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人工麝香的安宫牛黄丸对实验性脑缺血缺氧及内毒素休克的保护作用
【摘要】:
安宫牛黄丸出自清代吴鞠通《温病条辨》,由牛黄、犀角、麝香、珍珠、朱砂、雄黄、黄连、黄芩、栀子、郁金、冰片等11味药组成。具有清热解毒、豁痰开窍的功效,主治热病、邪入心包、神昏谵语。安宫牛黄丸治疗急性脑血管病,疗效显著,后遗症相对较轻,是临床上治疗高热惊厥、脑卒中的要药。但由于组方中的麝香来源全靠猎麝取香,麝资源不足,药源严重匮乏,价格昂贵,严重影响安宫牛黄丸的临床应用,而人工麝香具有与天然麝香相似的功能主治与使用范围,用人工麝香替代天然麝香的安宫牛黄丸不但可以供应中医临床用药的需要,也是对野麝资源的有效保护,是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中医现代化的体现。
脑血管病是神经系统的常见病,其发病率、死亡率和致残率都很高。现代病理生理学研究认为,脑卒中昏迷的重要病理基础是脑水肿及其后的脑疝,及一系列生化紊乱,如能量代谢、电解质平衡、酸碱平衡、酶系统功能、氧自由基和神经递质含量与功能等异常。中医认为,中风其本在肝肾亏虚,其标在风、火、痰、瘀、气,它们在发病过程中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临床出现烦躁神昏谵语,此乃为脑血管意外急性期的关键所在。故用安宫牛黄丸以达清心醒脑开窍、保护脑组织、促其苏醒目的。本实验通过含人工麝香的安宫牛黄丸对脑缺血缺氧损伤及内毒素休克等的保护作用的研究,为以人工麝香替代天然麝香的安宫牛黄丸临床使用提供一定的实验依据。实验结果如下:
1.含人工麝香的安宫牛黄丸对实验性脑缺血的保护作用
实验采用三氯化铁制作大鼠大脑中动脉栓塞模型(MCAT),观察含人工麝香的安宫牛黄丸对模型大鼠脑梗塞范围、神经症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大脑中动脉栓塞后,脑组织缺血缺氧,最终出现脑梗塞、肢体偏瘫无力等神经症状,含人工麝香的安宫牛黄丸333mg/kg、167mg/kg、84mg/kg组(分别相当于人临床用量的12倍,6倍,3倍)和含天然麝香的安宫牛黄丸167mg/kg、84mg/kg组均可减小模型大鼠脑梗塞范围,含人工麝香的安宫牛黄丸333mg/kg、167mg/kg组不同程度的改善神经症状,两种安宫牛黄丸对局灶性脑缺血损伤均有明显的治疗作用。含人工麝香和天然麝香安宫牛黄丸在改善神经症状、减少MCAT模型大鼠脑梗塞面积指标上无显著性差异。
采用线栓法致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模型(MCAO),观察含人工麝香的安宫牛黄丸对模型大鼠病理组织学及脑含水量的影响。结果显示:两种安宫牛黄丸均可使模型大鼠变性坏死组织的范围缩小,程度减轻,可减轻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引起的神经元死亡;可以明显减轻模型大鼠的脑水肿症状。含人工麝香和天然麝香安宫牛黄丸减轻模型大鼠的脑含水量的作用无显著差异。
采用线栓法致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模型,观察人工麝香的安宫牛黄丸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缺血侧脑组织LD、LDH、SOD、MDA、GSH、的影响。结果表明,模型
|
|
|
|
1 |
夏茜!050011石家庄,孙雨华!101100,马卫东!062552,卫俊峰!056201;自由基与脑缺血──再灌流损伤[J];临床荟萃;2000年24期 |
2 |
张红波;代建峰;张宾辉;;醒脑静注射液对脑缺血再灌注氧化损伤的实验研究[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06年03期 |
3 |
程体娟,罗慧英,王巧明,王志坚;甘西鼠尾草注射液与丹参注射液对大鼠皮层神经细胞缺血性损伤保护作用的比较研究[J];中药药理与临床;2005年03期 |
4 |
李伟;;长春西汀对脑缺血的保护作用[J];哈尔滨医药;2007年01期 |
5 |
魏倩;董六一;;醒脑静乳剂对脑缺血缺氧损伤的保护作用[J];安徽医药;2009年07期 |
6 |
丁素菊;黎佳思;;通心络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的抗氧化作用[J];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06年04期 |
7 |
邱小鹰;王何;陈汉明;全裕凤;曾思恩;;不同脑温状态下地西泮对大鼠脑缺血组织氨基酸及自由基的影响[J];临床神经病学杂志;2008年04期 |
8 |
邹毅清;聂海贵;张福清;魏斌;曾淑珍;邓小明;;金丝桃苷预处理对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后神经行为学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年12期 |
9 |
陈国俊,秦震;拉莫三嗪对大鼠MCAO/IR模型脂质过氧化产物含量的影响[J];脑与神经疾病杂志;1997年06期 |
10 |
卞留贯,张天赐,赵卫国;脑缺血后脑细胞线粒体LPO、SOD的变化[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1994年01期 |
11 |
王兴勇,黄斌,匡凤梧,卢仲毅,许峰;急性局灶性脑缺血性脑损伤发生机制[J];西部医学;2004年03期 |
12 |
卞留贯,张天锡,赵卫国;自由基和钙在致脑缺血脑损害中的相互作用[J];中华实验外科杂志;1994年03期 |
13 |
王玉成;自由基及其在脑缺血时的损害作用[J];临床医学;1995年04期 |
14 |
李军;缺血性脑血管疾病与自由基和一氧化氮[J];青海医药杂志;2004年07期 |
15 |
汪洋;李维祖;尹艳艳;曹曦;明亮;李卫平;;麝香醒脑宁对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J];安徽医科大学学报;2009年04期 |
16 |
王崇顺,奚淑静;急性脑血管病患者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J];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1994年03期 |
17 |
孙丽莎,杨露春,于士柱;局灶性脑缺血后细胞凋亡的发生及自由基的变化[J];天津医药;1999年11期 |
18 |
赵雍,曹春雨,王秀荣,崔海峰,王跃生,王志民,叶祖光,杜贵友;含与不含朱砂和雄黄的安宫牛黄丸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的影响[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2年09期 |
19 |
卞留贯;兴奋性氨基酸与自由基在致脑缺血脑损伤中的相互关系[J];国外医学.脑血管疾病分册;1994年03期 |
20 |
方德仁,杨新玲;血液流变性的改变与缺血性中风的发病机理初步探讨[J];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1996年04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