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慢性束缚应激大鼠模型的证治相关性研究

李伟  
【摘要】: 证治相关性研究是中医诊断学中有关证研究的薄弱环节,近年来也成为了中医诊断学研究的一个热点。应激是机体的非特异保护适应机制,但它也引起机体自稳态的变动,甚至导致疾病。导致机体应激反应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可以是躯体的、心理的,也可以是社会文化的,应激的变化可涉及多个系统,引起体内组织学、生理学、生化学改变,尤其与神经内分泌和免疫系统关系密切。有研究表明在社会流行病中约75%-90%与应激有关,应激的作用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特别是近十多年来,有关应激的研究在整个人类健康的研究中占据了一个十分显著的地位。 本课题目的在于:①建立慢性束缚应激大鼠的动物模型并进行评价;②从理论研究和动物实验研究两个方面,系统地探讨了慢性束缚应激的病理生理基础;③对比研究逍遥散、四君子汤和金匮肾气丸三种中药复方抗应激的作用机理;④探讨慢性束缚应激大鼠模型的中医证治相关性。 本论文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0000216)与霍英东教育基金资助项目(№:81037)的主要内容之一,分为理论研究和实验研究两部分。 理论研究:主要探讨了以下几方面的内容。①应激的概念和分期;②中医对应激原的认识,以及中医肝、脾、肾三脏在应激中的作用及慢性束缚应激的主要病机;③应激动物模型的制作;④应激与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的关系;⑤应激与神经肽的关系;⑥应激和微量元素锌和硒的关系。 实验研究: 实验一、慢性束缚应激大鼠模型的建立、评价及中药复方的影响。 本实验的目的在于①探讨慢性束缚应激状态下大鼠行为学的变化;②探讨三个复方对慢性束缚应激大鼠行为变化的影响;③探讨慢性束缚应激时大鼠进食量和体重的变化;④对比不同治疗方法对慢性束缚应激大鼠进食量和体重的影响;⑤对慢性束缚应激大鼠模型的进行评价。 将二级雄性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7天模型组、21天模型组、四君子汤组、逍遥散组、金匮肾气丸组6组,每组各10只。实验所用的中药复方分别选用《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中的逍遥散(北柴胡30g、当归30g、白芍30g、白术30g、茯苓30g、炙甘草15g、生姜10g、薄荷10g)、四君子汤(党参30g、白术15g、茯苓15g、炙甘草10g)和《金匮要略》中的金匮肾气丸(干地黄60g、山药30g、山茱萸10g、泽泻15g、茯苓15g、牡丹皮15g、桂枝10g、炮附子10g)。以上药物按一定的工艺制成药粉备用。以慢性束缚方法制作应激大鼠模型,将大鼠束缚于特制的束缚架上,每日3小时,连续21天(B组为7天)。自造模第一日始,各用药组每日在束缚前1小时分别灌服逍遥散、四君子汤、金匮肾气丸,其它各组则灌服等体积的蒸馏水。每日称量大鼠体重、计算进食量,实验结束前做行为学测定(包括旷场实验和鼠尾悬挂实验)。 实验二、慢性束缚应激大鼠模型免疫功能的变化及中药复方的影响 研究目的为:①研究慢性束缚应激时大鼠免疫器官的变化情况;②研究慢性束缚应激时 WP=6 免疫细胞功能的变化;③研究慢性束缚应激时血清免疫相关细胞因子的改变;④对比三个复方对慢性束缚应激时机体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功能以及血清细胞因子的调节作用。 将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7天模型组、21天模型组、逍遥散组、金匮肾气丸组、四君子汤组6组。造模及给药方法同前。实验结束时,将大鼠断头处死,取血置于低温离心机中,3500rpm,离心10分钟,取血清,采用双抗夹心ABC-ELISA法检测其中IL-1β、IL-2、IL-6的含量,采用巨噬细胞NO2释放法检测其中IFN-γ的含量;将胸腺和双侧肾上腺取出,在电子天平上称重,计算胸腺指数和肾上腺指数;采用中性红比色法测定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制备脾细胞悬液,检测淋巴细胞转化功能。 实验三、慢性束缚应激大鼠模型皮层和海马BDNF、TrkB、NT3的变化及中药复方的影响 大鼠分组和造模方法同实验一。实验目的为:①研究慢性束缚应激时大鼠皮层和海马的BDNF、TrkB、NT3变化;②对比三个复方对皮层和海马BDNF、TrkB、NT3的影响的异同。实验结束时,大鼠用10%的水合氯醛麻醉,4%多聚甲醛溶液通过心脏灌注固定后取脑,置于4%多聚甲醛溶液中后固定。然后将脑组织移至20%的蔗糖溶液中,待组织下沉后,液氮骤冷,于衡冷低温切片机中制备30μm的切片,用免疫组织化学结合图像分析的方法观察皮层和海马BDNF、TrkB、NT3的变化。 实验四、慢性束缚应激大鼠模型海马脑啡肽mRNA和前强啡肽mRNA的表达及中药复方的影响 分为正常对照组、7天模型组、21天模型组、逍遥散组、四君子汤组、金匮肾气丸组6组。研究目的为:①探讨慢性束缚应激时大鼠海马脑啡肽mRNA和前强啡肽mRNA表达的变化;②揭示三个复方抗应激的基因学基础,对比其对脑啡肽mRNA和前强啡肽mRNA的影响的异同。造模方法同实验一。