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配合髓芯减压术治疗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临床及实验研究
【摘要】:
激素性股骨头坏死属难治疾病,发病率和致残率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但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确切的发病机制尚未十分清楚,限制了预防和治疗工作的开展。手术是遏制激素性股骨头坏死进程和防止塌陷的基本方法和前提,但有其自身的局限性。中医药治疗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有着显著优势,疗效满意,但单纯中医治疗也存在不足。探讨如何将西医手术和中医药的治疗优势有机结合,寻求一种疗效确切,费用低廉,副作用少的综合疗法,对于提高治疗激素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疗效,减轻患者和社会经济负担具有重要意义。
1.目的:以激素性股骨头坏死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分析、实验研究和临床观察,对中西医治疗SANFH的结合点进行探讨,以期建立治疗SANFH的独特指导原则,为临床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合理用药,提供新的思路。
2.方法:
2.1理论研究:采用文献学、逻辑分析等方法,对中、西医对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病因病机的各自认识、治疗现状及前期的实验结果进行阐释和分析,提出中西医结合治疗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可行性思路和途径,并对其二者的结合点进行探讨。
2.2临床研究:
(1)总体思路:SANFH的治疗一直是医学界的难点,手术是遏制SANFH进程和防止塌陷的基本方法和前提,但有其自身的局限性。中医药治疗SANFH有着双向调节作用,但是单纯中医治疗也存在不足。本研究课题所在单位已经在骨坏死的中西医结合治疗领域进行了全面扎实的前期探索性基础和临床研究工作。从2003年起,对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患者进行了髓芯减压术,同时配合口服木豆叶与中医康复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本研究通过对近年来综合疗法治疗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病历进行回顾分析,以完成中药配合髓芯减压术治疗SANFH的疗效评估,并在此基础上总结治疗经验和规律,以指导进一步临床应用和研究。
(2)一般资料:以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病人为观察对象,按照诊断标准,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选择2003年-2006年东直门医院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患者共58例。
(3)调查指标:一般项目包括患者姓名、性别、年龄、职业、入院明确诊断、治疗方案等。调查项目包括肾功能指标、生化指标、效性指标、影像学指标及综合临床疗效评定指标。
(4)统计方法:运用SPSS13.0分析软件进行T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
2.3实验研究:
(1)总体设计:本实验研究主要以建立与人类SANFH有相似性和可比性、符合人类SANFH病变的客观规律、经济可行的动物模型为切入点,选择了与激素性股骨头坏死密切相关的VEGF及相关细胞因子作为研究的对象。观察在激素冲击下,所观测指标(组织形态、VEGF、BMP-2)在采用不同治法下治疗前后的变化,并对其相关性进行了比较分析。
(2)实验动物:健康新西兰大耳兔,雄性,4周龄,体重0.60±0.11kg。将所用新西兰大耳兔置入特制的笼中,自然光照,自由摄取食水,室温饲养。造成直立行走兔模型;参照贺氏造模法,肌注醋酸泼尼松龙8mg/kg/次,每周两次,连续注射8w。造模成功后,经影像学检查,参照国际ARCO分期标准进行分期。随机分组后,进行中药、手术及综合治疗。
(3)检测方法:病理组织学检查,运用光镜、电镜观察;动态血清中BMP-2测定,运用放射免疫法。VEGF和BMP-2测定,运用免疫组化法;
(4)分析方法:所有数据以(?)±SE表示,组间差异利用SPSS13.0统计软件包进行ANOVA检验,以P<0.05差异为有显著性。变量关系采用直线相关分析。
3.结果:
3.1理论研究结果:
激素性股骨头坏死属临床难治疾病,发病率和致残率高,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但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确切的发病机制尚未十分清楚,限制了临床预防和治疗工作的开展。手术是遏制激素性股骨头坏死进程和防止塌陷的基本方法和前提,但有其自身的局限性。中医药治疗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有着显著优势,但单纯中医治疗也存在不足。要创立治疗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独特指导原则,关键在中西医治疗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结合点的确定。或许通过西医的手段,创造有利于股骨头坏死组织修复的局部环境,再加上中医药的促进作用,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股骨头坏死的动物模型对探索成功的治疗模式是必不可少的,新的治疗方法的探索因缺乏与人股骨头坏死相一致的动物模型而受阻碍。如何制造出更符合人类股骨头坏死发展的动物模型,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3.2临床研究结果:
3.2.1治疗前后Harris评分变化
Harris评分显示:中药组临床治愈9髋,显效2髋,有效4髋,无效7髋;手术组临床治愈3髋,显效3髋,有效9髋,无效5髋;综合组临床治愈11髋,显效5髋,有效4髋,无效5髋。
3.2.2三组影像学疗效比较
影像学指标:中药组显效8髋,有效8髋,无效6髋;手术组影像学指标显效10髋,有效4髋,无效6髋;综合组影像学指标显效13髋,有效6髋,无效3髋。
3.2.3三组总疗效比较
综合临床疗效评定显示:中药组显效8髋,有效8髋,无效6髋,总有效率72.72%;手术组显效6髋,有效9髋,无效5髋。总有效率75.00%;综合组显效11髋,有效11髋,无效3髋。总有效率88.00%。
3.3实验研究结果
3.3.1 VEGF表达水平:模型组VEGF表达水平在第二周时较空白组升高,但第四、八周VEGF表达水平逐渐降低,明显低于空白组。
3.3.2血清BMP-2含量:模型组血清BMP-2含量较空白组降低,其差异有显著性(P<0.01)。
3.3.3中药组、手术组和综合组BMP-2水平均较模型组升高,有显著性差异(P<0.01),说明三者均能通过升高BMP-2水平来治疗激素性INFH;中药组、手术组和综合组比较而言,综合组BMP-2水平升高最为明显,和其他两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中药组BMP-2水平稍高于手术组,但二者相比,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4.结论:
4.1激素很可能是通过抑制VEGF的表达而使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血管无法再生,减少血供,导致骨细胞死亡,继而发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4.2 BMP-2水平降低可能是激素性INFH发生的因素之一。
4.3中药配合髓苍减压术治疗是治疗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最佳选择。
|
|
|
|
1 |
黄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中药治疗进展[J];中国预防医学杂志;2009年02期 |
2 |
李为;任晓春;;植入型丹参缓释剂联合髓芯减压术对激素性股骨头坏死兔BMP-2、PPAR-γ表达的影响[J];中国中医药科技;2010年06期 |
3 |
陆继业;陆祖安;肖鲁伟;童培建;;BMP治疗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研究进展[J];医学综述;2010年01期 |
4 |
童培建;肖鲁伟;赵万军;钱利明;马镇川;;右归饮防治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实验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0年S1期 |
5 |
杨镇源;王刚;刘德玉;;中医药治疗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研究概况[J];光明中医;2008年09期 |
6 |
马红英;牟成林;张均喜;封三花;杨莉;;补肾活血汤配合髓芯减压术治疗早期成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疗效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年16期 |
7 |
王魁仲,周琼,皮敏石,龚美蓉;激光加中药治疗浆液性黄斑囊样水肿[J];中国激光;1989年04期 |
8 |
刘竟宜,杨德忠;浅论中药质量问题[J];中药材;1994年12期 |
9 |
徐秀琴!310009;谈谈中药制剂设计性实验的设想[J];浙江中医学院学报;1994年03期 |
10 |
王宪波,郭宝瑞,乔汉臣,李灵敏,杨盛轩,桑雁,刘中武,张启明,周东民,阚方旭;愈肝汤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临床研究[J];新乡医学院学报;1994年01期 |
11 |
李居林,段育华,莱萌,周金凤,谭冬雪;浅谈中药十八反实验与剂型的关系[J];长春中医学院学报;1995年01期 |
12 |
洪盈盈;紫外光谱法鉴别中药述评[J];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1995年03期 |
13 |
奚桂芳,蔡德亨,华雪桂,程敏,黄文燕,张莉;针刺和中药治疗帕金森氏病的临床疗效分析[J];上海针灸杂志;1995年06期 |
14 |
何利群;手法配合中药治疗胸椎小关节紊乱21例[J];浙江中医学院学报;1996年03期 |
15 |
曾白林,朱玉霞;再谈中药汤剂的煎煮[J];基层中药杂志;1996年01期 |
16 |
李永纲,杨大国,王林杰,赵卫平,张月梅;不同组方中药对大鼠免疫性肝损害作用的研究[J];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1996年01期 |
17 |
薄五海;中西药治疗慢性前列腺炎[J];大同医学专科学校学报;1996年01期 |
18 |
黄阳生;附子苦参在冠心病中的临床运用[J];中国动脉硬化杂志;1997年03期 |
19 |
詹俊杰,李明,刘建汉;YAG激光联合中药治疗常年性变应性鼻炎[J];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杂志;1997年01期 |
20 |
陆晓虹;中药防治化疗所致胃肠道反应[J];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1998年03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