 3选用6只健康Beagle犬作为试验动物,给药前12小时禁食不禁水。重楼皂苷Ⅰ重楼皂苷Ⅱ、重楼皂苷Ⅶ、重楼皂苷Ⅶ四种化合物标准品按剂量与25mL0.5%CMC-Na制备为混悬液,灌胃给药。分别于给药前和给药后0.5、1、2、3、4、6、8、10、12、24小时取血,测定各时间点的浓度,Excel软件绘制药时曲线,Kinetica4.4分析软件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 4选用6只健康Beagle犬作为试验动物,给药前12小时禁食不禁水。重楼提取物、贯叶金丝桃提取物和两者提取混合物按剂量与25mL0.5%CMC-Na制备为混悬液,灌胃给药。分别于给药前和给药后0.5、1、2、3、4、6、8、10、12、24小时取血,测定各时间点的浓度,Excel软件绘制药时曲线,Kinetica4.4分析软件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 5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T检验分析重楼、贯叶金丝桃口服给药后的药代动力学相互作用。 6采用HPLC去测定建立重楼皂苷Ⅰ、重楼皂苷Ⅱ、重楼皂苷Ⅵ、重楼皂苷Ⅶ及金丝桃苷在beagle犬血浆中的含量。 7选用6只健康Beagle犬作为试验动物,给药前12小时禁食不禁水。重楼克感胶囊按剂量灌胃给药。分别于给药前和给药后0.5、1、2、3、4、5、6、8、12、24小时取血,测定各时间点的浓度,Excel软件绘制药时曲线,Kinetica4.4分析软件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 结果 1建立了同时测定beagle犬血浆中重楼皂苷Ⅰ、重楼皂苷Ⅱ、重楼皂苷Ⅵ、重楼皂苷Ⅶ及金丝桃苷的LC-ESI-MS/MS方法,五种成分保留时间分别为6.20min、6.82min、2.76min、2.08min、1.32min,检测范围为10-5000ng/mL;低浓度批内及批间精密度均20%,中、高两个浓度批内及批间精密度均15%,低、中、高三个浓度的准确度均在80~120%的范围内;五种成分的回收率均大于90%,并且回收率测定的RSD值均小于15%。 2建立了同时测定重楼生物样品中重楼皂苷H、重楼皂苷V的LC-ESI-MS/MS方法,两种成分的专属性好,保留时间分别为2.44min、2.93min,检测范围为1-50ng/mL;低浓度批内及批间精密度均20%,中、高两个浓度批内及批间精密度均15%,低、中、高三个浓度的准确度均在80-120%的范围内;回收率均大于90%,并且回收率测定的RSD值均小于15%。 3重楼皂苷Ⅰ、重楼皂苷Ⅱ、重楼皂苷Ⅵ、重楼皂苷Ⅶ标准品口服给药后Tmax分别为3.17±0.41、3.33±0.52、3.00±0.00、3.17±0.41h;Cmax分别为272.30±27.66、192.40±29.11、148.28±16.91、208.33±37.92ng/mL; AUC0-24分别为2482.95±361.031696.88±50.14、1420.86±230.19、913.06±261.35ng-h/mL; AUC0-∞分别为3025.06±439.58、1955.21±94.40、1689.75±272.60、2243.20±352.15ng·h/mL; MRT分别为13.95±2.15、11.77±1.83、12.98±0.45、12.24±1.54h,T1,2分别为9.41±1.67、7.82±1.78、8.14±0.37、7.47±1.03h。 4重楼提取物、贯叶金丝桃提取物口服给药后重楼皂苷Ⅰ、重楼皂苷Ⅱ、重楼皂苷Ⅵ、重楼皂苷Ⅶ、重楼皂苷H、重楼皂苷V及金丝桃苷的Tmax分别为3.83±0.41、3.00±0.00、2.83±0.75、3.67±0.52、3.00±0.00、3.00±0.00、2.17±0.41小时:Cmax分别为276.01±66.28、173.01±37.55、143.90±29.60、184.43±18.38、21.28±2.19、23.06±3.10、4063.87±360.91ng/mL; AUC0-24分别为2049.21±663.23、1417.37±242.56、1324.69±300.89、1652.71±223.28、170.66±41.45、207.63±30.09、27030.28±1064.07ng-h/mL; AUC0-∞分别为2610.08±1023.73、1657.53±312.23、1598.51±381.91、2077.97±463.66、196.44±53.30、239.70±37.06、29215.12±1355.75ng·h/mL; MRT分别为14.36±3.77、12.29±3.37、13.29±3.63、14.68±4.39、10.03±3.98、11.87±1.78、8.80±1.33h,T1/2:分别为9.31±2.74、7.77±2.43、8.36±2.66、9.70±3.22、6.22±3.55、7.20±1.10、5.72±1.11h。 