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灵枢·官针》刺法探讨

宋军  
【摘要】:研究目的和意义《黄帝内经》(以下简称《内经》)构建了较为完整的针灸理论体系和实践体系,理论体系包括经脉理论、腧穴理论和专业术语三部分;实践体系包括刺灸术和临床治疗部分。其中刺法部分内容十分丰富,主要篇章有《灵枢经》的《九针十二原》、《小针解》、《官针》、《九针论》以及《素问》的《针解篇》,其他篇章之中也有散在论述。《官针》是《内经》中唯一的刺法专篇,该篇刺法论述十分详尽,对后世的刺法和针具的演变具有重要影响。本研究对《灵枢·官针》进行梳理研究,旨在挖掘《内经》刺法的核心思想,阐释各种刺法的具体操作和内涵,以期为临床针刺提供理论支持,为针灸标准化提供理论支持,为新型针具的开发和应用提供理论支持。因此,本研究具有理论和实用双重价值。研究方法(1)运用文献学、诠释学、归纳总结等研究方法,以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梅花本”《灵枢经》和《黄帝内经素问》为研究版本,参阅中医古籍出版社出版的《黄帝内经太素》、北京学苑出版社出版的《类经》、《黄帝内经灵枢注证发微》和山西科技出版社出版的《黄帝内经灵枢集注》,以《灵枢·官针》原文为研究切入点,参考《内经》注家对《官针》经文的诠释,同时参阅《灵枢经》的《九针十二原》、《九针论》及《素问》的《针解篇》,进而深度挖掘《灵枢·官针》刺法的含义、操作方法、临床应用和刺法思想。(2)运用史学研究法,从考古学的角度,参阅刘莉、陈星灿所著的《中国考古学》、张之恒主编的《中国考古通论》、徐坚所著的《时惟礼崇》、敬晓庆等所著的《中国兵器文化概要》、元·王祯所著的《王祯农书》等书籍,对“九针”针具的材质和形制深入研究。与此同时,依托第五版《中华医典》、中国知网(CNKI)等文献资料库以及北京中医药大学图书馆,检索与《灵枢·官针》篇相关的期刊、文章及古今文献。研究内容在对《灵枢·官针》的现代研究进行文献综述总结后,本论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研究探讨:(1)《官针》概述通过对“官针”一词中“官”字的本义及历代医家注解的研究,认为“官针”之“官”作为名词“标准”来解释最为恰当,因此“官针”有两层含义,即已经形成的官方认可的针刺操作技术和具有法典性质的刺法理论,同时也是当时官方和医家所公认的针具标准和刺法标准。《灵枢经》和《素问》各篇的篇名中以“针”命名的共有6篇,《官针》是其中唯一的刺法专篇。《官针》记述了九刺、十二刺、五刺等多种针刺法,是其它篇章中未涵盖之内容,是对《内经》针灸刺法的总括。这些刺法不仅为临床治疗提供了具体的针刺操作方法,同时对后世针刺法的发展和应用也有巨大指导作用,其中蕴含着《内经》中的刺灸法理论思想,值得进一步的整理挖掘。(2)九针针具与适应症从金属针具的前身砭石开始梳理,对古代针具进行研究分析,勾勒出针具在形制和材质方面的演变过程。参考对照《灵枢经》之《九针十二原》、《官针》、《九针论》,梳理九针的形制特点、操作术式以及临床应用情况,阐释九针的制针思想及其内涵。(3)《灵枢·官针》刺法系统梳理九刺、十二刺、五刺和三刺法每种刺法的含义、操作术式、适应症,总结其共性,理清其差异性,将《灵枢·官针》的刺法重新分为三类,即病位刺法、病性刺法和经穴刺法,并将刺病位刺法细分为刺五体、分层刺与刺病灶局部,有助于临床选择《官针》刺法进行针刺治疗时,使思路更加清晰、明确、简捷。(4)《灵枢·官针》对后世的影响《灵枢·官针》是《内经》中唯一的刺法专篇,是对《内经》时期刺法的总结,通过梳理现代针具和后世有关分层补泻刺法,理清后者与《灵枢·官针》渊源关系,进而阐明《灵枢·官针》对后世针灸针具和刺法传承以及临床实践具有重要的影响。结论(1)《灵枢·官针》记载了《内经》时期的刺法标准,《九针十二原》、《九针论》等篇记载了《内经》时期的针具标准,从而形成了针刺工具和针刺技术的学术源头,《灵枢·官针》是记载《内经》刺法的重要篇章。(2)《灵枢·官针》对九针适应症和26种刺法具体操作的描述,起到了针具的适应症和针刺操作标准化的作用。(3)《灵枢·官针》为针具的创新、针刺技术的创新奠定了基础,提供了思路。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陈国超;张根明;陈艺钦;陈璐;;排刺法在神经系统疾病中运用发挥[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6年04期
2 汪子栋;孙小洁;;运动针法治疗面瘫案例举隅[J];商业故事;2016年30期
3 梁敏;;眼部内刺法与药物治疗结合治疗眼运动神经麻痹症疗效观察[J];科学中国人;2017年18期
4 李青;郭秀兰;李勤;;浅析《灵枢》五刺法的临床运用及研究进展[J];中医临床研究;2014年02期
5 陈明剑;;盲校刺法灸法教学难点分析及其对策[J];中国医药指南;2013年20期
6 罗迎华;;半刺法治疗58例儿童面瘫的疗效[J];求医问药(下半月);2013年06期
7 梁文秀;;推拿配合半刺法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观察[J];内蒙古中医药;2012年15期
8 侯中伟;;“柳刺法”针效探析[J];辽宁中医杂志;2010年03期
9 丁宇;李焱;;《内经》五刺法临床应用及其延伸[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年06期
10 赵卫珍;;影响水刺法非织造布重量不匀率的因素[J];非织造布;2009年04期
11 陈喆;;水刺法非织造企业的创新发展探讨[J];产业用纺织品;2007年11期
12 王剑亮;;浅析我国水刺法非织造布材料工业发展[J];非织造布;2006年04期
13 朱敬;半刺法的临床应用[J];上海针灸杂志;2005年09期
14 刘桂军;;疾刺法治疗坐骨神经痛66例疗效分析[J];甘肃中医学院学报;2005年06期
15 徐彩虹;半刺法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50例疗效观察[J];中医药临床杂志;2004年04期
16 王玲;“九刺法”在临床中的应用[J];四川中医;2001年12期
17 王晓梅,陈曙霞;水刺法非织造布在医疗卫生领域的开发应用[J];非织造布;1998年02期
18 王岱;古代刺法廿六种[J];北京针灸骨伤学院学报;1994年02期
19 王肖曼;;从临床治验看刺法的选择[J];江苏中医杂志;1986年03期
