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小柴胡汤及其药群配伍抗肝癌作用与机理的研究

李江  
【摘要】: 利用现代科学研究经典名方的物质基础、配伍规律及其生物效用机制,对阐明中医药理论内涵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经方”具有用药精专,法度严谨,疗效卓著的特点,为历代医家所推崇。因此,选择具有重要配伍意义和较高临床运用价值的经方作为研究切入点不仅具有逻辑上的合理性,也具有技术上的可操作性及研究上的示范性。 小柴胡汤配伍严谨,组合巧妙,具有扶正祛邪,和解少阳,疏肝利胆,通达表里阴阳,协调脏腑等多种功用,临床上被广泛用于肝病,疗效确切,间有用本方加减用于肝癌也有一定疗效。现代药理研究表明,本方对小鼠S180实体瘤有显著的抑制作用;方中多数药味具有一定的抗肿瘤及免疫调节作用。提示本方可能具有抗肝癌的作用。 本课题拟以小柴胡汤可能的抗肝癌效用为切入点,采用H22和S180小鼠移植性肿瘤模型探查小柴胡汤全方的抗肿瘤效用,在此基础上依据该方的中医配伍学理,通过拆方,比较观察了全方和不同药群配伍的抑瘤效用及免疫机制;同时考察了小柴胡汤水煎法和乙醇梯度法等不同提取条件下所获部位的抑瘤效用;最后运用体外血清药理学、细胞学和免疫组化等研究技术,探讨了小柴胡汤水提物的抗肝癌作用机理。 论文分为两大部分。上篇文献研究部分主要对小柴胡汤实验研究与治疗肝病的临床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总体上看,小柴胡汤实验研究主要涉及化学、制剂、用法、药理等的研究。其中药理研究开展最多,涉及本方对肝胆、循环、胃肠、生殖和泌尿、免疫-神经-内分泌等多系统的影响,较多集中在本方的抗肿瘤、解热、抗炎、抗感染等作用方面。小柴胡汤临床运用非常广泛,其中用于肝病主要涉及急慢性肝炎、肝纤维化及肝硬化、肝癌、脂肪肝等病,以原方及其加减为主,间有配合西药以提高疗效和降低毒副作用。下篇实验研究为论文主体,共分五个部分。 研究一小柴胡汤药学研究 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对小柴胡汤处方药材柴胡、黄芩、人参、炙甘草以及小柴胡汤中指标成分柴胡皂苷a、黄芩苷、人参皂苷及甘草酸进行含量测定,以考察各药材的质量以及小柴胡汤煎剂制备工艺的合理性。结果柴胡药材中柴胡皂苷a含量为3.3351 mg/g,小柴胡汤煎剂中柴胡皂苷a的含量为0.7171mg/g,小柴胡汤中柴胡皂苷a的转移率为53.75%;黄芩药材中黄芩苷含量为10.867%,小柴胡汤煎剂中黄芩苷的含量为33.717mg/g,小柴胡汤中黄芩苷的转移率为58.61%;人参药材人参皂苷Rg_1和人参皂苷Re总量为0.902%、人参皂苷Rb_1为0.592%,小柴胡汤中人参皂苷Rg_1和人参皂苷Re总量为0.278mg/g、人参皂苷Rb_1为0.2069mg/g,小柴胡汤中人参皂苷Rg_1、Re的转移率为9.41%,人参皂苷Rb_1的转移率为10.62%;炙甘草药材中甘草酸含量为1.73%,小柴胡汤中甘草酸的含量为0.135mg/g,小柴胡汤中甘草酸的转移率为25.95%。 结论拟用的实验用处方药材均符合《中国药典》2005版的规定,小柴胡汤煎剂制备中柴胡皂苷a和黄芩苷50%以上的转移率,提示其工艺合理。 研究二小柴胡汤抗肝癌作用的研究 方法①建立小鼠H22肝癌实体瘤模型和腹水瘤模型,分别灌服高、中、低浓度小柴胡汤煎剂(27、13.5、6.75g生药/kg),腹腔注射5-氟尿嘧啶(5-FU)(20 mg/kg)做阳性对照;实体瘤模型给药10d后检测各组的瘤重,体重,脾脏指数和胸腺指数,腹水瘤模型在模型组出现死亡停止给药,观察各组的生存时间。②建立小鼠S180肉瘤实体瘤模型,灌服小柴胡汤中剂量(13.5g生药/kg),连续10天后,测定各组瘤重。结果①小柴胡汤高、中、低三个剂量组H22小鼠肝癌实体瘤明显减小,其抑瘤率分别为49.66%,48.52%,36.91%,三个剂量组均能明显延长腹水瘤小鼠的生存时间,生命延长率分别为23.59%,36.33%,26.96%,最佳给药剂量为中剂量。②小柴胡汤中剂量对小鼠肉瘤S180实体瘤的抑瘤率为36.88%。与正常组相比,荷瘤小鼠脾脏指数升高(P<0.001),胸腺指数和体重变化不大(P>0.05);与模型组比较,小柴胡汤各剂量组脾脏指数和胸腺指数无显著性差异(P>0.05);5-FU组胸腺指数极显著降低(P<0.001)。