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高压蒸制附子中酯型生物碱类成分变化规律的研究

刘芳  
【摘要】:附子为毛茛科植物乌头Aconitum carmichaeli Debx.的子根的加工品,具有回阳救逆、补火助阳、逐风寒湿邪的功效。附子生用有大毒,多炮制加工降毒后入药。 本课题是国家十五攻关课题“含乌头碱中药附子理中丸安全性评价的示范研究”中有关附子炮制减毒的部分,主要通过不同炮制程度的高压蒸制附子中三种双酯型生物碱及其水解产物变化规律的研究,结合毒性和药效实验结果,揭示炮制对附子减毒存效(增效)的机理,优化炮制工艺,为制定附子饮片减毒增(存)效的多指标综合评价体系提供依据。 本课题主要进行了以下6个方面的研究: 1、通过古今文献研究,对附子的历史沿革、化学、药理、毒理、炮制及临床应用等相关领域进行了综述,为制定切实可行的实验方案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收集了3个地区的附子饮片共21个样品,通过传统的性状比较和HPLC法测定三种双酯型生物碱(乌头碱、新乌头碱、次乌头碱)的含量来考察它们的质量。结果各样品间外观性状差别不大,但内在成分含量却存在一定的差异,其中黑顺片的含量在0.01~0.12mg/g之间,白附片含量在0~0.11mg/g之间。含量相差十倍多。提示:仅凭外观性状不能确定附子饮片的质量优劣及毒性大小,必须与成分检测结合起来。 3、为了更全面的考察原药材的质量,建立了附子饮片的HPLC指纹图谱方法,共分离得到13个共有峰,各主要色谱峰得到了较好的分离,该指纹图谱方法具有比较好的稳定性和重复性,三种双酯型生物碱均达到良好的基线分离。可以同时用来定性和定量。以HPLC指纹图谱的峰面积来计算三种双酯型生物碱的含量,对四川江油7个产地的生附片进行了含量测定,结果7个样品中只有一个含量为0.7mg/g,其余含量均在1~1.5mg/g之间,为此不同产地生附片的质量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应该通过规范化的炮制加工使它们达到稳定的质量才能应用于临床。 4、分别对三种双酯型生物碱进行了不同时间的水解,以HPLC指纹图谱为检测方法,通过液—质联用技术对水解后的产物进行结构鉴定,共鉴定出其中的9种化合物,分别为三种双酯型生物碱及其相应的三种单酯型生物碱和三种胺醇型生物碱。同时在三种双酯型生物碱的水解过程中,还发现有其它的水解产物,其中的Me-2、Ac-2和Hy-2的性质很不稳定,随着水解时间的延长而迅速消失。对于这些水解产物的水解过程和转化规律目前尚不清楚,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5、通过预试验,对高压蒸制附子的几个基本工艺参数进行了优选。在此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法,以三种双酯型生物碱的含量为指标,筛选了高压蒸制附子炮制减毒的最佳工艺,并进行了验证试验,初步建立了高压蒸制附子的工艺技术参数。 6、依据筛选的高压蒸制附子炮制减毒的最佳工艺,制备不同蒸制时间的制附片,应用HPLC指纹图谱对其中的主要成分进行定量和半定量分析,考察高压蒸制附子中主要成分随蒸制时间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加热时间的延长三种双酯型生物碱的含量明显降低甚至检测不到;而三种单酯型生物碱则呈现出先增加后减少的变化趋势,同时在蒸制到40min~90min的过程中,三种双酯碱和三种单酯碱均出现了一个相对平衡期。据此结果,选择了7个有代表性的制附片样品进行毒性和药效实验,以进一步筛选低毒高效的高压蒸制附子的最佳工艺,建立附子饮片减毒增(存)效的多指标综合评价体系。 本课题首次对三种双酯型生物碱进行了不同时间的水解,采用液一质联用技术鉴定了9种化合物,并将水解产物一三种单酯型生物碱作为新的指标性成分,建立了能同时分析双酯型生物碱和单酯型生物碱的HPLC指纹图谱,对合理、有效地控制含乌头碱类的中药质量具有实用价值。同时系统的筛选了高压蒸制附子的基本工艺参数,分析了不同蒸制时间的附子中主要成分的变化规律,为结合毒性和药效实验结果,优化附子饮片的炮制新工艺,制订附子饮片减毒增(存)效的多指标综合评价体系奠定了基础。同时也对其它含乌头碱类毒性中药的安全性评价研究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胡劲;孙家林;刘建良;施安;徐茂;高勤琴;;铝锶合金水解反应研究[J];无机盐工业;2006年04期
2 张宇;刘盟;唐建成;;pH值对AlN粉末水解产物的影响[J];陶瓷学报;2011年02期
3 关兴亚;气相色层分析[J];化学世界;1956年09期
