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电针肺俞穴对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平喘作用的疗效评价

李俊  
【摘要】:目的:通过电针肺俞穴对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的临床研究,综合科学评价肺俞穴平喘作用及对人体的安全性和临床可推广性。并在探讨肺俞穴主治规律及其机理的基础上,进一步规范有关腧穴主治规律临床研究的标准及操作规范。 方法:1.选用随机数字表将试验病例按病情随机分为电针肺俞组(电针组)、西药对照组(对照组)。观察疗程为2周。从治疗前一周开始停服一切试验用药以外的药物,患者就诊前已经常规使用吸入激素者,观察期间维持原吸入激素量不变。2.电针组30例。取穴:肺俞(双侧),腧穴定位依据国标《经穴部位》选定。针具:30号1.5寸瑞琪尔牌针灸针。电针仪为韩氏穴位神经刺激仪。刺灸法:取伏卧位,肺俞穴常规消毒后,持针向脊柱方向斜刺,根据患者胖瘦进针1.0—1.2寸,捻转行针,得气后连接韩氏穴位神经刺激仪。连接方法:将电针仪的正负极分别接在针柄上,每次将正负极交换连接。治疗参数:疏密波,频率20赫兹,强度以针柄轻微颤动,患者能耐受为度。每次30分钟,每日一次,2周为一疗程,疗程期间不休息。对照组30例:舒氟美,每次200mg,每日两次口服。2周为一疗程,疗程期间不休息。观察指标:哮喘主要症状、体征(喘息、气短、咳嗽、咳痰、哮鸣音)的变化。肺功能测定:包括呼气峰值流速(PEF)、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_1)、第一秒用力呼气率(FEV_1%)。疗效判定标准:哮喘主要症状、体征(喘息、气短、咳嗽、咳痰、哮鸣音)疗效判定标准。 结果:1.电针组与对照组,两组间及两组内呼气峰值流速(PEF)比较。电针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01),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01)。说明电针肺俞穴和口服舒氟美均对哮喘患者的PEF水平有较好的改善作用。电针组和对照组治疗前比较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治疗前两组患者的PEF水平没有显著差异;治疗后比较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电针肺俞穴和口服舒氟美对哮喘患者的PEF水平改善作用没有显著性差异。2.电针组与对照组,两组间及两组内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_1)比较。电针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01),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极其显著(P0.001)。说明电针肺俞穴和口服舒氟美均对哮喘患者的FEV_1水平有显著的改善作用,口服舒氟美差异更显著。电针组和对照组治疗前比较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治疗前两组FEV_1水平有可比性;治疗后比较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电针肺俞穴和口服舒氟美对哮喘患者的FEV_1水平改善作用没有显著性差异。3.电针组与对照组,两组间及两组内第一秒用力呼气率(FEV_1%)比较。电针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01),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显著(P0.05)。说明电针肺俞穴和口服舒氟美均对哮喘患者的FEV_1%水平有较好的改善作用。电针组和对照组治疗前比较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治疗前两组FEV_1%水平有可比性;治疗后比较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电针肺俞穴和口服舒氟美对哮喘患者的FEV_1%水平改善作用没有显著性差异。4.两组间及两组内症状评分比较:电针组治疗前后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李健 ,季宝琴 ,赵宁侠 ,任秦有;艾灸肺俞穴对健康人肺功能影响的研究[J];陕西中医;2002年04期
2 姜英;背俞穴拔罐治疗小儿咳嗽50例[J];中国针灸;1997年10期
3 季宝琴,李健,赵宁侠,任秦有;80例健康青年分别经针刺或艾灸肺俞穴后的肺功能变化[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3期
4 王湘茗;徐涛;张仲源;;背俞穴拔罐走罐辅助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274例[J];中医外治杂志;2009年03期
5 房颖;;针刺五脏背俞穴治疗亚综合征抑郁的疗效观察[J];今日科苑;2011年16期
6 李殿宁,许志泉,李玉堂,姜文方;背部的显微解剖与背俞穴结构关系研究[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5年02期
7 王玉慧,于己和;针刺背俞穴治疗乳腺囊性增生病36例[J];针灸临床杂志;1996年09期
8 邓元海;针灸背俞穴缓解脏腑急症举隅[J];湖南中医杂志;1998年06期
9 罗永莉;针灸背俞穴治哮喘一例[J];针刺研究;1998年03期
10 太鑫,杨光,曲延华,崔立新;背俞穴配合心理疗法治疗阳萎36例[J];针灸临床杂志;2001年06期
11 庄丹红;梅花针叩刺背俞穴治疗顽固性失眠42例[J];中国针灸;2004年06期
12 李磊,高尚轸,王忠英;背俞穴埋线疗法治疗支气管哮喘临床观察[J];针灸临床杂志;2005年06期
13 吴兆利;张庆荣;;肺俞穴的古今研究[J];辽宁中医杂志;2007年04期
14 植兰英;;《内经》论背俞[J];上海针灸杂志;1989年02期
15 许云祥;陈贵珍;张家维;赖新生;;电针对糖尿病大鼠脑组织游离氨基酸含量的影响[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6年03期
16 郭原;孟昭威;周逸平;;背俞穴感传的临床研究[J];辽宁中医杂志;1990年04期
17 赵树玲;针刺背俞穴治疗术后尿潴留[J];四川中医;1995年06期
18 佘瑞平;艾炷灸背俞穴治疗带状疱疹76例[J];江苏中医;1998年11期
19 段鲜红,郭现辉;浅谈背腰部穴位与背俞穴的不同应用[J];河南中医;2003年12期
