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肛肠途径营养支持的实验研究
【摘要】:1 研究背景和目的
肠内营养(Enteral nutrition,EN)是当今外科一项基础的治疗手段,因其具有
肠外营养(Parenteral Nutrition,PN)所不可比拟的优点和较少的并发症,越来越被
广大临床医师所热衷。据报道住院病人中约有 40~50%伴有营养不良,这直接关系着
患者的康复和疾病的预后,因此对EN的研究更是受到了许多学者的关注,取得了较快
的进展。EN 的经典概念是从上→下的小肠内营养支持,不论是经口饲、鼻饲还是胃造
瘘、空肠造瘘等方式都采用了这种营养途径,所给营养素为要素膳,或以水解蛋白为
主的制剂或以整蛋白为主的制剂。但是随着临床实践的应用,人们发现采用此种途径
进行的营养支持并不能适用于所有的患者,例如对于上消化道癌性梗阻的患者、因疾
病而行全小肠切除的病人来说,就无法施行。因此,寻找行之有效可替代的肠内营养
支持途径是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我国的传统医学几千年前就有经直肠导药治疗疾病的方法,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我们以此为切入点,依据中医理论“大肠与肺相表里”,“肺朝百脉”作为基础,成功
地建立了动物模型并由经肛肠途径导入营养液,并辅以中药健脾敛肠汤调理,观察了
中药对结肠内营养支持的影响。有学者认为大肠不仅只与肺相联系,大肠还通过经络
与多脏相关,即肠络,是目前继心络、脑络、肝络之后一个新的观念,均属于络病研
究的范畴之内。
中药健脾敛肠汤是导师李乃卿教授的经验方,以益气健脾、涩肠止泻为治则,临
床应用多年,取得了改善具有上述症状患者的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期的良好效果。本
研究在导师多年临床研究的基础上,采用现代医学的研究方法,从器官、组织、基因
水平进行了深入探讨,旨在将经验医学和证据医学相结合,探讨经结肠内营养支持挽
救生命的最佳途径并提供科学依据。
2 方法
本研究包括四个部分: 1)经结肠营养支持最佳动物模型的建立和健脾敛肠汤对生
(
存率的影响; 2)中药干预后对营养指标、结肠粘膜形态学和免疫功能的影响; 3)
( (
健脾敛肠汤主要有效成分—黄芪甲苷在短肠大鼠胃肠道吸收程度的研究;
(4)健脾敛
肠汤对肠粘膜屏障的影响。
整体动物实验分为六组:假手术组、结肠营养模型组、中药大剂量+营养支持组、
中药中剂量+营养支持组、中药小剂量+营养支持组、谷氨酰胺+营养支持组;中药吸收
程度的实验分为三组:胃、小肠和大肠组。
本课题针对小肠大部分缺失所致的短肠病理状态,根据不同情况在第 2 周、第 4
周观察了以健脾益气、涩肠止泻为法的导师经验方对短肠大鼠各项指标的影响,并同
时运用了症状观察学、病理组织形态学、电子显微镜、高效液相色谱蒸发激光散射检
测器、免疫组织化学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物酶法和图像分析等研究手段动态地
WP=5
2 经肛肠途径营养支持的实验研究
观察了短肠大鼠结肠内营养支持过程中在不同时间点的生存率、血细胞参数、结肠代
偿情况、机体免疫器官的结构、中药在结肠的吸收程度和结肠粘膜的凋亡的变化。
3 结果
(1) 经肛肠途径营养支持的大鼠模型的建立及中药对大鼠生存率的影响
近端结肠营养模型组与远端结肠营养模型组的生存率比较,在相同的时间点近端
结肠营养模型组的存活例数及生存率明显大于远端结肠营养模型组(P0.05),近端结
肠造瘘插管营养+中药各剂量组与近端结肠造瘘插管营养结肠营养模型组相比较可明
显延长短肠大鼠的生存日数(P0.05), 降低短肠大鼠的死亡率和提高短肠大鼠的死
亡保护率和生命延长率。小肠粘膜形态学变化:第 2 周时大鼠小肠的镜下观可见各组
小肠壁层次清楚,粘膜上皮结构完整,无明显充血和炎细胞浸润。远端结肠营养模型
组小肠萎缩明显,小肠壁明显变薄,近端结肠营养模型组次之;正常饮食组、近端结
肠营养模型组与远端结肠营养模型组三组之间两两比较小肠粘膜厚度、肠绒毛高度、
肠腺分布密度、肠隐窝深度和绒毛表面积均有显著差异(P0.05),顺序为正常饮食组
近端结肠营养模型组远端结肠营养模型组。肺脏的形态学观察:近端结肠营养模
型组、远端结肠营养和模型组三组肺脏的肉眼观可见双肺呈均匀淡红色,各肺叶表面
光滑润泽,质地柔软,无异常改变;肺泡结构正常,肺泡壁结构完整,细支气管粘膜
上皮完整,无明显充血,无梗死灶和瘀血,间质无充血水肿及异常淋巴细胞浸润和肺
泡壁断裂,无肺泡萎陷和局灶性出血。正常饮食对照组的肺脏系数为 1.34±0.47,近
端结肠营养模型组肺脏系数为 1.29±0.63,远端结肠营养模型组肺脏系数为 1.26±
0.83,三组之间两两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果提示:近端结肠造瘘插管营养支
持是本系列研究的理想的动物模型。
(2) 中药干预治疗后对短肠大鼠营养指标的影响
各时间点各组大鼠体重的变化:在不同的时间点中药大、中剂量组和谷氨酰胺(Gln)
组的大鼠体重与结肠营养模型组大鼠的体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中药小剂量
组的与结肠营养模型组相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 中药大、中剂量组和 Gln 组的大
鼠的体重在4周内始终与假手术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肠营养模型组大鼠的体
重与假手术组相比有非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