4 Пономарева ЛВ;严为淳;丁煜;;四环素废菌丝体的酶水解[J];国外医药.抗生素分册;1992年01期
5 陈灿,柳爱平,刘兴平,王胜德;2-甲基-α-氧基苯乙酸甲酯的合成研究[J];云南化工;2004年06期
6 卢珍华;倪辉;蔡慧农;;枯草芽孢杆菌培养液水解鱼蛋白质制备蛋白胨的初步研究[J];集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1期
7 李晓光;冯波;;利用二甲基二氯硅烷、三甲基一氯硅烷共水解制备低黏度硅油[J];现代化工;2006年07期
8 余奕珂;胡建恩;白雪芳;杜昱光;林炳承;;酶法水解珠蛋白制备血管紧张素Ⅰ转换酶抑制肽[J];河南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5期
9 王凤芹;蒋可志;李祖光;;银杏叶提取物中染料木素的分离纯化及结构鉴定[J];色谱;2007年04期
10 欧晓明;步海燕;;磺酰脲类除草剂水化学降解机理研究进展[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07年05期
11 徐莹;何国庆;;Bacillus sp.EL31410产弹性蛋白酶水解丝素蛋白特性的研究[J];食品与发酵工业;2008年06期
12 刘丽娜;何东平;张声华;;花生蛋白水解工艺的优化及水解产物分子量分布的研究[J];食品科学;2009年10期
13 张伦;张无敌;尹芳;李建昌;田光亮;徐锐;;菜籽油常压水解制备脂肪酸的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19期
14 赵平;刘俊英;张月萍;;原花青素高聚体水解工艺[J];食品科技;2011年02期
15 李雪;尤娟;罗永康;;草鱼肉蛋白酶解物功能特性及质量控制的研究[J];食品工业科技;2011年02期
16 倪永年;杜姗;;异丙威及其水解产物对DNA潜在损伤作用的研究[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06年03期
17 王喜泉;;大豆蛋白水解产物性能的研究[J];中国油脂;2006年05期
18 宋晓燕;高彦祥;袁芳;;水解胶原蛋白的研究进展[J];中国食物与营养;2008年02期
19 杨孝容;向清祥;刘静;;三种五味子素荧光性质[J];理化检验(化学分册);2008年08期
20 戴德慧;胡伟莲;李巍;;培养条件对嗜热芽孢杆菌HU1合成几丁质降解酶及脱乙酰基酶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芳;于向红;李飞;乔延江;;江油附子及其炮制品的HPLC图谱比较及三种双酯型生物碱的含量测定[A];中华中医药学会第五届中药炮制分会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2 李华坚;陈华师;马兴田;;高压蒸制熟地黄工艺研究[A];中华中医药学会中药炮制分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黄明辉;邱国福;胡先明;;改性明胶的应用[A];湖北省药学会第十一届会员代表大会暨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7年
4 刘燕;郭荣;黄彩芳;;表面活性剂对酪蛋白水解产物与铬天青S相互作用的影响[A];中国化学会第十届胶体与界面化学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4年
5 孙博;李伶;张琪;陈合兵;李发美;颜贤忠;;甘草次酸对新乌头碱毒性减毒作用的代谢组学研究[A];第十五届全国波谱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8年
6 李国玉;侯云龙;乔国芬;李宝馨;侯云龙;杨宝峰;;韭菜子总皂苷水解产物对Hela细胞毒性评价[A];2009医学前沿论坛暨第十一届全国肿瘤药理与化疗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7 石南林;李永锐;祖亚培;宫骏;孙超;;六角片状钡铁氧体(Ba Fe_(12)O_(19))粉末的制备[A];2009中国功能材料科技与产业高层论坛论文集[C];2009年
8 马晓宁;李巍;赵余庆;;西洋参花蕾总皂苷水解产物中稀有抗肿瘤成分的化学研究[A];2009年中国药学大会暨第九届中国药师周论文集[C];2009年