造模结束后,立即将大鼠断头处死。在冰盘上迅速剥离脑组织取双侧海马,称重后用TRIZOL提取总RNA,进行RT-PCR反应,扩增脑啡肽和前强啡肽基因,同时以β-actin作为内对照。用凝胶图像分析系统进行扫描并分析,把目的基因的光密度与内参照条带的光密度的进行比较后进行半定量分析。 实验五、慢性束缚应激大鼠模型海马基因差异表达及逍遥散作用的初步研究 分为正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陈纯姿;于慧;;两种不同慢性应激对大鼠体质量与自发活动的影响[J];汕头大学医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2 于慧;陈纯姿;黄庆军;;不同应激方式对大鼠行为及海马神经元数量的影响[J];汕头大学医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3 徐建芬;慢性束缚应激损害小鼠学习记忆和抑制体重增加[J];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5期
4 金海燕;应激与海马神经元的结构可塑性[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03年03期
5 刘亚莉;迟素敏;毕辉;樊荣;王跃民;陈耀明;骆文静;陈景元;裴建明;;复合营养素对应激大鼠血清IL-6水平的影响[J];解放军医学杂志;2007年08期
6 严灿,吴丽丽,徐志伟;应用心理应激理论和方法开展中医药实验研究的思路[J];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04年04期
7 严灿;吴丽丽;徐志伟;史亚飞;潘毅;;加味四逆散对慢性束缚应激大鼠海马部分氨基酸含量的影响[J];中国病理生理杂志;2005年10期
8 王海云;;宁肠汤对肠易激综合征大鼠抗氧化能力的影响[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8年07期
9 何芙蓉,王慧聪,雷晓峰,赵晓林;慢性应激的神经内分泌研究进展[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2年04期
10 李兆东,李定国,徐芹芳;应激和CRF对结肠推进功能影响的研究[J];胃肠病学;1998年03期
11 邢立愚,侯凌飞,孙威,许晖,王宪;不同类型应激对大鼠神经和免疫源降钙素基因相关肽释放的影响[J];北京医科大学学报;1999年06期
12 蒋与刚;金属硫蛋白与应激[J];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1999年03期
13 宗传龙,杜可明,李效良;一种描述血浆皮质醇应激分泌的方法[J];中国卫生统计;1999年06期
14 黄建华,文石汉,邵永秋;应激对大鼠血浆内皮素与纤溶活性的影响及对应激损伤的保护作用的研究[J];华南国防医学杂志;2000年02期
15 钱令嘉;关于应激与军事应激医学研究的思考[J];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2001年04期
16 韩彦弢,韩玉慧,崔瑞耀;睫状神经营养因子对应激大鼠体质量的影响及其机制探讨[J];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2001年01期
17 杨甫德 ,吉中孚;应激与心身疾病(之一)[J];中老年保健;2001年01期
18 唐已婷,陈家旭;束缚应激与中医肝的关系[J];中国医药学报;2002年02期
19 滕宗艳,张一娜,李秀兰,于维汉;应激对大鼠心肌硫氧还蛋白还原酶表达的影响[J];中国地方病学杂志;2003年05期
20 吴东辉,杨权,许崇涛;应激对大鼠海马谷氨酸、天冬氨酸和γ-氨基丁酸含量的影响[J];中华精神科杂志;2003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志伟;严灿;吴丽丽;;对应用心理应激理论和方法开展中医药实验研究的若干思考[A];全国中西医结合基础理论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2 钱令嘉;宋学立;任会荣;吴淑庆;弓景波;;应激对心血管功能的损伤作用及其线粒体机制的研究[A];新世纪预防医学面临的挑战——中华预防医学会首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2年
3 郑樊慧;张忠秋;;运动员恢复-应激量表对监测射击运动员恢复-应激状态的有效性的探究[A];第七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二)[C];2004年
4 郑樊慧;张忠秋;;运动员恢复—应激量表对监测射击运动员恢复—应激状态的有效性的探究[A];第七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二)[C];2004年
5 孙喜庆;姚永杰;吴兴裕;郝卫亚;;立位应激下心血管反应数学模型的建立与仿真研究[A];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第六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4年
