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危重病评分系统的研究
【摘要】:
现代医学的发展,特别是各种现代化的诊疗技术不断进入医学领域,使临床医学发生了革命性变化,这些变化的结果不但要求对疾病能够准确及时的诊断,很好的进行救治,而且也要求医生对疾病的预后发展给予准确的预测,而急危重病人更是如此。准确地评估疾病的严重程度和预后,可以了解疾病的发展趋势,协助医生对病情进行准确的判断,使监测和医疗的投入更为精确有效,同时也反映医疗的质量和效果。但临床医生多依赖于经验或知觉来估计疾病的危重程度或者预测预后,这种做法不科学,也不可靠,缺少可比性,就需要一个统一的标准来表达病人的预后或严重程度,急危重病评分系统就是根据上述目的而问世的。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国内外从事危重病研究的学者陆续提出了一些急危重病病情评价方法来对危重病人进行评估病情严重程度,包括具有普遍预测意义的非特异性评分系统如APACHE系列和疾病特异性评分系统如急性胰腺炎Ranson评分。这些评分方法一般是根据疾病的一些重要症状、体征和生理参数等进行加权或赋值,从而科学地量化评价危重疾病严重程度。这些急危重病评分方法,在过去的30多年实践中不断修订和发展,使危重疾病严重程度评价和预后预测更加精确和迅速。目前,在欧美等国家为危重疾病进行评分已成为常规,近年来也受到我国许多学者和临床工作者的重视。
本文就急诊医学特点、急危重病评分系统的意义、分类、研究进展以及急危重病评分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和研究趋势作些简单介绍,同时就中西医结合急危重病评分系统提出一些设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