小柴胡汤各剂量组的小鼠体重均无明显变化,5-Fu组小鼠体重下降明显(P<0.001)。 结论小柴胡汤对小鼠H22肝癌实体瘤生长有明显抑制作用,并能延长小鼠H22肝癌腹水瘤的生存时间,以中剂量为最佳剂量,而小柴胡汤对小鼠肉瘤S180实体瘤生长有一定抑制作用,但抑瘤作用低于H22肝癌模型,提示小柴胡汤可能主要针对肝癌产生治疗作用,符合该方临床主要用于肝系疾病。 研究三小柴胡汤药群配伍与抗肝癌效用的关系 方法①建立小鼠H22肝癌模型,分别灌服小柴胡汤药群配伍煎剂(柴-芩、姜-夏、参-枣-草、柴-芩+姜-夏、柴-芩+参-枣-草、姜-夏+参-枣-草,全方),共七组,腹腔注射5-FU(20 mg·kg~(-1))为阳性对照组;给药10d后检测各组的瘤重,体重,脾脏和胸腺指数。②小鼠H22肝癌模型分别灌服小柴胡汤及药群参-枣-草,连续给药10d,测定各组的瘤重和体重,MTT法测定各组自然杀伤细胞(NK)和T淋巴细胞增殖的活性,ELISA法测定其白细胞介素-2(IL-2)的活性。结果参-枣-草组和全方组的抑瘤率为41.55%和43.65%。与正常组相比,H22荷瘤小鼠脾脏指数显著升高(P<0.001)。与模型组比,各配伍组小鼠脾脏指数、胸腺指数均无明显差异;5-FU组胸腺指数极显著降低(P<0.001)。小柴胡汤及各配伍组小鼠体重无明显差异;5-Fu组小鼠体重显著下降(P<0.001)。与模型组相比,小柴胡汤组小鼠NK细胞、T淋巴细胞增殖及IL-2活性均明显升高(P<0.01);参-枣-草组NK细胞和IL-2活性升高(P<0.05);5-FU组NK细胞、T淋巴细胞增殖及IL-2活性均显著降低(P<0.01)。 结论小柴胡汤和方中参-枣-草配伍药群有抑制小鼠H22肝癌实体瘤生长和提高荷瘤宿主免疫功能作用,其抑瘤作用机制可能与增强荷瘤宿主免疫功能有关,而与5-氟尿嘧啶的直接抑瘤作用有所不同。结果提示该方中的扶正作用药群(人参、大枣和甘草)可能是全方抑瘤作用的核心药群。 研究四小柴胡汤不同提取方法抗肝癌作用的比较 方法建立小鼠H22肝癌模型,分别灌服四种不同提取方法获取的小柴胡汤提取物(13.5g生药/kg)共4组,设腹腔注射5-FU(20mg/kg)做阳性对照组。给药10d后检测各组的瘤重,体重,脾脏指数和胸腺指数。结果小柴胡汤水提组、梯度乙醇组、醇水组及系统溶剂组对H22小鼠肝癌实体瘤均有不同程度地抑制作用,各组抑瘤率分别为32.35%、43.97%、31.37%和25.77%。与模型组相比,各提取组的小鼠体重均无明显差异,小鼠的脾脏指数均明显增加(P<0.01);5-Fu组胸腺指数显著降低(P<0.001),体重明显下降(P<0.001)。结论小柴胡汤采用水煎法、梯度乙醇提取法及醇水法获得的提取物对小鼠H22肝癌实体瘤生长均有明显抑制作用;较佳的梯度乙醇提取法的抑瘤作用与传统经典的水煎法无明显差异,提示传统提取方法具有合理性。 研究五小柴胡汤抗肝癌作用机理的研究 方法建立小鼠H22肝癌模型,分别灌服小柴胡汤煎剂13.5 g·kg~(-1),设腹腔注射5-FU(20 mg·kg~(-1))为阳性对照组,各组连续给药10d。分别检测各组的瘤重,体重;ELISA法检测各组小鼠血清TNF-α和VEGF含量;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肿瘤组织的微血管密度(MVD)和细胞凋亡率。制备小柴胡汤含药血清,MTT法观察含药血清对体外培养H22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结果小柴胡汤组对小鼠H22肝癌实体瘤的抑瘤率为43.28%。与模型组比较,小柴胡汤组荷瘤小鼠血清中TNF-α的浓度明显升高(P<0.05),血清中VEGF的浓度明显降低(P<0.05);5-FU组荷瘤TNF-α浓度显著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5-FU组和小柴胡汤组肝癌细胞凋亡率均显著增加(P<0.01),两组的凋亡率分别为11.18%和13.03%;小柴胡汤组和5-FU组小鼠肝癌组织中的微血管密度均明显减少(P<0.05);与小柴胡汤组比较,5-FU组小鼠肝癌组织中的微血管密度也有增加,但无显著性差异。小柴胡汤各浓度梯度的含药血清对体外培养的H22细胞的生长没有明显抑制作用。 结论小柴胡汤具有一定的抑制H22小鼠肿瘤生长、抗新生血管生成及提高免疫功能的作用,小柴胡汤抗肝癌效用可能与这些作用有关。 