6 任夫乔;顾成宇;冯锐;姜乾金;;服刑人员心理压力影响因素研究[A];浙江省医学会心身医学分会成立大会暨2006年浙江省心身医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6年
7 井世洁;赵宏艳;;消防队员的工作压力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8 王晓鹃;宋志刚;焦洪超;林海;;应激影响肉仔鸡骨骼肌生长发育和脂肪代谢的机制研究[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营养学分会第十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9 李杰;谢忠礼;张有为;;慢性应激对大鼠海马区5-HT2AR及其mRNA表达的影响[A];中华中医药学会第二届中医方证基础研究与临床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10 马鑫;王薪景;王立春;;对脾病证治中几个关系的认识[A];第二十二届全国中西医结合消化系统疾病学术会议暨消化疾病诊治进展学习班论文汇编[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伟;慢性束缚应激大鼠模型的证治相关性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3年
2 杨焕民;应激肉牛几种组织中HSPs表达的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需大学;2002年
3 刘凯军;《黄帝内经》咳病证治原则及脏腑咳理论体系的研究[D];湖南中医药大学;2008年
4 赵虎;天敌应激对大鼠海马神经元的损害作用及海马类固醇激素受体系统对精神应激反应的调节效应研究[D];汕头大学;2003年
5 康劲松;淋巴细胞钾通道在应激引起的神经免疫调节变化中的作用[D];吉林大学;2005年
6 侯庆;针刺治疗郁证的研究[D];天津中医学院;2003年
7 吴淑庆;胱硫醚β-合成酶在应激致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发生中的作用及其调控机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04年
8 朱雄伟;蛋白酶激活受体-2与海水浸泡伤后急性胃黏膜病变关系的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4年
9 李杰;情志应激诱发实验性2型糖尿病病因学及相关机理的研究[D];天津中医学院;2002年
10 陈雪梅;细胞应激适应中HSP90的作用和应激适应保护蛋白的初步筛选[D];第一军医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建新;慢性束缚应激大鼠中枢内GR与β-EP变化及中药复方的影响[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3年
2 唐已婷;肝主疏泄与慢性束缚应激中枢相关神经肽的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2年
3 石慧琳;慢性束缚应激对大鼠肠屏障功能的影响及其机制的探讨[D];天津医科大学;2003年
4 马梦茵;慢性束缚应激中枢L-ENK与肝主疏泄相关性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4年
5 马慧;慢性应激对大鼠海马中即刻早期基因c-fos表达的影响[D];中国医科大学;2003年
6 郭运生;创伤性颅脑损伤后应激性消化道出血的临床分析[D];天津医科大学;2006年
7 李博;应激与吸烟对牙周炎影响的实验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8 张保军;尼卡地平与艾司洛尔联合应用控制气腹应激的临床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9 倪海;中小学教师应激及其与工作满意感的关系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10 姜亨圭;电针对脾虚型复合应激模型大鼠作用机制的实验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南农大 王瑞国;减少仔猪运输中的应激[N];江苏科技报;2002年
2 金鹏良;春节期间谨防蛋鸡应激[N];山西科技报;2002年
3 张洪军;语言应激与情绪短路[N];健康报;2002年
4 胥晓琦;早期干预应激的新理念:临床营养防治[N];中国中医药报;2004年
5 刘思当;防治鸡病首先要消除应激危害[N];陕西科技报;2004年
6 李崇婕;如何预防季节变化造成的应激[N];中国畜牧报;2002年
7 山东农业大学 刘思当;防治鸡病首先要消除应激危害[N];中国畜牧报;2004年
8 北京华都种猪繁育公司 崔敏;减少猪应激 降低死亡率[N];中国畜牧水产报;2000年
9 梁巍;养猪生产中几种主要应激及预防[N];中国畜牧报;2004年
10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 何大乾;正视养殖业财富流失的“黑洞”:应激[N];中国畜牧报;2004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