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黄河流域坡高地与河道生态环境需水规律研究

张远  
【摘要】:黄河流域由于水资源的过度利用,正面临着诸多生态环境问题,如下游断流、河道淤积、河口三角洲生态失衡等,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给生态系统以适宜的水量,保证生态系统的健康,是急需要解决的重大课题。为此,本论文对黄河流域的生态环境需水问题进行了研究。研究分两个层次进行,一是从生态环境保护角度出发,从理论上对黄河流域坡高地与河道生态环境需水进行研究,目的是揭示黄河流域生态环境需水的时空分布规律,一是从兼顾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角度出发,对水资源配置中的黄河流域坡高地和河道生态环境需水进行研究,从而达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为黄河流域水资源合理配置提供科学依据。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 (1)对流域生态环境需水的概念、结构、组成、成因及特点进行了研究,并以流域的坡高地与河道生态环境需水进行了重点分析。在流域生态环境需水与生态系统健康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其阈值特性,对流域生态环境需水进行了等级划分,并建立了适合于研究区的需水等级指标体系和划分标准,为其具体计算与分析奠定了理论基础。 (2)在坡高地生态环境需水研究中,对坡高地生态环境需水中的植物需水、土壤需水、水土保持需水和土壤改良需水的概念、表现形式、特性、影响因素及相关关系进行了研究。根据蒸散量与气候、植被和土壤水分的关系,建立了植物需水的计算模型;从土壤需水的概念出发,建立了土壤需水的计算模型。应用于黄河流域,分析坡高地生态环境需水的时空分布规律,收到较好效果。 (3)在总结和评价已有河道生态环境需水理论和计算方法的基础上,结合黄河流域河流特点及主要生态环境功能,对生态基流、自净需水、输沙需水和入海需水等几种河道生态环境需水进行了重点研究,提出了适合于黄河流域的各种类型河道生态环境需水的计算方法。 (4)为了解决流域内各水资源区的河道生态环境需水重复计算问题,提出了各水资源区的河道生态环境需水贡献量计算方法——断面控制法,从而为流域内各水资源区的生态环境需水量计算提供了依据。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坡高地和河道生态环境需水的综合计算原则,建立了综合计算模型。 (5)探索性地对面向水资源配置的生态环境需水量进行了研究。在分析生态环境用水与水资源可利用量关系的基础上,建立了面向水资源配置的生态环境需水量确定原则,对影响坡高地和河道生态环境需水量确定的因素进行了分析。 (6)基于GIS 和RS 技术与数据,对黄河流域的坡高地生态环境需水规律进行了研究。首先,采用土壤水平衡模型,模拟了坡高地生态耗水状况,对其进行了评价和分析;其次,采用坡高地生态环境需水计算模型,对现状需水量进行了计算,并分别预测了不同生态保护目标情景下的坡高地生态环境需水量;最后,综合坡高地生态耗水和需水结果,对现状和不同生态保护目标情景下的坡高地生态缺水量进行了计算和分析。通过对各类型植被、水资源区和生态功能区的坡高地生态环境需水与缺水计算,分析和揭示了各类型植被、水资源区以及生态功能区的坡高地生态环境需水与缺水时空分布规律,为指导黄河流域植被建设及其水资源配置提供了科学依据 (7)对黄河流域的河道生态环境需水进行了计算和分析。分别采用月保证率法与Tennant 法计算了生态基流量;最枯月流量法与水质模型法计算了自净需水量;根据来沙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陈晓景;肖乾刚;;从生态系统管理的视角看流域水环境保护法[J];环境保护;2007年19期
2 ;“鄱阳湖流域生态系统综合治理研究”掀开江西高校民生重大科研项目研究新篇章[J];江西教育;2008年10期
3 刘晓燕;;对生态需(用)水研究的几点看法[J];治黄科技信息;2005年02期
4 黄国勤;江西修河流域生态系统研究[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6期
5 王英成;马金宝;;哈溪双龙沟流域生态系统退化成因及恢复对策[J];中国林业;2009年19期
6 鲁士霞;;流域生态补偿制度初探[J];法制与社会;2009年36期
7 张程;徐小玲;李雯;;两型社会建设中流域生态补偿机制建构问题探析[J];科技创业月刊;2010年08期
8 谢剑;;运用生态有偿服务制度保护流域生态系统[J];环境保护;2009年08期
9 李双秋;李双剑;;蜚克图流域生态系统非健康问题及其恢复管理对策[J];黑龙江水利科技;2010年01期
10 吕拉昌;试论我国西北内陆流域生态系统的特征——以塔里木河流域为例[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1988年03期
11 张询书;;试论政府主导型流域生态补偿制度的建立和完善[J];广州环境科学;2008年02期
12 赵庆建;温作民;;流域生态系统管理途径与模型研究[J];吉林农业大学学报;2010年05期
13 郑昭佩;邢子金;李艳娟;;北大沙河流域生态系统退化现状及其恢复对策[J];资源环境与发展;2009年03期
14 张弛;彭慧;周惠成;丛方杰;;河道内生态环境需水量研究[J];水力发电;2007年05期
15 陈朋成;周孝德;冯民权;;河流生态环境需水量研究[J];水利科技与经济;2007年10期
16 杨志峰,张远;河道生态环境需水研究方法比较[J];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A辑;2003年03期
17 魏国;何俊仕;武立强;;生态环境需水计算方法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17期
18 王玉生;王开录;;石羊河河道生态环境需水量的思考[J];甘肃水利水电技术;2011年05期
19 周盛敏;王潇犀;;宁波城市生态环境需水量研究[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1年01期