20 钱德金;钱士金;刘俭珍;;竖刺法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86例小结[J];江苏中医杂志;1987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华斌;;五刺法的临床运用[A];2011中国针灸学会年会论文集(摘要)[C];2011年
2 董三明;;扬刺法配合火罐治疗膝骨性关节炎265例[A];全国针灸临床适宜技术推广研讨会暨甘肃省针灸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3年
3 谢芸;;半刺法治疗痤疮34例[A];2006中国针灸学会临床分会第十四届全国针灸学术研讨会针药结合论坛[C];2006年
4 田丽芳;;《内经》刺法的临床应用[A];中国针灸学会针推结合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针灸教育与腧穴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0年
5 王敏;王舒;吴玉兰;张杰;武连仲;孙兰荣;;“经筋刺法”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及肌电图观察[A];中国针灸学会临床分会第八次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0年
6 魏连海;王卫;;《黄帝内经》“五刺法”的现实意义[A];“针灸诊疗规范化研究的思路”学术论文集[C];2008年
7 张新华;施林;;颈椎病刺法新探[A];西南片区针灸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4年
8 赵小艺;;砭石治疗颈椎病[A];2006全国砭石与刮痧疗法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6年
9 张曼;;半刺法治疗小儿直肠脱垂36例[A];全国针法灸法临床与科研学术研讨会暨脊柱病研究新进展论文汇编[C];2005年
10 李妍;李桂平;;分期经筋刺法对改善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面部功能的临床研究[A];中国针灸学会2009学术年会论文集(下集)[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陈振虎;经筋刺法对中风偏瘫肢体痉挛状态的影响[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8年
2 盘子健;巨刺法治疗缺血性中风的临床疗效评估[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9年
3 赖耀铭;调和阴阳经刺法治疗缺血性中风痉挛性偏瘫的临床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2年
4 曾兆晖;经筋刺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年
5 张凯旋;经筋刺法結合推拿治疗中风痉挛性偏瘫的临床观察[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5年
6 张家怡(Cheung Ka Yi);调任通督針刺法治疗围绝经期心肾不交型失眠的临床观察[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5年
7 陈天才;巨刺法介入时机对缺血性中风患者康复程度的临床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9年
8 王研;RP长链RNA表达特征及窍明穴排刺法联合通窍明目Ⅲ号治疗RP的干预作用[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军;《灵枢·官针》刺法探讨[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9年
2 朱华;阿是穴四花刺法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的临床观察[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7年
3 杨夏莹;巨刺法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8年
4 周梦林;巨刺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急性期的临床疗效观察[D];福建中医药大学;2018年
5 陈鸿;耳穴皮内刺法影响卒中急性期患者心率变异性的临床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8年
6 甘雨彤;短刺法配合电针肌肉起止点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研究[D];广西中医药大学;2018年
7 焦思慧;康复训练结合经筋刺法治疗中风后足下垂的临床观察[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8年
8 王耀华;火针分刺法治疗脑梗死后痉挛状态的临床研究[D];黑龙江省中医药科学院;2018年
9 郭殿增;经刺法治疗顽固性面瘫60例疗效观察[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2年
10 安青军;经筋刺法治疗运动员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贺氏针灸三通法治缺血性中风[N];中国中医药报;2009年
2 本报记者 衣晓峰 通讯员 冯宇曦;眼部内刺法治疗眼神经麻痹症[N];中国中医药报;2010年
3 衣晓峰 靳万庆;眼部内刺法重新开启心灵之窗[N];中国中医药报;2006年
4 衣晓峰 冯宇曦;眼部内刺法解除眼运动神经麻痹顽症[N];中国医药报;2010年
5 俞晓旸 天津中医药大学;石学敏经筋刺法及应用[N];中国中医药报;2018年
6 韩雪龙;水刺法非织造布应用领域扩大[N];中国纺织报;2000年
7 廖晓军;回医刺法[N];医药养生保健报;2006年
8 广东无纺布协会名誉副会长、高级工程师 郭合信;我国水刺法非织造布近况[N];中国纺织报;2000年
9 彭慧玲;我国水刺法非织造布产量将与日本持平[N];中国纺织报;2000年
10 记者 李秀明 通讯员 刘峥;国产3.75米幅宽梳理机研制成功[N];中国纺织报;2009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