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豆子化学成分分析及槐定碱、13,14-去氢槐定碱制备工艺研究
【摘要】:苦豆子(Sophora alopecuroides L.)为豆科槐属植物,全株味苦性寒,有毒,具有清肠、燥湿的功能,用于急性菌痢、肠炎,为西北地区习用的一种药物。本论文在对苦豆子化学成分研究的基础上,并对其中具有开发价值的槐定碱和13,14-去氢槐定碱的制备工艺进行研究。本论文共分为4部分。第一部分文献综述对苦豆子的临床应用、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和生物碱的制备工艺等方面进行了综述,为后续的工作提供理论依据。第二部分苦豆子化学成分研究苦豆子药材采用乙醇回流提取,提取物经过溶剂萃取并结合多种柱色谱技术(硅胶、聚酰胺、C18、Sephadex LH-20等)分离后,共分离得到14个化合物。利用理化鉴别及多种波谱分析技术(ESI-MS、1H NMR、13C NMR以及HMBC、HMQC)对分离得到的化合物进行了鉴定,共鉴定了 13个化合物,其中生物碱类成分9个,分别为槐果碱(sophocarpine),苦参碱(matrine),N-甲基金雀花碱(N-metylcytisine),槐定碱(sophoridine),金雀花碱(cytisine),氧化苦参碱(oxymatrine),氧化槐果碱(oxysophocarpine),槐胺碱(sophoramine),13,14-去氢槐定碱(13,14-dehydrosophoridine)。黄酮类成分 1 个,为Butein 4-O-β-D-glucopyanoside。其他类成分3个,分别为β-香树脂醇(β-amyrin),胡萝卜苷(daucosterol),β-谷甾醇(β-sitosterol)。通过文献检索,化合物β-香树脂醇(β-amyrin),Butein 4-O-β-D-glucopyanoside为首次从该种植物中分离得到。通过对苦豆子化学成分的分离,进一步丰富了苦豆子药材的化学成分内涵,为其充分开发利用提供了物质基础。第三部分槐定碱、13,14-去氢槐定碱制备工艺研究1.苦豆子中槐定碱、13,14-去氢槐定碱含量测定方法的建立。首先建立了苦豆子中槐定碱和13,14-去氢槐定碱的含量测定方法,并对不同产地的药材进行优选,为制备工艺的研究提供了基础。结果表明,所建立的含量测定方法专属性、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均符合要求,并从4个产地的药材中优选出了X产地的药材。2.提取工艺研究。采用单因素试验和Box-Behnken响应面设计,以槐定碱和13,14-去氢槐定碱的提取率为指标,对料液比、提取时间、乙醇浓度、提取次数进行了考察,优选最佳提取工艺。通过综合分析,确定的最佳提取工艺为:料液比D8,乙醇浓度为E8%,提取F8次,每次提取C3 h。槐定碱和13,14-去氢槐定碱的提取率分别可达86.14%和 83.09%。3.富集纯化工艺研究。通过对六种不同型号的大孔树脂进行筛选,选定G4型大孔树脂作为富集槐定碱和13,14-去氢槐定碱的填料,并对上样液pH,上样量,水洗体积,洗脱剂,洗脱剂的pH和用量进行了考察,确定了大孔树脂富集槐定碱和13,14-去氢槐定碱的工艺为:上样液浓度为Hg生药/mL,上样液pH为I2,上样量为J mL药液/mL树脂。待树脂吸附后,先用水洗K个柱体积,再用L2%的乙醇洗脱3个柱体积,最后用pH为M3的L4%乙醇洗脱N个柱体积。收集L4%的乙醇洗脱液,减压回收溶剂,得浸膏。硅胶柱色谱纯化工艺为:以二氯甲烷-甲醇-浓氨水(O2)为洗脱剂,湿法装柱,使径高比为Q2。取树脂L4%的洗脱物,与硅胶1:1拌样,按P2的上样量上样,洗脱剂洗脱,合并含有槐定碱和13,14-去氢槐定碱的流份,回收溶剂,R回流提取,回收R得槐定碱和13,14-去氢槐定碱的混合物粗品。混合物粗品经加氢还原,重结晶后,即可得槐定碱精品。另取混合物粗品经过二次柱色谱分离后,经重结晶后即可得13,14-去氢槐定碱精品。4.纯度检验。利用TLC和HPLC法,在不同展开系统和紫外多波长下对自制的槐定碱和13,14-去氢槐定碱的纯度进行了检验,并对水分和灰分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自制的槐定碱和13,14-去氢槐定碱的纯度均在98.5%以上,水分和灰分均小于0.1%。
|
|
|
|
1 |
田真真;万红娇;杨翠萍;;槐定碱的药理研究综述[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0年11期 |
2 |
聂红明;陈建杰;高月求;金树根;王灵台;;槐定碱体外抗乙肝病毒的实验研究[J];北京中医;2007年10期 |
3 |
夏玉叶,王大元;槐定碱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中国药学杂志;1997年07期 |
4 |
李在邠,赵德化,盛宝恒;槐定碱抗实验性心律失常作用[J];中药药理与临床;1985年00期 |
5 |
崔利华,张宝恒;槐定碱抗心律失常作用机制分析[J];中药药理与临床;1985年00期 |
6 |
黄圣凯,陈静芬,谢永新,袁惠南;槐定碱的气相色谱测定法及其在兔体内的药代动力学[J];药学学报;1988年08期 |
7 |
梁新丽;廖正根;高秀蛟;张萍;;注射用盐酸槐定碱对血管刺激性、溶血、过敏性试验研究[J];时珍国医国药;2007年08期 |
8 |
石红欣;吴清;任天池;张玲;张永强;;制备工艺对槐定碱白蛋白微球体外释药特性的影响[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年04期 |
9 |
胡一中,黄圣凯;槐定碱的生理药动学模型[J];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1995年02期 |
10 |
李在邠,赵德化,盛宝恒;槐定碱抗实验性心律失常作用[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1986年01期 |
11 |
崔利华,张宝恒;槐定碱的抗心律失常作用[J];生理科学;1984年Z1期 |
12 |
贺新;;化做春泥更护花——追记国家一类抗癌新药槐定碱的发明人李雪梅教授[J];中国发明与专利;2009年05期 |
13 |
;新型结构的第一类抗癌新药槐定碱诞生——记江西中医学院李雪梅、潘达鑫教授夫妇[J];高科技与产业化;2008年01期 |
14 |
王一飞,李运兴,崔蕴慧,袁惠南;苦豆子生物碱槐定碱的体外抑精作用及对人阴道正常菌群乳酸杆菌的影响[J];河南医科大学学报;1995年01期 |
15 |
雷芾华;侯月梅;王昕;张峰;龚辉;程文波;;槐定碱对房颤兔的抗房颤作用研究[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19年13期 |
16 |
吴运珖;张爱华;吴联奎;;槐定碱中主要微量杂质的分离和结构鉴定[J];药物分析杂志;2009年04期 |
17 |
谭炳炎,郑文晖,汤丽芬,李章旺,赵香兰,冯霞;毛细管气相色谱法测定人体血清中槐定碱浓度[J];色谱;1996年06期 |
18 |
代霖霖;李冬冬;支爽;赵秀梅;;苯氧基磷酰氮芥取代的槐定碱衍生物的合成及其抗肿瘤活性研究[J];现代药物与临床;2018年01期 |
19 |
;医药动态[J];开卷有益—求医问药;2015年12期 |
20 |
余建强,蒋袁絮;槐定碱、氧化槐定碱的药理学研究进展[J];宁夏医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