本文在对古今小柴胡汤研究文献中发现小柴胡汤具有抗肿瘤作用及潜在的防治肝癌效用,进一步推测该方可能具有抗肝癌药理作用,并围绕方药配伍和提取工艺对其与抗肝癌作用的关系及作用机理进行了探察。本研究发现及证实小柴胡汤全方和方中参-枣-草药群具有抗肝癌作用,该方的全方配伍及其传统水提液在抗肝癌的综合效应方面仍具有优势,小柴胡汤的抗肿瘤作用可能主要是通过其整体作用条件下的免疫增强、抑制新生肿瘤血管生成及诱导肿瘤细胞坏死等作用来达到的。本研究为小柴胡汤用于肝癌的防治提供了一定的实验依据,为理解该方配伍及汤剂的合理性提供了一定的现代证据,为古方资源的多向开发利用提供了有价值的探索启示。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王小蓉,卢海燕;小柴胡汤的应用与诊疗思维的变革[J];中国药业;2001年06期
2 王静,赵文华;小柴胡汤临床应用[J];山东中医杂志;2002年10期
3 杨中明;小柴胡汤治疗术后发热一得[J];安徽中医临床杂志;2002年05期
4 岳勇涛,何云长;小柴胡汤的临床运用[J];安徽中医临床杂志;2002年06期
5 黄存垣;略论小柴胡汤及其运用[J];江西中医药;2002年01期
6 姜百灵;小柴胡汤新用[J];辽宁中医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7 崔岩,孟秀丽;小柴胡汤在临床上的应用[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2年07期
8 粟岛行春;“小柴胡汤副作用引起死亡”事件的真相[J];天津中医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9 贾谦 ,杜艳艳 ,段黎萍;日本小柴胡汤事件[J];中国药业;2002年05期
10 杨铮;小柴胡汤在临床中的应用进展[J];张家口医学院学报;2002年03期
11 刘世丰,郑开法;小柴胡汤治疗定时疼痛体会[J];实用中医药杂志;2002年06期
12 成珍青;小柴胡汤新用[J];广州医药;2003年03期
13 刘新亚,陈瑞春,熊曼琪;国外小柴胡汤研究进展[J];江西中医药;2003年07期
14 王保森;略论小柴胡汤去滓再煎的意义[J];中国社区医师;2004年23期
15 巫协宁;为小柴胡汤治疗肝、胆、胰疾病正名[J];肝脏;2004年04期
16 刘新亚;胡正刚;陈瑞春;;活用小柴胡汤经验介绍[J];中医杂志;2004年09期
17 陈宝明;小柴胡汤的应用[J];基层医学论坛;2005年02期
18 李明方;小柴胡汤临证两则[J];江西中医药;2005年05期
19 李俭胜;小柴胡汤临床运用举隅[J];内蒙古中医药;2005年05期
20 吕木和;;小柴胡汤之运用心得[J];江西中医药;2006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隆丽娟;;小柴胡汤的临床应用[A];新世纪全国中药研究暨中药房管理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1年
2 胡雅凌;黄秀深;张萍;赵娟;张瑞;熊亮;;小柴胡汤在肿瘤防治中的研究进展[A];中华中医药学会方剂学分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3 孙西庆;张云龙;;小柴胡汤通调津液刍议[A];山东省第三次中西医结合神经内科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1年
4 吕宏南;;小柴胡汤新用[A];全国中成药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1994年
5 刘建中;魏森;;小柴胡汤临床运用举隅[A];全国张仲景学术思想及医方应用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6 赵恒志;;小柴胡汤临床举隅[A];全国张仲景学术思想及医方应用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7 王付;;学用小柴胡汤方证应重视的若干问题[A];中华中医药学会第三届中医方证基础研究与临床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8 杨宪煌;;浅谈小柴胡汤的临床应用[A];全国中西医结合教育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9 朱南方;李小苹;;小柴胡汤治疗乙型肝炎的研究概况[A];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第十八次全国消化系统疾病学术会议暨2006年全国中西医结合消化系统疾病进展学习班论文汇编[C];2006年