20 陈濒湖;;《三建膏》治哮喘[J];江苏中医药;1964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宗桂;严振国;张永贤;梁淑梅;;五脏相关背俞穴针刺安全深度之研究[A];全国针刀医学学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5年
2 宗蕾;;平衡阴阳蹻脉配合背俞穴治疗失眠的疗效观察[A];2011中国针灸学会年会论文集(摘要)[C];2011年
3 王俊华;;针刺背俞穴结合躯干训练对中风偏瘫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A];中国康复医学会第十四次脑血管病康复学术会议暨中华中医药学会第九次养生康复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4 吴新贵;何源浩;;背俞穴主治作用的机理探讨[A];2006中国针灸学会临床分会第十四届全国针灸学术研讨会针药结合论坛[C];2006年
5 陈秀华;陈润东;奎瑜;;背腧穴针灸疗法对亚健康状态的干预作用初探[A];广东省针灸学会第十次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2007年
6 张基荣;吕爱玲;;背俞穴姜灸预防化疗后白细胞减少30例观察[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呼吸病学术会议暨学习班论文汇编[C];2006年
7 文幸;;艾灸背俞穴治疗围绝经期睡眠障碍的临床观察[A];广东省针灸学会第十一次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0年
8 吴雪梅;于颖梅;;针刺背俞穴、夹脊穴治疗脑卒中后痉挛性瘫痪的临床研究[A];2010中国医师协会中西医结合医师大会摘要集[C];2010年
9 陈润东;陈秀华;奎瑜;;薄氏腹针对睡眠障碍为主的亚健康状态干预作用研究[A];首届全国腹针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7年
10 周秉真;;针灸背俞穴为主治疗甲胺磷中毒性多发性神经炎22例[A];中国中医药学会基层中医药会议专刊[C];199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俊;电针肺俞穴对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平喘作用的疗效评价[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5年
2 林蓓茵;电针仪设计技术及其参数的相关因素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0年
3 黄展鸿;四花穴的古今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2年
4 陈玉骐;背俞穴刺络放血治疗痤疮的临床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9年
5 阮德明;浮针疗法对支气管哮喘平喘作用的疗效观察[D];南京中医药大学;2009年
6 张笑菲;隔姜灸防治癌症化疗毒副作用及对生存质量影响的临床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8年
7 王海;经穴与脏腑靶器官相关联聚焦性与弥散性功能效应特性规律的实验研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8年
8 张欣;针刺疗法治疗失眠的优选方案及疗效评价的临床研究和机理探讨[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9年
9 张维;针刺背俞穴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系统评价及临床研究[D];中国中医科学院;2010年
10 丁文彦;针刺五脏背俞穴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的临床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万里;电针肺俞穴对支气管哮喘(急性期)平喘作用的临床观察[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6年
2 王亚南;针刺背俞穴为主治疗焦虑性神经症的临床疗效研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0年
3 汪家柔;艾灸肺俞、肝俞穴对穴位电流及相关脏器钙离子分布的影响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9年
4 谢美娣;艾灸五脏背俞穴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临床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年
5 李洪双;背俞穴埋线治疗抑郁症的疗效评价及对生存质量的影响[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0年
6 韩雪梅;拮抗针法对改善中风后遗症肌痉挛状态的临床研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4年
7 苏妆;背俞穴主治症的规范化研究[D];辽宁中医药大学;2006年
8 李在先;电针背俞穴为主治疗单纯性肥胖病的临床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2年
9 张珮伦;电针结合温针灸治疗退行性膝关节炎的临床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7年
10 陈献卿;电针背俞穴为主治疗单纯性肥胖症的临床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严艳;自血针灸可治哮喘[N];健康时报;2007年
2 黄明恩;电针治病步骤[N];医药养生保健报;2007年
3 岳忠;使用电针仪注意选波型[N];医药养生保健报;2008年
4 记者衣晓峰;华佗夹脊穴配合背俞穴针刺治疗Ⅱ型糖尿病获良效[N];中国中医药报;2003年
5 陈金伟;电针蝶腭神经节为主治疗变应性鼻炎疗效明显[N];中国医药报;2007年
6 徐文兵;膏肓的深浅[N];中国医药报;2006年
7 文/张秋臻(副主任医师);开发脊柱的治病保健潜能[N];上海中医药报;2002年
8 王泽议;中医药更属于世界[N];中国中医药报;2009年
9 黄铃本报记者 章关春;针灸减肥手法优于电针[N];健康报;2007年
10 张琴;捏脊疗法老人也可用 [N];中国医药报;2002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