20 吕拉昌;中国大流域生态恶性传递与对策研究[J];广州师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7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卢智灵;;上海市河道生态护坡方案初探[A];上海市湿地利用和保护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2 孙浩强;;慈溪市一、二类主要河道受工业排污口污染现状及对策[A];生态学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中国生态学会第七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论文摘要荟萃[C];2004年
3 陈晓景;;流域生态系统恢复的法律内涵及制度路径[A];生态安全与环境风险防范法治建设——2011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二册)[C];2011年
4 江建华;;苏南河网生态环境需水量的初探[A];中国水利学会2007学术年会湖泊健康与水生态修复分会场论文集[C];2007年
5 王士武;郑世宗;;生态环境需水量的研究发展综述[A];首届长三角科技论坛——水利生态修复理论与实践论文集[C];2004年
6 许自力;;流域城乡水系景观规划的意义及初步设想[A];生态文明视角下的城乡规划——2008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8年
7 魏国;;生态环境需水理论与计算方法研究[A];中国水利学会2008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8年
8 王东黎;钱德琳;;北京市凉水河开发区段河道设计新思路——城市河道亲水生态设计的探索[A];2003年全国城市水利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9 杨平富;;漳河水库流域生态环境需水量预测研究[A];河湖水生态水环境专题论坛论文集[C];2011年
10 陈利顶;李俊然;张淑荣;傅伯杰;王军;;流域生态系统管理与生态补偿[A];土地覆被变化及其环境效应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远;黄河流域坡高地与河道生态环境需水规律研究[D];北京师范大学;2003年
2 仇蕾;基于免疫机理的流域生态系统健康诊断预警研究[D];河海大学;2006年
3 马乐宽;流域生态环境需水研究[D];北京大学;2008年
4 罗春燕;我国东南水网平原地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氮磷流失特征[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8年
5 黄昌发;上海市城郊结合部河道水环境研究和整治对策[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6 程根伟;确定性水文模拟的数学模型研究[D];河海大学;1988年
7 卢吉;河流海岸系统综合水动力学模型研究[D];清华大学;2008年
8 林博;胜坨油田河流相储层建筑结构分析与剩余油分布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07年
9 康玲;流域水文模拟理论与方法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10 徐辉;流域生态系统管理的保障体系研究—理论与实践[D];兰州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生军;延河流域生态环境需水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6年
2 曹丙燕;在历史的河道上[D];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
3 谷晓林;松花江流域重点支流—伊通河生态环境需水及生态补水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4 刘慧;数字河道信息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开发[D];大连理工大学;2005年
5 周长春;晋江流域生态环境需水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5年
6 罗艳;宁波市樟溪河流域生态环境需水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7 江建华;苏南河网生态环境需水量及水质管理优化研究[D];扬州大学;2006年
8 董岚;生态环境需水量理论与方法研究及实例分析[D];河海大学;2006年
9 牛志远;闽江流域生态环境需水量与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10 王庆敏;雅砻江锦屏二级水电站减水河段生态环境需水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曾浩;今夏蚊子怎么显得多?[N];南京日报;2005年
2 湖南省岳阳市政协委员 王志龙;河道挖沙应尽快实现依法管理[N];人民政协报;2009年
3 通讯员 余文华 邓进德;金平积极做好河道采金船拆除工作[N];红河日报;2008年
4 本报通讯员 邢敦杰;创新河道执法机制 提高河道执法效能[N];中国水利报;2009年
5 临安记者站 方向东 通讯员 王治军 陈祥伟;数千米河道大“挪移”昌化驯溪治水求安居[N];杭州日报;2009年
6 记者 夏家立 刘彦斌 李建舟;舟曲白龙江河道疏通取得重大进展[N];甘南日报(汉文版);2010年
7 通讯员 李瑞超 记者 宋振峰;舟曲白龙江堰塞河道 清淤疏浚提前完成[N];甘肃日报;2010年
8 记者 刘丽敬;天津 海河河道全面清障[N];中国水利报;2009年
9 通讯员 李宁;江桥镇河道综合治理有序推进[N];东方城乡报;2009年
10 记者 蔡晓磊;寻甸“染绿”24公里河道沟渠[N];昆明日报;2011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