10 陈丹;;谢强应用小柴胡汤的经验[A];江西省中医药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孙明瑜;小柴胡汤配伍与药理作用相关性的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3年
2 李江;小柴胡汤及其药群配伍抗肝癌作用与机理的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9年
3 王国斌;小柴胡汤方证相应性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0年
4 苏光悦;小柴胡汤抗抑郁作用及其调节脑内神经递质、神经营养因子和雌性激素的相关机制研究[D];沈阳药科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匡艳红;小柴胡汤证治探讨[D];湖南中医药大学;2006年
2 陈甲秀;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的小柴胡汤用量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1年
3 岩崎学;小柴胡汤在日本的运用状况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6年
4 林丽华;大、小柴胡汤临床应用的比较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2年
5 吴清荣;张仲景小柴胡汤合方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2年
6 邢玉良;小柴胡汤主治病症之理论依据探究[D];辽宁中医药大学;2012年
7 卫向龙;小柴胡汤和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方证比较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05年
8 洪慧娇;小柴胡汤方证研究及临床应用规律探讨[D];中国中医科学院;2007年
9 林士毅;小柴胡汤“导引法”机理及临床应用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06年
10 田生望;小柴胡汤在慢性肝病中的应用[D];成都中医药大学;200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秀娟 黄滨南 曲中原;小柴胡汤抗肿瘤作用机制研究进展[N];中国医药报;2005年
2 冯世纶;从日本的小柴胡汤事件说起[N];中国中医药报;2002年
3 冯世纶;小柴胡汤有何罪[N];中国中医药报;2005年
4 山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 高建忠;小柴胡汤治疗饮证[N];中国中医药报;2012年
5 山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 高建忠;小柴胡汤与协调疗法[N];中国中医药报;2012年
6 黄煌;小柴胡汤加连翘治胰腺癌呕吐腹痛[N];中国中医药报;2012年
7 黄煌;小柴胡汤治便秘[N];中国中医药报;2013年
8 河南省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欧阳真理;临床活用小柴胡汤[N];中国中医药报;2013年
9 整理 章关春 方旭东;小柴胡汤治咳嗽[N];中国中医药报;2014年
10 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南方医院中医内科 陈宝田 教授;小柴胡汤在内科病症的具体应用[N];广东科技报;2006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