重楼、贯叶金丝桃提取混合物口服给药后重楼皂苷Ⅰ、重楼皂苷Ⅱ、重楼皂苷Ⅵ、重楼皂苷Ⅶ、重楼皂苷H、重楼皂苷V及金丝桃苷的Tmax分别为4.00±0.00、3.00±0.00、3.17±0.75、3.67±0.52、3.33±0.52、3.17±0.41、2.00±0.00小时;Cmax分别为250.40±46.29、174.58±30.67、154.29±21.49、181.86±13.34、20.72±2.22、19.94±2.38、3542.58±317.45ng/mL; AUC0-24分别为2152.78±415.34、1330.68±205.22、1288.47±191.00、1604.96±134.07、171.41±53.52,167.99±42.00、25336.45±3142.54ng-h/mL; AUC0-∞分别为2649.38±458.35、1548.87±175.72、1557.49±292.46、1999.47±273.62、194.17±63.73、198.56±60.95、27530.00±3546.90ng·h/mL; MRT分别为14.25±1.50、12.39±2.91、13.31±1.90、14.53±2.87、10.37±2.50、12.34±3.37、9.04±0.65h,T1/2分别为9.05±1.84、8.81±2.93、9.62±3.15、10.18±2.36、7.18±1.80、8.15±3.06h、6.03±1.10h。 5通过对六种药代动力学参数进行T检验比较,发现混合给药时七种成分的药代动力学参数只有Cmax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其余参数均无显著性差异。 6建立了同时测定重楼生物样品中重楼皂苷Ⅰ、重楼皂苷Ⅱ、重楼皂苷Ⅵ、重楼皂苷Ⅶ的HPLC方法,四种成分的专属性好,检测范围为0.5-100μg/mL;低浓度批内及批间精密度均20%,中、高两个浓度批内及批间精密度均15%,低、中、高三个浓度的准确度均在80~120%的范围内;回收率均大于90%,并且回收率测定的RSD值均小于15%。 7重楼克感胶囊口服给药后重楼皂苷Ⅰ、重楼皂苷Ⅱ、重楼皂苷Ⅵ、重楼皂苷Ⅶ、金丝桃苷的Tmax分别为4.00±0.00.3.83±0.41、3.83±0.41、3.67±1.21、2.17±0.41h, Cmax分别为7.58±0.83、7.42±1.57、5.70±1.49、6.80±1.37、11.42±1.15ng/mL,AUC0-24分别为65.75±4.68、54.66±5.62、53.26±13.88、61.97±13.53、51.61±12.74ng·h/mL, AUC0-∞分别为85.63±7.17、82.03±15.41、70.31±12.01、76.79±14.32、68.89±16.30ng·h/mL, MRT分别为15.77±1.95、13.72±4.71、15.53±2.54、13.80±3.29、6.85±1.43h,T1/2分别为10.12±2.31、8.71±4.01、9.45±1.73、8.65±2.77、5.37±1.32h。 结论 1建立的重楼皂苷Ⅰ、重楼皂苷Ⅱ、重楼皂苷Ⅵ、重楼皂苷Ⅶ、重楼皂苷H、重楼皂苷V及金丝桃苷的含量测定方法中样品回收率高,能够满足给药后各个时间点血浆药物浓度的测定。在本测定条件下的稳定性考察中,七种成分含药基质的低浓度偏差均在±20%以内,中、高浓度点的偏差均在±15%以内,能够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重现性。 2对beagle犬口服重楼皂苷Ⅰ、重楼皂苷Ⅱ、重楼皂苷Ⅵ、重楼皂苷Ⅶ四种标准品后的药代动力学进行了研究,通过药时曲线可以看出,四种重楼皂苷的吸收、消除趋势相似,在0.5h均可在血液中发现,4小时内迅速吸收达到最大血药浓度,4小时后开始逐渐消除。分析药时曲线相似的原因为四种化合物同为皂苷类成分,母核类似,分子量接近,口服给药后在被胃肠道吸收的趋势类似。对beagle犬口服重楼提取物后重楼皂苷H、重楼皂苷V的药代动力学进行了研究,两种成分的吸收、消除趋势与前四种重楼皂苷类似。 对beagle犬口服贯叶金丝桃提取物后金丝桃苷的药代动力学进行了研究,与四种重楼皂苷的吸收消除趋势相比,金丝桃苷在动物体内的吸收、消除更为迅速。2小时内迅速吸收达到最大血药浓度,2小时后开始逐渐消除。分析其原因为金丝桃苷较重楼皂苷极性小,脂溶性更强,易于透过胃肠道上皮细胞,更容易被胃肠道吸收。 对beagle犬口服重楼提取物、贯叶金丝桃提取物和两者提取混合物后的药代动力学进行了研究,并对两药的相互作用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重楼皂苷单体化合物给药与重楼提取物给药比较结果表明四种重楼皂苷对彼此的吸收消除没有影响、重楼药材中的其他成分对四种重楼皂苷的吸收消除没有影响。重楼提取物、贯叶金丝桃提取物及两药合用比较结果表明重楼克感胶囊的处方配伍对重楼、贯叶金丝桃的吸收消除影响较小,两药合用时能够发挥相加作用,按照各自的吸收特性被机体吸收,两药的作用能够形成互补,提高单独给药的治疗作用。 3建立的重楼皂苷Ⅰ、重楼皂苷Ⅱ、重楼皂苷Ⅵ、重楼皂苷Ⅶ的HPLC方法中样品回收率高,能够满足给药后各个时间点血浆药物浓度的测定。在本测定条件下的稳定性考察中,四种成分的低浓度偏差均在±20%以内,中、高浓度点的偏差均在±15%以内,能够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重现性。 4对beagle犬口服重楼克感胶囊后的药代动力学进行了研究,分析了beagle犬口服重楼克感胶囊后重楼皂苷和金丝桃苷在体内的吸收情况。