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毒通络保肾胶囊对糖尿病大鼠肾脏ECM积聚及其相关受体分子调控研究
【摘要】:糖尿病肾病 "DN" 是糖尿病" DM" 主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 是导致慢性肾功能不全的
常见原因 .在终末期肾病病人中约30%-40%是由DN引起的 .本论文从文献综述 ,理论研究,
实验研究方面对解毒通络保肾胶囊防治DN进行较系统的研究. 并重点对毒损肾络的病理基
础及依据进行了深入的理论探讨, 提出毒损肾络是消渴肾病的主要机制 .建立了较完备的辩
证分型方案, 论证了解毒通络补肾法是治疗消渴肾病的有效途径. 突出了解毒防变的临床意
义. 在实验研究中运用中药介导PPAR, 途径引入" DN" 研究中, 尚未见文献报道. 有较强的
创新性和实用性.
1 文献综述
从古代和现代对DN的病因病机, 辨证论治 ,分期辨证论治 ,专法专方治疗和单味中药
及提取物的治疗等方面的研究情况进行了综述 .并对当前在诊断及疗效评定标准. 辨证分候
和科研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述评和展望.
对DN的发病机理, 即肾组织糖代谢紊乱, 脂代谢紊乱 ,血管活性物质 ,生长因子与化
学趋化因子, 反应氧中间产物等方面, 并据此对近年来中医中药防治DN机理的实验研究成
果 .研究动态进行了综述, 并进行了评述和展望.
就近年来国内外在DN发病机制中, 细胞外基质转换失平衡 ,基质金属蛋白酶系统及其
相关的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PAR)γ 作用机制的最新研究成果及研究动态进行了综
述.
2 理论研究
运用中医理论引经据典 ,并结合现代研究成果 ,对消渴肾病的源流 ,命名依据以及消渴
肾病的中医诊断,辩证分型, 诊治要点, 识毒要点, 治则治法等进行了探讨 .提出毒损肾络
是消渴肾病的主要机制, 论述了解毒通络补肾法是治疗消渴肾病的有效途径.
3 实验研究
3.1 解毒通络保肾胶囊对实验性糖尿病大鼠肾脏功能的影响
采用链脲佐菌素 "STZ" 诱导大鼠实验性DM模型 ,设正常对照组 ,DM模型组, 阳性.
对照组" DM "罗格列酮 ,和中药实验组 "DM" 解毒通络保肾胶囊 ,实验观察各项指标
.结果表明: 解毒通络保肾胶囊明显改善DM大鼠的一般状态, 具有一定的降低血糖和血清胆
固醇, 甘油三酯作用 ,与 "DM" 模型组比较具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 (P0.05)
能够抑制 "DM"
大鼠早期肾脏肥大及肾小球高滤过, 降低" DM" 大鼠升高的血清尿素氮, 肌酐 ,与 "DM" 模型
组比较具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 P0.05)
显著降低实验大鼠24h尿蛋白排泄量, 与 "DM" 模
型组比较具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 P0.05)
提示解毒通络保肾胶囊对实验性" DM "大鼠具有
良好的调节糖代谢, 脂代谢作用, 以及抑制肾小球高滤过和肾脏肥大, 减少尿蛋白排出, 保
护肾功能的作用.
3.2 解毒通络保肾胶囊对实验性糖尿病大鼠肾脏病理组织学及超微结构变化的影响
1
WP=6
2 解毒通络保肾胶囊对糖尿病大鼠肾脏." ECM "积聚及其相关受体分子调控研究.
本实验通过光镜, 电镜观察各组实验性DM大鼠肾组织形态学变化, 并利用免疫组化方
法观察解毒通络保肾胶囊对DM大鼠肾小球细胞外基质." ECM" 的主要成分IV型胶原 "Col
IV" 和纤维连接蛋白 "FN" 沉积的影响. 结果表明:" DM" 模型组光镜下可见肾小球系膜区弥
漫性增宽 "PAS" 阳性的均质蛋白性物质明显增多. 肾小球ECM 增多, 系膜细胞轻度增生
肾小球基底膜" GBM" 增厚等表现 ,透射电镜观察结果为肾小球基底膜呈阶段性增厚. 有
的模糊不清 ,上皮足突数量减少 ,广泛融合或部分融合. 滤过膜间隙增大 ,系膜区扩大, 系
膜细胞增多, 经解毒通络保肾胶囊治疗的中药实验组上述病理改变较DM模型组显著减轻
免疫组化结果表明: DM模型组ColIV与FN免疫染色从强度到面积都明显增加 ,可达正常
对照组的5倍以上. 且其染色浓重的区域通常与细胞增生区域有关. 解毒通络保肾胶囊治疗
的中药实验组ColIV及FN在肾小球内表达从染色到面积均明显减轻. 提示解毒通络保肾胶
囊能够明显改善实验性." DM" 大鼠肾组织的病理变化, 对" DM "肾脏具有保护作用 ,并能抑制
"DM" 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ECM 的合成 .减轻其积聚 ,从而改善DM 肾小球硬化.
3.3 解毒通络保肾胶囊对实验性糖尿病大鼠肾脏 "ECM" 降解机制的研究
用酶谱分析法和免疫组织化学法分别检测各组实验动物肾组织基质金属蛋白酶-2
MMP-2, 活性和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物-2, TIMP-2, 蛋白表达 .结果表明:"DM "模型组肾
组织, TIMP-2, 蛋白表达明显增加, 肾组织 ,MMP-2, 活性明显降低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显著
性统计学意义 .(P0.01) 胰岛素增敏剂 "TZDs" 罗格列酮治疗的阳性对照组肾组织TIMP-2.
表达显著下降 ,MMP-2活性明显增加 ,与DM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 P0.05)
中药实验组DM大鼠肾组织中TIMP-2表达较DM模型组显著降低.( P0.05)"MMP-2" 活性
较" DM "模型组明显增强.( P0.05)与阳性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5)与
"DM "模型组比较均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 P0.05)提示解毒通络保肾胶囊具有较显著抑制.
"DM" 大鼠TIMP-2 ,表达和增强肾组织中MMP-2, 活性, 从而促进肾组织中ECM 的降解,
3.4 解毒通络保肾胶囊对实验性糖尿病大鼠肾脏.'PPAR' 途径的影响
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