9 李通;苏怡兵;杨瑛;;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体水解产物在稀土富集分离方面的应用研究[A];2011年中西部地区无机化学化工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10 阮丽萍;王乐飞;张昭;游贤贵;;超声辐照下的硫酸氧钛水解产物的XRD分析[A];第九届全国化学工艺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永刚;附子及附子理中丸中乌头类生物碱的化学和代谢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2 龚方;海洋季也蒙毕赤酵母菊粉酶的发酵生产、纯化、特性、基因克隆与表达的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8年
3 邓尚贵;采用复合酶控制水解青鳞鱼蛋白的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04年
4 谭亲友;甘草酸18H差向异构体及其水解产物对Ⅱ相解毒酶的影响及其机制的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5 余葱葱;配伍环境改变调控附子毒性的机制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2009年
6 王毕妮;红枣多酚的种类及抗氧化活性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年
7 方晓明;TiCl_4液相水解制备纳米TiO_2粉体的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02年
8 王燕;新型聚合铁基无机—有机复合混凝剂性能的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9 李盛钰;甾体皂苷糖链结构修饰及抗肿瘤构效关系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10 郭善广;猪血血红蛋白酶解及其酶解产物抗氧化活性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芳;高压蒸制附子中酯型生物碱类成分变化规律的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6年
2 陈彦琳;附子加压蒸制工艺及其饮片的适用性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7年
3 唐慕菲;EVA部分水解产物载药膜的制备、表征及释药行为[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4 张文通;附子理中丸缓解脾阳虚证大鼠产热低下的实验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0年
5 王延芳;油茶皂素及其水解产物的分离及降血脂抗氧化活性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2年
6 韩旭;附子及新乌头碱致心律失常机制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11年
7 刘岚;成药中乌头类生物碱含量测定方法及铁牛七化学成分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8年
8 王红菊;玉米渣水解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5年
9 魏冠红;高聚原花青素的水解工艺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10 杨秀芬;间苯二胺水解制备间氨基苯酚的工艺研究[D];天津理工大学;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健英;附子理中丸新用途[N];家庭医生报;2006年
2 ;附子理中丸新用途[N];农村医药报(汉);2008年
3 钱进;怎样选用止泻中成药[N];上海中医药报;2007年
4 安平;夏秋腹泻高峰,拿什么药对症止泻[N];中国妇女报;2010年
5 王付;方与证之间的辩证关系[N];中国中医药报;2006年
6 曹磊;腹泻怎样合理选用中成药[N];农村医药报(汉);2008年
7 保健时报实习记者 李清柳;胃疼止痛别“照猫画虎”[N];保健时报;2006年
8 健康时报记者 郑帆影;自治“秋泻”先看舌苔[N];健康时报;2007年
9 王长柏;腹泻分多种 用药须对症[N];医药经济报;2001年
10 金慰鄂;吃药丸搭配点汤汁[N];健康时报;2006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