结果表明重楼克感胶囊和提取混合物口服给药后五种成分的MRT、T1/2无显著性差异,但重楼克感胶囊给药后重楼皂苷Ⅱ、重楼皂苷Ⅵ的Tmax明显增大,表明胶囊给药能延迟重楼皂苷Ⅱ、重楼皂苷Ⅵ的达峰,减缓吸收速率,有一定的缓释效果,但对重楼皂苷Ⅱ、重楼皂苷Ⅵ的消除无影响。Tmax分别增加10、25min,推测胶囊壳的破裂过程延缓了两种化合物的分散吸收,影响了其药代动力学性质。通过对T1/2实验结果分析,为保证重楼克感胶囊的药效,应考虑将给药间隔改为每日三次,即8小时给药一次,有利于保证药物疗效,降低血药浓度波动。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罗立华,王英锋,李炜,吕秋波,邵守进,魏风华,申严;重楼皂甙在乳汁中的测定结果分析[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4年01期
2 康利平,马百平,张洁,熊呈琦,谭大维,从玉文;重楼中甾体皂苷的分离与结构鉴定[J];中国药物化学杂志;2005年01期
3 朱莲英!014030,孙海拴!014030,白凤鸣!014030;重楼与拳参不能相互代替[J];包头医学;1997年01期
4 韦建荣;RP-HPLC法测定重楼中甾体皂甙的含量[J];药学学报;1998年06期
5 唐瑾;重楼伪品禹白附的鉴别[J];时珍国医国药;2001年11期
6 曾经泽,梁德荣,秦永平,梁茂植,刘定勇,黄英,张辉明,余勤,邹远高,张慧琳;国产依诺沙星在健康人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和制剂生物利用度研究[J];中国抗生素杂志;1993年05期
7 苗彩云;陈江飞;;抗真菌药伊曲康唑的药代动力学研究概况[J];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2009年09期
8 刘艳新,王力,刘秀琴;重楼与拳参的UV光谱鉴定[J];中医药学报;1996年04期
9 张虹;拳参与易混品重楼的鉴别[J];时珍国医国药;1998年04期
10 刘洪勋;重楼与拳参不可混用[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1999年02期
11 魏可雄;重楼与拳参的鉴别[J];福建中医药;2000年05期
12 吴映蓉,张灿珍;羟基喜树碱胶囊剂在小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及组织分布[J];中国药房;2001年10期
13 徐文炜;殷嫦嫦;熊玉卿;;盐酸舍曲林胶囊及片剂在健康人体的药代动力学及生物等效性[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05年05期
14 郭林昌,赵建平;两种蚤休的鉴别研究[J];中医药研究;1994年02期
15 汪德,关卿;蒙药拳参与重楼的鉴别[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1999年01期
16 杨坤;单味重楼的临床运用体会[J];浙江中医杂志;2002年11期
17 孙秀珍;重楼及其混淆品拳参的鉴别[J];基层中药杂志;2002年05期
18 朱晓平,尹青青,解爱华;重楼与拳参的鉴别[J];时珍国医国药;2002年01期
19 李惠芬,平渊,陈刚,李军燕,何珺;高效液相色谱法和薄层色谱法测定重楼中薯蓣皂苷元的含量[J];中草药;2003年02期
20 高冬,高永琳,白平;重楼对宫颈癌细胞钙信号的影响[J];福建中医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于敏;闻镍;汤瑶;孙旭;李佐刚;;恒河猴单次和多次静脉给予PEG化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的药代动力学研究[A];第五次全国免疫诊断暨疫苗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1年
2 高春生;;控释制剂、靶向制剂的药代动力学[A];2011药物代谢及药代动力学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3 王广基;;中药药代动力学研究—从PK标记物群的确认到临床合理用药[A];2010年中国药学大会暨第十届中国药师周报告集[C];2010年
4 胡培;;Ⅰ期临床开放性随机试验,评价Telbivudine(LdT)在健康中国志愿者体内的药代动力学[A];中华医学会全国第九次感染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5 韩强;潘桂玲;张永文;;兰索拉唑在正常及溃疡模型家兔体内药代动力学研究[A];2010年江苏省药学大会暨第十届江苏省药师周大会论文集[C];2010年
6 秦燕;徐智儒;孙玮鸿;魏艳琼;刘全海;;NADP-007临床前药代动力学研究[A];中国药学会应用药理专业委员会第三届学术会议、中国药理学会制药工业专业委员会第十三届学术会议暨2008生物医药学术论坛论文汇编[C];2008年
7 王雷;王学艳;周雪琴;张志慧;杨新建;;黄芩苷透皮给药系统的体内药代动力学研究[A];2010施慧达杯第十届全国青年药学工作者最新科研成果交流会论文集[C];2010年
