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列腺癌中医证型与临床相关因素的关系
【摘要】:
前列腺癌是欧美国家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美国,其发病率位居男性肿瘤第一位,死亡率位居第二位。我国是前列腺癌低发病率国家,但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饮食习惯的改变及诊断水平的提高,其发病率及死亡率也呈逐年上升趋势,已列为泌尿系肿瘤第三位。
由于前列腺癌组织浸润性强易早期转移,约50%患者一经确诊已属晚期,失去了手术根治的机会,内分泌疗法是这类患者主要的治疗方法。虽然早期各种抗雄激素疗法的效果很明显,但大多数都将发展为非雄激素依赖性前列腺癌,因无有效治疗方法而死于该病。
中医药在治疗前列腺癌及延缓雄激素依赖性前列腺癌向非雄激素依赖性前列腺癌转化方面显示出较好的疗效,因而越来越受到重视。因此,本课题目的在于探索前列腺癌中医证型与临床因素的相关性,以期在中医辩证的基础上,结合临床相关因素,提高辨证的准确性,更好地指导临床用药,提高前列腺癌的治疗效果,延长患者生命。
目的探讨前列腺癌的中医证型与临床相关因素的关系。
方法将41例穿刺活检病理证实为前列腺癌的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并观察各证型与前列腺癌临床诸多因素之间的相关性。
结果前列腺癌的常见中医证型为肾虚气滞血瘀、肾虚湿热蕴结、肾虚痰瘀互结。前列腺质地硬,表面不光滑、经直肠前列腺B超发现低回声结节可辨为肾虚痰瘀互结证型;前列腺质地硬提示肾虚湿热蕴结型可能性较大,应结合临床症状、舌脉进行辨证论治;肾虚气滞血瘀型与前列腺质地、表面是否光滑、指诊是否有结节、经直肠前列腺B超低回声结节四方面均无显著相关性。
结论以上研究表明前列腺癌中医常见肾虚痰瘀互结证型、肾虚气滞血瘀证型、肾虚湿热蕴结证型;并可将前列腺质地、表面是否光滑、经直肠前列腺B超低回声结节作为客观指标纳入前列腺癌中医辨证分型之中。
|
|
|
|
1 |
丁永锋;张亚大;朱子军;张文林;邹传兵;;77例前列腺癌中医证型特点与临床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2006年06期 |
2 |
周定标,余翼飞;前列腺癌的新特异检验[J];山东医药;1979年02期 |
3 |
久住治量
,应国华;肾脏与DIC[J];日本医学介绍;1986年07期 |
4 |
郑桐立;;前列腺摘除后再发前列腺癌1例[J];海军医学杂志;1988年04期 |
5 |
Carisson P;刘德齐;;前列腺癌早期检查的成本-效益分析[J];国外医学.卫生经济分册;1992年01期 |
6 |
张嵩,卢宗孟;高剂量放射治疗前列腺癌[J];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1993年01期 |
7 |
王一峰,湛道明,秦昌扬,李泗耀,谢文练;前列腺癌63例临床回顾[J];广东医学;1993年06期 |
8 |
孙健;;在前列腺癌分级中经直肠超声探查与磁共振成像对照[J];临床超声医学杂志;1993年03期 |
9 |
陆胜康;前列腺癌12例临床分析[J];中国肿瘤临床;1994年07期 |
10 |
曾小菊;前列腺癌治验[J];湖南中医杂志;1996年03期 |
11 |
王凤乔,陆胜康;前列腺癌12例诊治体会[J];交通医学;1996年01期 |
12 |
常敏毅;中老年人饮食养生热线问答(六)——前列腺癌及其饮食疗法[J];中国食品;1996年10期 |
13 |
马乃绪,孔祥田,邹万忠;前列腺癌的病理诊断[J];诊断病理学杂志;1996年01期 |
14 |
黄翔,潘慈康,王懋和,符本琪;PAP、PSA与前列腺癌的诊断[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1997年01期 |
15 |
白培明,朱积川,王晓峰,侯树坤,沈丹华,阚秀;DNA图像分析在前列腺癌中的应用[J];中华病理学杂志;1998年02期 |
16 |
仇成轩;人类前列腺癌PRLTS基因的变化[J];国外医学.分子生物学分册;1998年01期 |
17 |
;利阿唑治疗恶性前列腺癌的可行性[J];国外医药.合成药.生化药.制剂分册;1999年03期 |
18 |
周孟波,张淑芳;维生素E可降低前列腺癌的发病率[J];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1999年02期 |
19 |
陈明,周志耀,陈承志,郑世广,徐宪章,周燕宁;PSA定性定量检测在前列腺癌筛选诊断中的对比研究[J];江苏临床医学杂志;1999年05期 |
20 |
顾方六;良性前列腺增生症和前列腺癌的流行病学[J];新医学;2000年09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