8 潘保良;汪明;王玉万;潘贞德;薛彦;;埃普利诺菌素注射液在奶牛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9 顾景凯;钟大放;;LC-MS/MS技术在药代动力学研究中的应用[A];中国有机质谱学第十二届全国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3年
10 王在震;祝春浩;;喹诺酮类抗生素的药代动力学特性及临床应用[A];山东省药学会第一届学术年会论文集(上)[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尹兴斌;重楼克感胶囊的药代动力学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3年
2 位华;五酯胶囊的药代动力学及与他克莫司相互作用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10年
3 李学涛;异长春花碱静脉注射乳剂的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8年
4 易杰;靶控输注异丙酚在脑脊液中药代动力学的实验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1年
5 詹秀琴;超细微雄黄颗粒的制备及其对肿瘤细胞作用的比较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04年
6 袁守军;姜黄素衍生物91022的癌化学预防作用、作用机理及其药代动力学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1997年
7 唐云彪;FY-10与左羟丙哌嗪药代动力学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8 王江;优克那非临床前药代动力学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9 单进军;祖师麻主要活性成分的口服吸收及代谢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09年
10 郭惠玲;小分子化合物J2缓释剂型药代动力学及药效学的实验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江冬英;灯盏花素药代动力学及指纹图谱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2 房志刚;环孢素A-pH敏感性纳米粒的药代动力学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3 周崧;静脉注射重组抗HER2人源化单克隆抗体(Trastuzumab)在猕猴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04年
4 聂媛媛;微透析技术应用于钩藤碱的药代动力学研究[D];长春中医药大学;2010年
5 罗婵;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法研究阿德福韦前药药代动力学及组织分布[D];重庆医科大学;2010年
6 邱胜红;新靶向抗肿瘤候选化合物Z-GP-Dox的早期药代动力学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7 岳永波;磺胺间甲氧嘧啶注射液及其在猪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8 董靖;硝唑尼特在Beagle犬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9 李秋莎;茶多酚在大鼠的多组分药代动力学和抗自由基药效动力学及其相关性研究[D];大连医科大学;2010年
10 闫晨霞;UGT与米格列奈药动学及ALDH2与硝酸酯类药效学关联性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松岳;重楼[N];中国花卉报;2005年
2 陶春祥;新生儿药代动力学特点[N];中国医药报;2004年
3 彭尧;药材重楼结束盘整价格将升[N];中国医药报;2008年
4 河北远征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魏占勇;长效土霉素注射液的药代动力学研究[N];中国畜牧报;2004年
5 本报实习生 刘雪峰;连锁网吧推行:烟锁重楼[N];科技日报;2004年
6 ;新抗病毒抗生素17997在大鼠体内药代动力学和组织分布研究[N];中国医药报;2003年
7 复旦大学医学院华山医院抗生素研究所 郁继诚 张菁;国产罗红霉素胶囊剂的药代动力学及相对生物利用度测定[N];医药经济报;2001年
8 于海源;双黄连粉针剂药代动力学研究进展[N];中国医药报;2003年
9 马晓东;娄烦县——胡骑汉将重楼烦[N];山西日报;2003年
10 省农科院药用植物研究所 张金渝;重楼病虫害防治与加工[N];云南科技报;2006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